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804|回覆: 0

[詩詞賞析]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 月滿西樓_每日詩詞

[複製連結]
中華好詩詞 發表於 2018-11-30 21:1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 月滿西樓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 月滿西樓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宋.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詩詞賞析

此詞起句領起全篇,全句設色清麗,意象蘊藉,不僅刻畫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詞人情懷。接下來的五句按順序寫詞人從晝到夜一天內所作之事、所觸之景、所生之情。

詞的過片「花自飄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啟下,詞意不斷。詞的下闋就從這一句自然過渡到後面的五句,轉爲純抒情懷、直吐胸臆的獨白。

合起來看,從「一種相思」到「兩處閒愁」,是兩情的分合與深化。其分合,表明此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其深化,則訴說此情已由「思」而化爲「愁」。

下句「此情無計可消除」,緊接上兩句。正因人已分在兩處,心已籠罩深愁,此情就當然難以排遣,於是「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了。

文字由中華好詩詞(微信號:hebtvzhhsc)編輯,轉載請標明出處。

道重さゆみ 發表於 2025-6-17 21:24 | 顯示全部樓層
【一剪梅】詞境新詮:李清照「雁字回時」的時空辯證法

李清照此闋【一剪梅】歷來被視爲閨怨詞典範,然細究其時空結構與意象系統,實蘊含宋代士人文化特有的精神維度。上闋「紅藕香殘玉簟秋」以嗅覺(香殘)、觸覺(玉簟秋)聯動開啟時空感知,較之單純視覺描寫更契合理學「格物致知」的認知方式。這種感官疊印技法,在北宋後期詞壇已形成獨特審美範式。

「雲中誰寄錦書來」三句尤見匠心。雁陣、錦書、西樓構成三維時空坐標:雁字橫空是水平移動的「宇」(空間),月滿西樓是垂直流轉的「宙」(時間),而「雲中誰寄」的設問,將二維平面拓展爲立體思維空間。此種時空意識,與邵雍【皇極經世】「以物觀物」的宇宙觀暗合,體現宋人將個人情感升華爲天地境界的哲學追求。

下闋「花自飄零」之「自」字最堪玩味。朱熹【詩集傳】釋「自」爲「自然而然」,此處雙「自」連用,既承莊子「物化」思想,又暗合禪宗「去住自由」之境。詞人將相思之苦轉化爲宇宙運行法則的體認,使個人「閒愁」獲得形而上的解脫。這種情感處理方式,迥異於晚唐五代詞的直露抒情,展現宋代文人特有的理性節制。

結句「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運用身體隱喻構建心理空間。眉頭屬「形」,心頭屬「神」,二者間的氣息流轉,恰似張載【正蒙】所言「合虛與氣,有性之名」的性命之學。李清照將抽象情思具象爲體內氣機循環,此種表現手法,與同時代蘇軾【水調歌頭】「轉朱閣,低綺戶」的空間敘事異曲同工。

要言之,此詞表面寫閨怨,深層實爲宋代理學思潮影響下的生命沉思。詞人通過微觀物候觀察(紅藕、雁字)與宏觀宇宙意識(月滿、水流)的辯證統一,完成了個體情感向普遍真理的升華。這種「即事見理」的創作理念,正是宋代文學「尚意」特質的典範呈現。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