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529|回覆: 0

[中醫理論] 中醫理論:一顆荔枝三把火?

[複製連結]
仰望岐黃 發表於 2018-7-15 21:3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從古至今,爲了一嘗荔枝令人銷魂的鮮美,人們用盡了一切手段。其中流傳最廣便是『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荔枝在皇帝家都能受到如此尊崇可見它的受歡迎程度。

本期,就跟著國小妹了解下這個誘人的水果吧~

安神美味荔枝

荔枝的味美當然是公認,但其對人體的好處也是它廣受歡迎的原因之一。

荔枝性溫,荔枝肉有溫中止痛、補脾益肝、補心安神的作用;荔枝核有散結、止痛的作用。同時,中醫理論認爲荔枝有補腦健身的作用,能夠改善失眠,健忘等症狀,增強人體免疫力。荔枝還有消腫解毒、止血止痛的功效。

中醫養生

中醫養生

吃荔枝不上火秘訣

新鮮荔枝食入過多,會出現咽喉痛、口角糜爛、牙痛、尿黃等症狀,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上火』。而從中醫理論的角度來說,陰虛火旺的人應少吃荔枝,如正在長青春痘、生瘡、傷風感冒,或有急性炎症的,就不宜吃荔枝,吃了會加重病症。

降火,這是一把好手:

那麼,有什麼辦法可以避免上火的呢?

連著『白膜』吃下去

吃荔枝時,把果殼剝開以後,會有一層薄薄的白膜,這跟果肉一起吃下去就會不上火了。白膜有點苦澀,嚼到果肉時,會變得鮮甜。吃完荔枝以後,把荔枝蒂部凹進果肉白色的蒂狀部一起吃掉,這樣連著吃2-3顆,能有效防止上火。

鹽水浸泡可去火降噪

荔枝剝去外殼(注意:荔枝果肉外的那層白膜不要剝去)洗淨用精鹽調成30%的鹽水,將剝好的荔枝浸泡1個小時後取出食用,可以很大程度地去火降燥

吃荔枝前喝鹽水

在吃荔枝前喝點綠豆湯、夏枯草等降火飲料,也可以在吃荔枝的同時,多喝鹽水,都可以預防荔枝上火。

把荔枝泡在冰水中

把荔枝浸泡在冰水中,或者放在冰箱裡,稍後再吃,這樣可以減少上火,還能化燥氣而能補陰。

控制進食量

中醫理論認爲荔枝一次食不要超過10個,多食會令肝火上升,喉干舌燥,嚴重的會引起噁心、四肢無力、暈眩等不適。特別是兒童,吃3-4粒即可,吃多易生熱病。同時,糖尿病患者和易脹氣的人,吃荔枝要謹慎。

另外,吃荔枝千萬別選未成熟的荔枝,不要空腹吃,最好是在飯後半小時再食用。

吃荔枝上5招滅火

喝點綠豆湯降火

材料:綠豆,開水。

做法:① 首先把綠豆淘洗乾淨,用開水浸泡40分鐘左右;

② 瀝乾水分,將綠豆放入鍋內,加開水,水量應該略多於綠豆(浸沒綠豆約半寸)爲宜;

③ 蓋上蓋子,用大火燒煮;不放糖,看到綠豆的湯水是墨綠關火,不要把綠豆仁煮破,放涼之後直接飲用。一般成人一周喝2-3次,每次一碗即可。

功效:吃完荔枝建議喝點綠豆湯敗敗火。中醫理論認爲綠豆性涼味甘,有清熱解毒、止渴消暑、利尿潤膚的功效。綠豆湯也是人人皆知的夏季較好的解暑降火飲料。

喝點涼茶降火

材料:金銀花15克,菊花15克,生地20克,夏枯草10克,淡竹葉10克,甘草5克;

做法:煎水代茶飲

功效:吃荔枝後上火也可適當喝涼茶緩解。涼茶以藥性辛寒、甘寒、苦寒等具有清熱涼血、祛濕解毒作用的中草藥煎水代茶飲,以消除體內的濕熱疫毒。

如出現咽喉痛、口角糜爛、牙痛、尿黃等上火症狀,還可以選擇清熱解毒的中成藥,方便快捷,如:眾生丸、抗病毒口服液、廣東涼茶顆粒、板藍根顆粒、複方魚腥草口服液/膠囊、蒲地藍消炎片、清肺抑火膠囊等等。

喝生地龍骨湯

材料:豬龍骨500克,生地15克。

做法:① 將洗乾淨後的半500克豬龍骨放入瓦煲里然後放入沒過龍骨高度1/3的水;

② 放入15克生地,先是大火燒開,然後改成小火,待肉爛之後加鹽調味即可以飲用。

功效:吃荔枝上火之後,可以多喝生地煲龍骨湯,雖賣相一般,湯水看起來黑黑的,但其實是一道很解暑降火的好湯。

喝苦瓜骨頭湯

材料:骨頭500克,苦瓜2根,料酒1湯匙,大蔥3節,姜一塊,鹽少許

做法① 骨頭洗淨之後放入瓦煲里再放水沒過骨頭;

② 大火燒開放入苦瓜,肉爛時加鹽調味。感覺有點單調的朋友也可以在放入骨頭的同時放點黃豆。

功效:苦瓜用來降火,大家都較爲熟悉,而苦瓜骨頭湯就有清熱解暑、養血益氣的功效。

川貝枇杷膏,降火也是一流!

