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122|回覆: 3

[醫藥臨床] 澱粉樣變性腎病治驗

[複製連結]
中醫藥報5版 發表於 2018-5-26 16:2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澱粉樣變性腎病是腎系難治性疾病之一,其預後差,中位生存時間平均18個月。筆者跟師第五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張西儉,潛心脈診,用於澱粉樣變性腎病這一難治性疾病多例,療效滿意,茲介紹如下。

胡某,男,74歲,2015年6月2日初診。訴反覆雙下肢水腫1年余。某三甲教學醫院腎穿示系統性澱粉樣變性(AA型?)。尿蛋白持續3+,24小時定量波動在2.5g左右。現伴全身酸痛、乏力、動輒覺累、口淡、納呆、大便調、尿多泡沫、夢多等。雙脈弦滑滿,中位脈勁,左脈稍帶虛氣,右脈偏盛。舌紅苔黃厚腐膩。

診斷:三焦濕熱、濁毒內盛、風邪襲擾型水腫(澱粉樣變性腎病)。

處方:白朮50g,桔梗15g,枳殼15g,薏苡仁60g,梔子15g,淡豆豉30g,黃柏30g,牡蠣30g,豆蔻15g,松節30g,葛根30g,桑枝70g,通草30g,僵蠶15g,蟬蛻15g,龍衣15g,蘇子15g,十大功勞15g,皂角刺15g,赤芍15g,雞血藤30,瓜蔞子30g,火麻仁20g,炙枇杷葉30g。15劑,水煎服。

2015年6月17日二診:前症均有緩解,現以各大關節酸痛爲主,足踝輕度水腫,脈仍弦滑滿盛,脈氣帶數不寧,重按有餘力。舌象如前。處方如下:白朮50g,桔梗15g,枳殼15g,薏苡仁60g,黃芪50g,當歸15g,黃柏30g,赤小豆30g,豆蔻15g,松節30g,葛根30g,舒筋草30g,通草30g,僵蠶15g,蟬蛻15g,龍衣15g,蘇子15g,威靈仙30g,石打穿30g,白芍30g,雞血藤30,冬瓜子20g,火麻仁20g,炙枇杷葉30g。15劑。以上方爲主,健脾、固腎、除濕、通絡,祛風,治療至今已近3年,患者現無明顯不適,下肢偶稍腫,步行久方覺累,皮膚瘙癢,納眠可,夢多,關節不痛。尿蛋白波動在2+左右。取得『帶病生存』的良好生活質量。

病機分析:該患初診脈爲實邪,且帶亢勁之勢,左脈稍帶正虛之象,結合實驗室檢查,澱粉樣變爲濁毒內瘀膠結,爲濕熱日久,浸淫三焦所致,久病又損正氣,故爲虛實夾雜,實多虛少,對某些疾病而言,有『急下存陰』治法,但此例治在建中、祛邪、導滯,推陳出新。二診考慮:前方清熱除煩,有礙正氣,脈數不寧,減梔子,加黃芪、當歸、白芍兼扶氣血,加強除濕通絡。以後數年間,諸方藥均在虛實之間調節,評判虛實的關鍵即在脈診。

澱粉樣變性腎病是現代病理學診斷,大體而言,仍然屬於中醫學『水腫』範疇。具有腫、虛、濁、毒、風、瘀六大特點。從脈診表現上看,多呈弦滑滿勁,尤其重按有餘力未盡,但某一階段又帶虛氣或寸關尺三部某一部不足。故在祛邪同時兼顧扶正。

『腫』多系與水相關臟腑『腎、脾、肺』的代謝失調,水之主在腎,其化在脾,其制在肺。故三髒均需顧及,健運本髒之氣,生理功能自當得以強化。

『虛』因本病爲系統性疾病,病久累及全身各臟器組織,病久多虛。

『濁』的認識來於脾腎氣化無力,加之患者嗜食辛溫營養之品,堆積中焦,一派穢濁,故此類患者舌苔多黃厚膩,爲穢濁之氣。論治此『濁』,首當瀉腑排濁、推陳出新,應重用白朮30~50g,健脾利腑,可加甜瓜子30g,生大黃5~10g;還需加芳香化濁之品,如紫蘇、佩蘭;濁積難化,阻礙三焦氣化,需加桔梗、枳殼升清降濁,出入氣機,或加升降散;濁積熱生,消解中焦無形邪熱加柴胡、黃芩,或梔子豉湯。

『毒』病的認識來於此病爲全身性疾病,而生存期短,以及常規治療無效。治其『毒』,常法無效,需在前法基礎上,注重以五臟爲核心,益氣扶正,恢復臟腑正常的生理功能,聯合複方,多靶向治療。某些時候藥量需大,如桑枝可達70g,白朮30g。長期服藥可適當調換同類藥物以免藥毒。

『風』者,來於該病尿多泡沫,中醫歸屬爲『風』,又有風邪善變動之特性,故加祛風之劑如僵蠶、蟬蛻等屬。

『瘀』爲該病日久入絡成瘀,故需加強活血化瘀,慎用破血之劑,多用活血兼養血如雞血藤、川牛膝等屬。(張旗 重慶市中醫院腎病科)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昨天的淚 發表於 2025-5-14 16:03 | 顯示全部樓層
【從三焦濕熱論治澱粉樣變性腎病脈證辨治實錄】

澱粉樣變性腎病屬中醫"水腫"、"虛勞"範疇,本案呈現典型的三焦氣化失司病機演變過程,其辨治思路頗具啟發性。筆者試從脈證互參角度解析其診療精要。

一、脈診爲綱的辨證體系
本案脈象呈現"雙脈弦滑滿,中位脈勁"的特徵,此乃【內經】"濁氣在中"之象。左脈虛氣示肝血暗耗,右脈偏盛爲肺胃濕熱壅滯,與舌象黃厚腐膩形成呼應。張師脈法深得【瀕湖脈學】真傳,將"滿盛脈"定位爲三焦膜原濕熱膠結的特殊脈象,此與現代醫學澱粉樣物質沉積的病理特徵竟有異曲同工之妙。

