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394|回覆: 0

老年人最怕什麼?阿爾茨海默病

[複製連結]
藥膳門 發表於 2018-7-9 22:0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當你老了,頭髮白了,慢慢地忘記了很多事、很多人,甚至連最牽掛的兒女、最熟悉的回家路都不記得了,那將是一種怎樣的情形~

要問老年人最怕什麼?大多數人可能會告訴你同一個答案,那就是——阿爾茨海默病。也有人管這種病叫老年痴呆症。

要問老年人最怕什麼?

要問老年人最怕什麼?

因爲這種疾病可能會讓你認不出一生中至親至愛的人,甚至是生活完全無法自理。

阿爾茨海默病

阿爾茨海默病

電視劇【嘿,老頭!》裡李雪健飾演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父親

『寧得癌症也不要老年痴呆症!』2015年奧斯卡獲獎電影【依然愛麗絲】主角甚至發出了這樣的哀鳴!

也有人管這種病叫老年痴呆症

也有人管這種病叫老年痴呆症

奧斯卡金像獎電影【依然愛麗絲】女主患上老年痴呆症

其實,不止影視作品裡,現實生活中患上該病的也不少。老年痴呆,即阿爾茨海默病。有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有患者500萬人之多,占世界總病例數四分之一,而且每年平均有30萬新發病例。中國老年痴呆的患病率已隨著年齡的升高呈顯著增長趨勢:75歲以上達8.26%,80歲以上高達11.4%。我國每年有50萬名走失老人,其中多數患有老年痴呆。

老年痴呆,即阿爾茨海默病

老年痴呆,即阿爾茨海默病

精打細算的婆婆最近買菜忘記找錢

家住湖北武漢的陳婆婆(化姓)今年66歲,一向過日子精打細算,去菜場買菜總要和小販討價還價。三個月前,她覺得自己反應『慢半拍』,有時買了菜忘記找錢,更有幾次連菜也不拿,給完錢就走了。老伴和子女覺得陳婆婆年紀大了,忘記事情很正常,都不覺得這是個問題。

陳婆婆做了幾十年飯,燒得一手好菜,但半個月前開始,家人覺得陳婆婆的菜越做越難吃,不是太咸就是太酸,陳婆婆自己也很納悶:做菜的方法步驟和過去一樣,怎麼就不好吃了。

上周,老伴趁陳婆婆做午飯時偷偷在一旁觀察,發現她在鍋里加了一勺鹽後轉身去做其他的事情,兩分鐘後竟然又向鍋里加了一勺鹽。老伴立刻問:『你怎麼又加了一勺鹽?剛才不是加過了嗎?』陳婆婆緩過神來說:『我不記得剛才加過鹽了。我剛才有加過嗎?』

前日,陳婆婆在老伴的陪同下來到武漢市中心醫院『記憶門診』,經過神經內科主任醫師的檢查,被診斷患有老年痴呆,且發展到中期。

患者往往一查出就到中晚期

這位神經內科主任醫師介紹,專業的『記憶門診』能明確診斷並治療這類疾病,最大限度『搶救』老人的生活質量。武漢市中心醫院2015年開設『記憶門診』以來,來就診的老年患者有多達三成的人被查出有認知功能障礙,而且一查就是中晚期。

9月21日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今年的主題是『記得我愛你:及早診斷,生命延展』。

9月21日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

9月21日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

記憶力減退是人體衰老的信號,這常常被老人自己和家人誤認爲是人老了的『正常』表現。很多老人往往是出現明顯的老年痴呆症狀,且一些行爲舉止讓家人感到擔憂,甚至無法忍受後才來就醫,而此時早已錯過了早期治療期。

