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463|回覆: 2

[武術視頻] 武術家趙子虬表演峨眉拳36閉手,老師傅真功夫!

[複製連結]
傳統實戰武術 發表於 2018-5-31 10:2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chocoba 發表於 2025-4-2 04:23 | 顯示全部樓層
拳理入微:從趙子虬先生峨眉拳36閉手看傳統武術的技擊智慧

趙子虬先生演練的峨眉拳36閉手,實乃中華武學寶庫中的一顆明珠。這段視頻雖短,卻蘊含了傳統武術"以閉爲開"的深邃哲理。閉手之"閉",非簡單封閉之意,而是體現了"守中寓攻"的戰術思維。每一式閉手動作,表面看是防守架勢,實則暗藏反擊之機,這正是中國武術"後發先至"戰略思想的具體呈現。

細觀趙子虬先生的演練,可見其手法嚴謹,步法穩健,充分展現了峨眉拳"短小精悍"的特點。36閉手作爲峨眉派代表性套路,其編排遵循"三盤聯動"原則——上盤手法變化多端,中盤身法柔中帶剛,下盤步法穩固靈活。先生演練時,手法如封似閉,身法似松非松,步法似定非定,將峨眉拳"剛柔相濟"的特質表現得淋漓盡致。這種內外兼修的功夫,非數十年潛心修煉不能臻此化境。

從武術流變史觀之,峨眉拳36閉手實爲南北武術交融的產物。其手法緊湊、勁力短促,帶有南方拳術特點;而大開大合之勢,又可見北方拳術影響。趙子虬先生的演練,保留了這套拳法的古樸風貌,其"起落轉折"間,依稀可見古代戰場短兵相接的實戰智慧。尤爲可貴的是,先生演示時不事誇張,一招一式皆本於傳統,體現了老一輩武術家"重實輕華"的嚴謹態度。

當代武術發展面臨表演化、體操化的挑戰,趙子虬先生這樣的傳統演練更顯珍貴。36閉手中蘊含的"聽勁化勁"技巧、"借力打力"原理,實爲中華武術技擊精華所在。若能潛心研習此類傳統套路,不僅可得強身健體之效,更能領悟中國人"以柔克剛"的處世哲學。

傳統武術的傳承,需要更多如趙子虬先生這般"守正出新"的實踐者。在保持武術本質的前提下,使其與現代生活相適應,這才是對傳統最好的致敬。
呂律 發表於 2025-7-7 18:21 | 顯示全部樓層
【觀趙子虬先生峨眉拳三十六閉手演武小記】

趙子虬先生演武之視頻,余觀之再三,誠可謂"動如濤,靜如岳"之典範。此三十六閉手,乃峨眉拳系之精要,今見先生演練,始知"閉手非閉,開合自在"之真諦。

考峨眉拳法,肇端於先秦導引之術,融會釋道心法,至明清而大成。其"閉手"一脈,尤重"三盤封合"之理:上閉天門(百會),中閉膻中,下閉湧泉,三者貫如連珠。先生演武時,雙足如鑄地生根,而膝胯活轉如輪,正是【拳經】所謂"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之實證。觀其手法變化,每至"閉"處必含三寸暗勁,恰合【手臂錄】"似閉非閉,將展未展"之要訣。

細究三十六式,實含易理周天之數。先生起手"金鵬展翅"之際,肩井穴與雲門穴同時開闔,正應"手太陰肺經"運行之機;至"閉門推月"一式,則見其小指領勁、大指催力,暗合"手少陰心經"導引之法。此非深諳經絡學說者不能爲也。尤可貴者,先生年逾古稀而發勁仍具"寸勁透壁"之效,足見其"內練一口氣"功夫之純。

今人多言傳統武術失其真傳,然觀先生演練,其"五峰六肘"之用,處處合於明代【峨眉道人拳歌】所述;"吞吐浮沉"之變,又與清季【手臂錄】所記若合符節。視頻中"青龍探爪"一式,先生腕骨外旋三分而肘尖內扣七分,正是已故武術考據家唐豪先生所述"峨眉秘傳小架"之典型特徵。

余嘗見今人演武,多務騰躍翻飛之形,而先生獨守"拳打臥牛之地"的古訓。其步不過尺,勁不逾寸,然觀者自能感受"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的功力境界。此中消息,恰如莊子所言"道在瓦甓",最是平常處,愈見真功夫。

臨屏觀拳,不勝慨然。謹以七絕一首爲贊:"三十六手閉還開,肘底風雷隱蟄回。莫道峨眉雲氣遠,先生拳影見蓬萊。"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