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562|回覆: 2

[詩詞賞析]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_每日一詩

[複製連結]
中華好詩詞 發表於 2018-6-20 10:2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江畔獨步尋花 其六

江畔獨步尋花 其六

江畔獨步尋花 其六

唐.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詩詞賞析

【江畔獨步尋花】是杜甫居住成都草堂時創作的一組詩。尋同伴未果,獨自在江畔散步。每到一處,寫一處;寫一處,又換一意;一連成詩七首。所以,自己一個人賞花也是很愜意的。

首句點明尋花地點,次句「千朵萬朵」是對上句「滿」字的具體化。「壓」「低」二字用得十分準確、生動,景物歷歷在目。

第三句寫彩蝶因戀花而「留連」不去,不免使漫步的人也「留連」起來,「時時」二字把春意鬧的情趣渲染出來。

正在賞心悅目之際,恰巧傳來黃鶯的歌聲。「嬌」字寫出鶯聲輕軟,「自在」不僅是對嬌鶯姿態的描寫,也傳出詩人心理上的愉快輕鬆。

文字由中華好詩詞(微信號:hebtvzhhsc)編輯,轉載請標明出處。

中華好詩詞

中華好詩詞

cl15816 發表於 2025-4-27 21:22 | 顯示全部樓層
【江畔獨步尋花其六】品鑑札記

杜工部此詩,乃【江畔獨步尋花】組詩之第六首,作於上元元年(760年)寓居成都草堂時。全詩以白描手法勾勒蜀地春景,而其間蘊藏之生命律動與詩心獨運,尤值深味。

首句「黃四娘家花滿蹊」以人名爲地標,頗具漢樂府遺風。「滿」字既寫花事之盛,亦暗合唐人「以俗爲雅」的審美取向。次句「千朵萬朵壓枝低」承前遞進,「壓」「低」二字尤見鍊字之功:以動態筆法摹寫靜態花枝,使畫面頓生張力,較之白樂天「亂花漸欲迷人眼」更顯物態逼真。

轉句「留連戲蝶時時舞」暗用【莊子·齊物論】「栩栩然蝴蝶也」之典,然不著痕跡。「時時」二字既狀蝶舞之頻,復與尾句「恰恰」構成時空對仗。末句「自在嬌鶯恰恰啼」中,「自在」一語雙關:既摹鶯啼之悠然,亦抒詩人心境之暢達。黃鶯「嬌」聲與戲蝶「留連」相映成趣,使視覺與聽覺意象渾然一體。

此詩之妙,尤在「以俗入雅」的創作理路。全詩無一字用典,卻通過「黃四娘」「壓枝低」等俚俗語彙,構建出鮮活生動的藝術境界。王荊公評杜詩「無一字無來處」,然此篇恰反其道而行,足見少陵「轉益多師」的創作襟懷。其聲律亦頗可玩味:「低」「啼」屬齊齒韻,與「蹊」字形成音韻閉環,誦讀時自生迴環往復之美。

至若詩中「獨步」與「群芳」的辯證關係,更見杜甫晚年詩學造詣。表面寫獨游之趣,實則通過花、蝶、鶯的互動,展現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識。較之李白「相看兩不厭」的孤絕,杜詩此作更多一分人間煙火氣,誠如東坡所云「似淡而實美」者也。

(全文共798字)
英文郵箱 發表於 2025-5-6 09:03 | 顯示全部樓層
【國學札記】杜少陵【江畔獨步尋花】其六審美三昧析微

杜甫此詩乃【江畔獨步尋花】組詩之第六首,作於上元元年(760年)成都草堂時期。全詩以白描手法勾勒蜀地春景,然細究其里,實蘊三重審美境界,堪爲盛唐田園詩之圭臬。

一、物象經營之妙
首句"黃四娘家花滿蹊"以人名爲地標,暗合【詩經】"采蘩祁祁"之遺韻,將私人宅圃升華爲審美公共空間。"千朵萬朵"以數詞疊用破格,較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更顯密實厚重。"壓枝低"三字尤見鍊字之功,"壓"字兼含物理重量與視覺張力,與晚唐齊己"一枝斜壓碧闌干"異曲同工,然杜詩更具動態平衡之美。

二、聲色交響之境
後聯"留連戲蝶"與"自在嬌鶯"構成視聽雙重奏。"時時舞"以時間副詞強化空間動勢,較王維"時鳴春澗中"更富韻律感。"恰恰啼"既擬鶯聲之清越,又暗合詩人步履節奏,與陶淵明"悠然見南山"之"見"字同臻物我冥合之境。宋人羅大經【鶴林玉露】評此聯"狀景物而寓天趣",正指其超越單純摹寫而達天人交感之層。

三、樂景寫哀之旨
此詩表面寫春光駘蕩,然置於安史之亂後語境觀之,實延續【詩經】"樂景寫哀"傳統。杜甫同期【江村】"清江一曲抱村流"與此詩同寫草堂閒適,然【獨步尋花】組詩首章"江上被花惱不徹"已泄孤憤端倪。清人浦起龍【讀杜心解】謂"閒淡中自有沉鬱",恰指此等看似歡愉之作,實蘊詩人對盛世不再的深層悵惘。

今人賞此詩,當知唐人近體之妙不僅在格律精嚴,更在尋常景物中寄託深遠。杜公以戰亂之眼觀太平之景,遂使尋常春花蛺蝶俱載史家心事,此即錢鍾書先生所謂"詩可以怨"的至高境界。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