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9174|回覆: 3

苛責不如賞識,育兒家教需有方

[複製連結]
南丘 發表於 2010-6-18 10:1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南丘 於 2010-6-18 10:12 編輯 7 \% @6 k" H! n* S; E

+ Q! e: o) m$ G  ^& J4 v. z$ M0 d   我堅信,唇槍舌劍的責罵比鞭打對孩子的傷害更大,責罵往往不僅僅對孩子造成身體上的傷害,更易造成心理上的傷害。在父母的責罵聲中,孩子往往無所適從,變得膽怯,長大後出現逆反傾向。9 ?1 p' o" R/ Q: N' c
家庭教育.jpg

( [' h9 k3 U7 M% [5 d0 v( J  但一些家長仍然信奉『棍棒政策』,認爲如果他們不用棒子就會寵壞孩子。他們硬化了他們應該承擔的精神責任,認爲用棍棒才能讓他們的孩子明白真正的道義。海倫?亨特?傑克遜在她的一本書中就講述了一個長老會的牧師鞭打他 3歲孩子的事。書中那個可憐的孩子被活活打死,原因僅僅是因爲他不願意背誦父親口授的冗長的祈禱文。我想如果那個男孩活到成年,恐怕也不會熱愛上帝,因爲嚴酷的早期訓練會讓他覺得上帝這個萬能的父親是殘酷的。我至今還沒有見到過哪個孩子是被父母的棍棒打成才的。
: V) @# B. ^+ j' x1 C
; x( E% u7 H9 n+ V( o, ^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和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家庭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父母體罰孩子的現象(尤其在城市)也在大大減少。但還是經常會聽到一些父母對『不爭氣』的子女出言訓斥與嘲諷,所謂的 『心罰』。, i* J; R9 Y4 Y) ?# R3 M
+ T4 l* M1 k' j7 S# m0 [
  父母用尖刻的語言奚落、諷刺、挖苦孩子,表面上看比體罰『文明』,但它帶給孩子的傷害絕不會比體罰小。從某種程度上講,可能還有過之而無不及。體罰傷害的是孩子的身體,而『心罰』則是在傷害孩子的心靈。
5 s5 A  l8 o8 J/ O& g
% {3 d' h5 z2 x+ J" S  有些父母認爲孩子年齡小,沒有自尊心、羞恥感,這大錯特錯。其實兩三歲的孩子已有了自尊心,只不過孩子的自尊心表現的形式不一樣。作爲父母,不應低估或忽視孩子的自尊心。5 J8 ?5 }! z# {" r& Q2 ^0 s! t

  M' S4 p$ f, V3 j) A8 ?, }  這裡我想告訴父母容易造成孩子心靈傷害的10種話語,這 10種話語父母一定要慎用。
3 |  l* B! n7 [+ x* G$ c4 L# V- G3 `7 h, K& a. o
  1.惡言,如『蠢傢伙』『傻瓜』。
5 B7 k$ [$ O' \; g2 l- a
' o, d5 w& X5 c6 |/ p  2.輕蔑的語言,如『沒用的傢伙』『你簡直是廢物』。/ ~% w$ i: }1 F, k! M2 \' K4 @

$ v& T) g3 {7 b4 G  3.過分責備的語言,如『你又做錯事,真是壞透了』『你怎麼什麼都做不好呢』。4 N# Q% u2 @+ I4 A

: [/ Y* b+ y7 z2 e8 i. t) b  4.壓制的語言,如『閉嘴』『你怎麼這麼不聽話呢』。* e( B* D: E+ V0 a" }& M
1 }$ h9 V0 J7 H: V0 B  C
  5.強迫的語言,如『你必須。.』『我說不行,就不行』。& `3 T0 l5 [6 k3 W  d
( n8 m  i4 d/ S' t4 ^1 L
  6.威脅的語言,如 『你要。.我就。.』『我再也不管你了,隨你去吧』。5 }1 v. c+ P8 o: G( I6 n# o4 w9 Z
1 C/ F" j6 i# }7 o+ U- F0 M% g! Y! m
  7.哀求的語言,如 『求求你別這麼做好嗎』『乖』。
& H$ r+ G# j' }7 G8 P: @
/ L# {0 L6 V9 \8 p8 K$ [1 ^  8.抱怨的語言,如 『你做這種事,真令我傷心』『你怎麼又。.』。) r# H1 r" A: g6 J7 s