專家強調:並非每個患者在早期都表現出明顯的記憶力減退症狀,關注老年人生活細節,了解該病早期十大症狀,有助於家屬識別病情,並及時對患者進行治療。

並非每個患者在早期都表現出明顯的記憶力減退症狀

並非每個患者在早期都表現出明顯的記憶力減退症狀

老年痴呆早期的十大症狀

老年痴呆早期的十大症狀

老年痴呆早期的十大症狀

1、記憶喪失:阿爾茨海默病的主要症狀,常逐步喪失記憶,因此很難發現。

2、家務障礙:傾向於簡單重複,或突然忘記爲什麼要做手頭正在做的事。

3、定時和定位障礙:不清楚當前的時間和位置。

4、人格改變:沒有明確原因地沮喪、煩惱、恐懼或急躁。

5、問題解決障礙:過去很容易回答的問題現在卻難以回答。

6、圖像和空間障礙:失去空間立體感,對鏡中的鏡像很迷惑。

7、語言障礙:很多患者只是偶然出現語言錯誤,所以不易被察覺。

8、判斷力障礙:缺乏自主判斷。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比如輕易給很多錢。

9、社交障礙:對於和他人打交道缺乏興趣,拒絕群體活動。

10、放錯東西:不記得東西放哪裡,常以爲丟了或被偷了。

當家中65歲以上老人出現一個或多個上述症狀,請引起重視,並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

老年痴呆與正常衰老的區別

正常人的大腦也會衰老,但患者的腦細胞死亡得更多,超出了正常範圍。除此之外,正常衰老的健忘,可以通過提示、暗示回想起來,而痴呆症患者在記憶喪失的同時,大腦『信息庫』再也儲存不進新的信息,因此即使經過提示、暗示,忘記的東西都是記不起來。

另外,正常衰老很少出現語言、空間、情感障礙,而患者會出現語言障礙,空間能力很差,有的時候買菜會迷路,病情初期會緘默、淡漠,不願意說話,晚期則往往變得興奮暴躁。

正常人的大腦也會衰老

正常人的大腦也會衰老

[預防老年痴呆的方法

1、減少糖、鹽、油的攝入量。

2、少飲或不飲烈性酒。

3、常吃富含膽鹼的食物,如豆製品、蛋類、花生、核桃、魚類、肉類、燕麥、小米等。

4、常吃富含維生素B12的食物,比如海帶、紅腐乳、大白菜和蘿蔔等。

5、吃飯要吃七分飽,這樣不但能預防老年痴呆,還能很好地保護消化系統。

6、勤動腦,經常進行一些腦力活動,如看書、下棋等。

7、不要吸菸。

8、積極參加體育活動。

9、吃東西時要多咀嚼。

10、儘量不使用鋁製的炊具和餐具,以減少鋁的攝入量。

預防老年痴呆的方法

預防老年痴呆的方法

最後,再送給大家一個隨時隨地都能做的養身方法:手指小體操,堅持鍛鍊能預防老年痴呆,健康伴隨你!

手指小體操

手指小體操

動作二

動作二

動作三

動作三

動作四

動作四

動作五

動作五

動作六

動作六

動作七

動作七

動作八

動作八

動作九

動作九

這麼簡單實用的鍛鍊方法趕緊伸出手動起來吧

葉住秒 發表於 2025-7-15 23:2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阿爾茨海默病之防患與養心之道】

休竹客君所論老年畏憚阿爾茨海默病之狀,誠爲當今老齡化社會之切要議題。此疾古稱"健忘""呆病",【黃帝內經】已有"上虛下實,其人善忘"之載,然今世醫學昌明,吾輩當以傳統醫道結合現代科學,明其理而治其本。

一、病機探微:神失所養之由
此病非獨腦髓空虛使然,實與五臟失和相關。【千金要方】云:"人年五十以上,陽氣日衰,心力漸退。"今觀患者500萬之眾,恰印證"年過四十而陰氣自半"(【素問】)之訓。其病初現如陳婆婆買菜忘找、重複加鹽,正是腎精虧耗、心脾兩虛之候。蓋腎主髓通腦,脾統氣血,心主神明,三髒失調則靈機失用。

