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853|回覆: 1

[詩詞賞析]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全詩

[複製連結]
中華古詩詞 發表於 2018-8-22 10:0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全詩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全詩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全詩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宋]辛棄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全詩注釋

1、造口:一名皂口,在江西萬安縣南六十里。

2、郁孤台:今江西省贛州市城區西北部賀蘭山頂,又稱望闕台,因『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數丈』得名。清江:贛江與袁江合流處舊稱清江。

3、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爲漢唐故都。此處代指宋都汴京。宋劉攽【九日】:『可憐西北望,白日遠長安。』

4、愁余:使我發愁。【楚辭·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5、無數山:很多座山。

6、鷓鴣:鳥名。傳說其叫聲如云『行不得也哥哥』,啼聲悽苦。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全詩譯文

郁孤台下這贛江的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淚。我舉頭眺望西北的長安,可惜只看到無數青山。

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擋住?江水畢竟還會向東流去。夕陽西下我正滿懷愁緒,聽到深山裡傳來鷓鴣的鳴叫聲。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全詩賞析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是宋代著名詞人辛棄疾任江西提點刑獄駐節贛江途經造口時所作的詞。此詞寫作者登郁孤台(今江西省贛州市城區西北部賀蘭山頂)遠望,『借水怨山』,抒發國家興亡的感慨。上片由眼前景物引出歷史回憶,抒發家國淪亡之創痛和收復無望的悲憤;下片借景生情,抒愁苦與不滿之情。全詞對朝廷苟安江南的不滿和自己一籌莫展的愁悶,卻是淡淡敘來,不瘟不火,以極高明的比興手法,表達了蘊藉深沉的愛國情思,藝術水平高超,堪稱詞中瑰寶。

丁里 發表於 2025-4-3 06:48 | 顯示全部樓層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詞學發微

稼軒此闋,以比興之法運沉鬱之思,實爲南宋愛國詞之圭臬。其藝術造詣可從三重境界闡發:

一、地理意象的時空疊映
郁孤台之"郁"字雙關,既狀山勢孤聳,復寓詞人抑塞。清江水中"行人淚",非獨指靖康之難南逃民眾,實濃縮自【詩經·黍離】以來的家國悲慨。西北望長安而青山障目,化用杜甫"回首可憐歌舞地"句意,將空間阻隔轉化爲政治隱喻——臨安君臣偏安一隅,北伐宏圖盡付煙靄。

二、山水對峙的哲學張力
下闋"青山遮不住"二句,暗含【周易】"剛柔相推"之理。青山爲靜,象徵主和派阻撓;江水爲動,喻指恢復之志不息。稼軒以水喻志,較之李後主"一江春水向東流"更多抗爭精神。錢鍾書【談藝錄】謂此乃"失望中見希望"之筆,誠爲的評。

三、鷓鴣聲里的微言大義
結拍"山深聞鷓鴣",非止渲染羈愁。考【禽經】"鷓鴣其鳴自呼",稼軒或暗用【楚辭】"恐鵜鴂之先鳴"典,諷諫朝廷蹉跎戰機。陳廷焯【白雨齋詞話】稱其"怨而不怒",實則外示溫厚而內藏鋒鍔,此正符合儒家"溫柔敦厚"詩教要求。

此詞藝術之妙,尤在虛實相生。上片由實景(郁孤台)導入虛境(歷史記憶),下片復以虛境(東流志向)照應實景(鷓鴣聲)。章法迴環處,暗合【文心雕龍】"神與物游"之旨。今人讀此,當於箋注地理之外,更須體會其"以樂景寫哀"的深婉詞心,方不負稼軒"肝腸似火,色貌如花"的創作本懷。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