6 g8 C+ n1 L/ v) a) p$ ^  9.賄賂的語言,如 『你若考5個A,我就給你買那個漂亮的洋娃娃』。
, Z% r+ J$ t2 u) H: F" `9 [
# c4 [* Q. I7 ?" _* J, _  10.諷刺的語言,如 『你可真行啊!竟敢做出這種事來』。
8 ~- u- Q2 k7 @& v9 r' W3 w4 T8 p6 B& o0 c
  生活中我們要多給孩子些鼓勵性的話語,見到孩子的長處要多給他鼓勵和表揚。即使孩子犯了錯誤,也不要責罵他,要給他指出錯在哪裡,並講清道理。我想這些孩子會懂的。4 c3 `/ n  }4 p! @  t& J; E

0 p+ F6 F+ r; d! C' ^  我的鄰居拉金斯太太有個淘氣的兒子盧克,大家都認爲他很淘氣,不聽話,我卻不這麼認爲。當盧克跟小朋友們玩時和普通的孩子沒什麼兩樣,而一旦拉金斯太太出現,他就表現得不一樣了。如孩子們在沙地上正玩得高興的時候,只聽見拉金斯太太在很遠處喊道:『盧克,你要是再把衣服弄髒,就別想吃晚飯了!』可憐的盧克看了一眼已經髒兮兮的衣服,就繼續挖沙子玩。過一會兒,拉金斯太太又喊道:『盧克,回家吃飯了!你要不回來我再也不管你了,你這個不聽話的壞孩子!』她這種叫喊經常沒有任何結果,每次都會以小盧克被她強行拎著耳朵拽回家收場。她的做法,別說是一個孩子,就是一個成年人也會無所適從,怎麼可能不產生逆反心理?
* i8 S  B% _1 P; }
1 g6 ?" B( @& w( |7 C8 o0 n! A  家教成功的父母是深悟『良言』 妙用的。他們善於觀察和揣摩孩子的心理,然後選擇時機有針對性地用『良言』撫摸他、溫暖他、激勵他。當孩子沮喪時,適時說幾句熱情的話予以鼓勵;當孩子疑惑時,及時用柔和的語言給他提個醒;當孩子自卑時,不忘記用他的 『閃光點』燃起他的自信心;當孩子痛苦時,儘量設身處地說些安慰的話……這樣,孩子枯萎的理想之花就會漸漸開放,垂落的人生之帆就會慢慢揚起。% U9 U" T1 l# Z, L+ C. |
* v5 {) K& U6 y1 z) }
  父母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在世界上最值得信賴的人,熱愛孩子是父母的天職。但怎樣去愛,如何去教育卻大有講究。任何情況下,父母都不應該用諷刺挖苦的語言和方式傷害孩子,不應該心罰或變相心罰孩子。如果那樣做,則是父母的失職,是家庭教育的失敗!7 L8 w# v- l) {  V7 Y- {. ?* @
延章 發表於 2010-6-18 11:27 | 顯示全部樓層
個人認爲,賞識,是指欣賞肯定其正確的,識是指使知,引導其不識不知的;苛責雖然能指正其錯誤,但是往往會給孩子一種錯覺,就是他都被否定了,基本沒有可以肯定的地方;他不懂哪個正確哪個不正確,但是如果你一個勁的批評,讓他無所適從,那他要麼是變成呆子(無知),要麼學習動手能力都N差,只能聽從你的指揮
延章 發表於 2010-6-18 11:28 | 顯示全部樓層
個人認爲,賞識,是指欣賞肯定其正確的,識是指使知,引導其不識不知的;苛責雖然能指正其錯誤,但是往往會給孩子一種錯覺,就是他都被否定了,基本沒有可以肯定的地方;他不懂哪個正確哪個不正確,但是如果你一個勁的批評,讓他無所適從,那他要麼是變成呆子(無知),要麼學習動手能力都N差,只能聽從你的指揮
易子 發表於 2010-7-22 16:36 | 顯示全部樓層
要引導孩子的言行,需要從父母的言傳身教做起,孩子多以父母爲榜樣的,讓孩子找到尊重,學會品德。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