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362|回覆: 2

[醫藥臨床] 中醫治瘙癢醫案,效驗方四劑而止

  [複製連結]
+
悅讀中醫 發表於 2020-7-17 13:0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導讀

瘙癢是臨床常見的一種症狀,或單獨出現,或可伴隨着一些疾病而出現。瘙癢通常比較難纏,若身癢難忍,遷延不愈,真是太折磨人了。治療瘙癢,下面這個醫案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

瘙癢通常比較難纏,若身癢難忍,遷延不愈

瘙癢通常比較難纏,若身癢難忍,遷延不愈

患者田某,男,63歲。2005年12月22日初診。

主訴:全身瘙癢,手足心尤甚,伴胸腹四肢斑丘疹2月余。患者自10月1日進食螃蟹後,即全身發癢,手足心尤重,伴皮膚時起紅色斑丘疹,隱顯不定,致心煩不安。曾到蘭州鐵路中心醫院就診,西醫診斷為過敏性蕁麻疹,內服蘇迪、強的松、撲爾敏等藥,外用爐甘石洗劑。初時身癢減輕,但不日復癢如初。後又到藥店自購敏迪、維生素C片等藥,服後效不顯,以致病情遷延2月余,遂求中醫診治。症見全身瘙癢,手足心尤重,胸腹、腰部及四肢部起紅色風疹塊,隱顯不定,心神不安,舌淡紅、苔薄黃,舌下靜脈青紫,脈細弦略數。

中醫診斷:瘙癢,證屬血虛風燥,熱毒內郁。

血虛風燥熱毒內郁可致瘙癢

血虛風燥熱毒內郁可致瘙癢

血虛風燥可致瘙癢

治法:養血活血,涼血清熱,祛風止癢。

處方:丹連四物湯加味。

丹參30g,黃連10g,生地黃30g,赤芍12g,當歸15g,川芎10g,蒲公英15g,藕節炭15g,桔梗15g,蘇梗30g,白茅根30g,炒荊芥12g,炒防風12g,三七粉(分沖)10g。取5劑,水煎服,早晚飯後1小時服。

2005年12月27日二診。患者自述服藥3劑後,身上風疹塊已消,全身瘙癢減輕,唯手足心瘙癢加重,患者形容為『鑽心癢』,欲用針刺方快,但服第4劑藥後全身及手足心癢全消,風疹塊未再起。原方繼服3劑,以鞏固療效。3天後來電話告知瘙癢風疹已徹底消失,未再發作。

按語:本病中醫學又名『痞癗』『風癮疹』,俗稱『風疹塊』,發病機制與內傷七情及飲食起居失調有關,亦與外因誘發有關,外因中又以風邪為主要因素。風為陽邪,善行而數變,故風疹塊發無定處,此起彼伏,頑癢異常。【素問·至真要大論】曰:『諸痛癢瘡,皆屬於心。』心火旺則見心煩不得安。

【素問·至真要大論】曰:『諸痛癢瘡,皆屬於心。』

【素問·至真要大論】曰:『諸痛癢瘡,皆屬於心。』
肖負收巳 發表於 2025-6-29 09:38 | 顯示全部樓層
【丹連四物湯治瘙癢醫案闡微】

此案乃典型血虛風燥兼熱毒內郁之證,其辨證施治深合【內經】"治病必求於本"之旨。患者病起於蟹食動風發物,更兼西藥治標未效,終致風邪入絡、血熱郁滯,其舌下靜脈青紫、脈細弦數,正是血分鬱熱之明證。

案中所用丹連四物湯實為四物湯變法,取"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理。細析其方:以生地黃、赤芍代原方熟地、白芍,取其涼血活血之功;丹參、三七通絡化瘀,暗合葉天士"久病入絡"之論;尤妙在黃連直折心火,蒲公英、白茅根清解血分鬱熱,正應【素問】"諸痛癢瘡皆屬於心"之訓。其配伍荊芥、防風更見匠心,炒制後去其辛散之性而存祛風之力,與養血藥相伍,恰如【醫宗金鑒】消風散之配伍精義。

二診時出現"鑽心癢"乃伏邪外透之佳兆,此現象在【傷寒論】中稱為"瞑眩反應",仲景早有"藥不瞑眩,厥疾弗瘳"之誡。患者堅持服藥而獲效,印證了陳士鐸【辨證錄】所言:"風邪久羈,非透達不能盡去。"方中藕節炭、蘇梗之用尤具巧思,前者止血不留瘀,後者理氣不傷陰,皆為此證虛實夾雜之病機而設。

今人治瘙癢多囿於抗過敏之西法,然中醫貴在審證求因。此案啟示有三:一則需辨明瘙癢之在氣在血,二則當察風邪之兼夾屬性,三則須重視情志因素。案中雖未明言調攝之法,然【千金要方】早有"凡疹癢者,當忌辛發、戒嗔怒"之囑,正是治養結合之要義。學者若能參透此案養血涼血、透表清裏之配伍精要,則於各類頑固性瘙癢之辨治,自可得其三昧矣。
medest 發表於 2025-7-21 02:08 | 顯示全部樓層
【丹連四物湯治瘙癢案析義】

此案乃典型血虛風燥挾熱之證,其辨證精當,用藥層次分明,深合【內經】"風淫於內,治以辛涼"之旨。今試析其理法方藥,以闡發中醫治療瘙癢之奧義。

一、病機樞要
患者年逾六旬,陰血本虛,復因蟹毒引動風邪,致血虛風燥、熱毒內郁之候。【外科正宗】云:"血虛則生風,風動則癢作。"其手足心尤甚者,因此處乃少陰厥陰經所過,血虛不能濡養四末;舌下靜脈青紫,顯系血分瘀熱;脈細弦數,正是陰虛風動之象。此案妙在洞悉"血行風自滅"之理,非徒事疏風止癢之表治。

二、方藥析微
丹連四物湯乃四物湯化裁而來,去熟地之溫膩,易生地、赤芍以涼血活血,更佐丹參、黃連清心火,深合"諸痛癢瘡皆屬於心"之經旨。其配伍尤具匠心:
1. 荊防相須為用,取"風藥潤劑"之意,既祛風邪又不傷陰血
2. 蒲公英、白茅根清透血分鬱熱,合藕節炭止血不留瘀
3. 蘇梗、桔梗宣暢氣機,使藥力四達
4. 三七粉化瘀通絡,佐川芎當歸共成"治風先治血"之功

三、治療啟示
1. 治癢當分標本:本案先以涼血治本,佐祛風治標,待三劑後風疹消而癢反劇,正是正邪交爭之"瞑眩"現象,醫者守方建功,足見辨證之確。
2. 飲食調攝關鍵:蟹乃寒涼發物,【本草衍義】謂其"化風痰",本案病起於食蟹,提示瘙癢症當忌發物。
3. 療程把握之度:初診5劑,二診3劑,符合"中病即止"原則,既防苦寒傷胃,又避風邪留戀。

此案啟示後學,治瘙癢當以調和氣血為本,不可見癢止癢。丹連四物湯之妙,在於融涼血、活血、祛風於一爐,使血得養而風自熄,熱得清而癢自止。臨證若遇類似證候,可師其法而不泥其方,隨證加減,自有化裁之妙。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