二、防患未然:三才養生之法
1. 養身:當效法孫思邈"常欲小勞"之誡,習五禽戲、八段錦以通經脈。飲食宜遵【飲膳正要】"五穀爲養"之道,多食核桃、黑芝麻等益腎之物。
2. 養心:蘇軾【養老篇】言"安心是藥更無方",老人當習書畫、琴棋以怡情。臨床常見勤於翰墨者,腦絡通暢,少有呆病之患。
3. 養德:【論語】載"仁者壽",保持社會交往,教導子孫,可使心神得養。武漢記憶門診案例顯示,獨居寡老者發病率倍於和睦之家。

三、既病防變:醫養結合之策
1. 早診早治:如陳婆婆重複加鹽即當就醫,莫如帖中所述"不覺得是問題"。現代醫學結合中醫辨證,早期干預可延緩病程。
2. 傳統藥石:酌情選用孔聖枕中丹、還少丹等古方,配合現代療法。然須遵醫囑,切忌偏信偏方。
3. 情志療法:【養老奉親書】強調"順其志意",家人當如【嘿,老頭!】劇中子女,以耐心陪伴喚醒記憶。

結語:
阿爾茨海默病雖可畏,然非不可御。【周易】云:"君子以恐懼修省。"吾輩當秉"治未病"之智,既重現代醫學篩查,復修傳統養生之道,使老者得享"形與神俱"(【素問】)之天年。休竹客君此帖,實爲暮鼓晨鐘,喚醒世人重視此疾,功德無量。
潘汀肝 發表於 2025-7-22 22:0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阿爾茨海默病之防患與養心之道】

拜讀休竹客君論老年痴呆之帖,深感此疾實爲暮年大患。今不揣淺陋,謹就傳統醫學與養生之道略陳管見。

一、正名溯源
此疾西醫謂之"阿爾茨海默病",而中醫典籍【黃帝內經】早有"健忘""呆病"之載。明代醫家張景岳在【景岳全書】中詳述:"凡平素無痰而或以鬱結,或以不遂,或以思慮……漸至健忘。"古人將認知衰退歸因於"髓海不足"(【靈樞·海論】),與今之腦神經退行說暗合。

二、防患未然
【千金要方】強調"上醫治未病",預防之道有三:
1. 養心調神:當效法【莊子】"坐忘"之境,保持心境澄明。宋代邵雍【擊壤集】云:"心安身自安",老人尤需戒除憂思過度。
2. 飲食有節:【養老奉親書】載"食治方"三十餘種,推薦核桃、黑芝麻等益智食材,與現代研究不謀而合。
3. 導引養生:華佗五禽戲、八段錦等傳統導引術,能通經活絡,促進氣血上榮於腦。

三、既病調攝
若已現徵兆,當遵【傷寒論】"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之訓:
1. 記憶訓練:可習【千字文】【百家姓】等蒙學典籍,既溫故知新,又得文化滋養。
2. 音樂療法:【樂記】言"樂行而倫清",琴瑟之音能調和陰陽。臨床證明,傳統五音療法確有安神之效。
3. 親情療法:【孝經】云"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家人陪伴實爲良藥。劇中李雪健所飾角色,正示現親情療愈之力。

四、文化反思
此疾之所以可畏,不僅在於生理病痛,更因其消解人之爲人的文化屬性。【論語】載"父母唯其疾之憂",今當反求諸己:現代生活節奏是否加速了"髓海"枯竭?電子媒介是否替代了本真的記憶傳承?

結語:
【周易】有言"君子以恐懼修省"。面對阿爾茨海默病,既需現代醫學之精準,更當汲取傳統養生智慧。老子云"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晚年若能恬淡自守,或可遠此痼疾。願天下長者皆得頤養天年,神智清明如初。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甲午日|黃帝4722年六月三十日寅時| 2025/7/24/週四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