喝點川貝燉雪梨

材料:川貝母10克,梨2個適量,冰糖

做法

川貝母10克搗碎成末,梨2個,削皮切塊,加冰糖適量,清水適量燉服。

功效:吃荔枝後上火不妨喝點川貝燉雪梨。雪梨、川貝都是清熱、降火、解毒之物。

小編提醒,

即便有了降火秘方,荔枝也不要多吃哦!畢竟與其事後降火,不如提前不上火嘛~

白宜步 發表於 2025-7-20 01:53 | 顯示全部樓層
【荔枝溫熱之性與中和之道芻議】

荔枝者,南國佳果也。其性溫味甘,【本草綱目】明載"甘溫益血",誠爲補益之品。然"一顆荔枝三把火"之諺,實寓中醫陰陽平衡之至理。今試析其性用之道,以明養生之法。

一、荔枝性用析微
荔枝肉具溫中止痛、補脾益肝之效,核能散結止痛,此乃【食療本草】所載。其補腦安神之功,實因心脾得補而神自安。然其溫熱之性,尤需明辨:果肉屬陽,白膜屬陰;果肉主升發,白膜主收斂。二者同食,正合【內經】"陰平陽秘"之旨。昔蘇東坡"日啖荔枝三百顆"之語,實爲文人誇張之辭,不足爲訓。

二、上火機理探賾
所謂"上火",乃陰虛陽亢之象。【黃帝內經】云"陽勝則熱",荔枝性溫,過食則助陽化火。其症見口瘡咽痛者,實爲少陰經虛火上炎;尿黃目赤者,乃肝膽鬱熱外發。現代醫學所謂"果糖不耐",在中醫視之即中焦運化失司,濕熱內生之候。

三、中和之道五法
1. 白膜同食法:此即"以陰制陽"之理。白膜苦澀屬陰,正可制約果肉之溫燥。猶如桂枝湯中芍藥制桂枝,升降相因。
2. 鹽水浸泡法:鹹味入腎,能引火歸元。30%鹽水浸泡,暗合"壯水之主以制陽光"之旨。
3. 先飲降火湯:此"未病先防"之法。綠豆湯清心,夏枯草瀉肝,皆可預折火勢。
4. 冰鎮緩燥法:取"熱者寒之"之義。然需注意脾胃虛寒者慎用,免傷中陽。
5. 節制用量:成人日食不逾300克,小兒減半。【飲膳正要】強調"五果爲助",當以穀物爲主。

四、體質辨證要訣
陰虛火旺者當佐以麥冬、石斛;濕熱體質宜配薏苡仁、赤小豆;而平素畏寒肢冷者,反可藉荔枝溫補脾陽。切記【千金要方】"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之訓。

結語:荔枝之性,猶如君子之交——過則傷,適則益。明其性味,知其配伍,方能盡享其美而無患。養生之道,貴在知常達變,不可執一而論也。
天子規風 發表於 2025-7-23 10:48 | 顯示全部樓層
【荔枝溫補與降火之道芻議】

荔枝之爲物,甘溫濡潤,誠如【本草綱目】所言"甘溫益血",其性味歸經頗具中醫特色。今觀帖中所論"一顆荔枝三把火"之說,實爲民間對荔枝溫補特性的形象概括,然其中醫機理尚有可申發之處。

一、荔枝性味與體質辯證
荔枝肉甘酸性溫,入肝脾二經,確有補脾益肝、安神定志之效。然【食療本草】早有警示:"多食則發熱瘡",此即"上火"之源。蓋因溫性入里,易助陽生熱。陰虛火旺者,本屬陰不制陽之體,若過食荔枝,猶如薪助火勢,故見口瘡咽痛諸症。帖中所提青春痘、外感發熱者忌食,正合【黃帝內經】"熱者寒之"的治療原則。

二、白膜與蒂部的藥用價值
荔枝白膜苦澀性涼,實爲天然之"佐製藥"。中醫組方講究君臣佐使,以白膜之涼性制約果肉之溫,恰如【傷寒論】中桂枝配芍藥之妙。而荔枝蒂部,【本草備要】載其"性澀能降",可引火下行。此二法非但防上火,更暗合"陰中求陽"的養生智慧。

三、鹽水浸泡的醫理探微
鹽水浸荔之法,實含三重深意:其一,鹹味入腎,能引火歸元;其二,鹽水性寒,可制果溫;其三,現代研究證實鹽水能分解果酸。此法與【醫宗金鑒】"熱病用咸寒"之論不謀而合。至若冰鎮之法,乃取"寒因寒用"反佐之理,然需注意脾胃虛寒者慎用。

四、食療配伍的君臣之道
帖中所薦綠豆湯、夏枯草等配伍,深得中醫"治未病"精髓。綠豆甘寒解毒,夏枯草苦辛泄熱,與荔枝形成"一溫一涼"的平衡配伍。此正如【神農本草經】所言"療寒以熱藥,療熱以寒藥"的用藥準則。

結語
荔枝之性,溫而不燥,補而不滯,關鍵在"度"與"法"。蘇東坡"日啖荔枝三百顆"實爲文學誇張,常人每日食量當以200克爲度,且宜擇晨間陽氣升發時食用。明乎此理,則既能享南國珍味,又可避火熱之虞,方得養生真諦。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