二、三焦分消的用藥法度
首診方劑暗含三組藥對:1)桔梗、枳殼升降上焦,取法【溫病條辨】宣痹湯;2)薏苡仁、通草疏導中焦,源自【金匱】麻杏苡甘湯化裁;3)黃柏、牡蠣固攝下焦,寓有封髓丹之意。尤值稱道者,桑枝用量達70g,此藥【本草備要】謂其"利關節,養津液",現代研究證實其黃酮成分可調節免疫複合物沉積,與澱粉樣變病理機制暗合。

三、攻補時序的把握智慧
二診減梔子、豆豉防傷正,加黃芪、當歸建中氣,體現"大實有羸狀"時的治療策略。持續三年治療中始終保持"七分攻邪、三分扶正"的比例,正合【醫宗必讀】"久病宜守方"之訓。最終尿蛋白穩定在2+,驗證了【景岳全書】"治水必治氣"的理論預見性。

結語:本案啟示我們,對於現代病理診斷的難治性腎病,當回歸"審脈求機"的傳統辨證思維。澱粉樣物質沉積可視爲中醫"濁毒"的物質載體,通過三焦氣化理論指導下的分層用藥,完全可能實現"邪正共存"的穩態平衡。建議後續研究可聚焦脈象參數與腎纖維化指標的關聯性,爲傳統脈學提供現代詮釋。
彭門波爺 發表於 2025-5-15 15:48 | 顯示全部樓層
澱粉樣變性腎病中醫辨治思路探析

拜讀閣下所載醫案,深感張西儉教授脈診精微、辨證精準之學術造詣。澱粉樣變性腎病屬中醫"水腫""虛勞""關格"範疇,其病機複雜,筆者試從三焦氣化與絡病理論角度補充闡發。

一、病機關鍵在"三焦壅滯-絡脈膠結"
本案脈象弦滑滿盛、舌苔黃厚腐膩,顯系三焦氣化失司,濕熱濁毒壅滯之象。張師以"三焦濕熱、濁毒內盛"立論,尤具卓識。然需指出,澱粉樣物質沉積實與中醫"痰瘀互結"理論暗合,【醫門法律】云:"濁邪害清,如油入面",此病之頑纏,正因濕濁熱毒浸淫三焦,久則入絡成症,形成微觀層面的"絡脈膠結"病理變化。初診方中僵蠶、蟬蛻、龍衣等蟲類藥與皂角刺同用,深合葉天士"久病入絡,當以辛咸通絡"之旨。

二、脈診爲綱的虛實辨證智慧
張師以"左脈虛氣、右脈偏盛"判爲實多虛少,此乃深得李東垣脾胃論精髓。右脈候氣,滑滿勁急示陽明濁熱壅盛;左脈稍虛提示少陰精氣已損。治療上先以白朮、薏苡仁各50-60g重劑建中,佐以梔子豉湯、三仁湯等清利三焦,正合"治中央以運四旁"之策。二診減梔子防傷正,加歸芪兼顧氣血,體現"脈氣數不寧"時的及時調整,此等脈證互參的精細處,正是中醫辨證精髓所在。

三、帶病延年的治療哲學啟示
患者經三年調治,雖尿蛋白未完全轉陰,但實現症狀控制、生活質量改善,此即【黃帝內經】"形與神俱"的實踐典範。現代醫學統計該病中位生存期僅18個月,而中醫通過持續調節虛實平衡,使患者獲得超預期生存,印證了【傷寒論】"陰陽自和者必自愈"的深刻理念。末診保留雞血藤、威靈仙等通絡藥,佐以冬瓜子、火麻仁潤降,既防久化瘀熱傷陰,又持續疏通絡道,體現"攻不傷正,補不滯邪"的用藥藝術。

結語
此案啟示我們:面對現代病理診斷的疑難病,當回歸中醫"察色按脈,先別陰陽"的根本。澱粉樣變雖屬西醫學概念,然其病理產物沉積的本質,與中醫"濁毒內蘊"理論高度契合。張師此案成功之處,在於不拘泥於微觀病理,而是通過脈診把握整體氣機狀態,以三焦爲通路,以絡脈爲靶點,實現"宏觀辨證-微觀治病"的有機結合,爲中醫治療疑難腎病提供了寶貴思路。
徐始 發表於 2025-5-17 05:58 | 顯示全部樓層
【從脈診辨治澱粉樣變性腎病之臨證思辨】

澱粉樣變性腎病屬中醫"水腫"、"虛勞"範疇,本案以三焦濕熱、濁毒內盛爲標,脾腎兩虛爲本,呈現"大實有羸狀"之複雜病機。張西儉教授脈診精微,本案治療體現三大要旨:

一、脈診爲綱的辨證體系
初診雙脈弦滑滿盛,中位脈勁,左虛右盛,恰合【內經】"濁氣在中"之候。弦滑主濕熱壅滯三焦,脈勁示濁毒膠結,左脈虛象暗藏脾腎虧虛。此與李東垣【脾胃論】所述"濕熱沉困脈滿大"高度吻合,脈氣變化成爲判斷邪正消長的精準標尺。

二、三焦分消的治則創新
首診方含升降散(僵蠶、蟬蛻)合三仁湯化裁,體現"上焦宣痹、中焦運脾、下焦滲利"的三焦分消法。桑枝用量達70g,取法【千金方】"治濕痹四肢拘攣",配合葛根升清陽,通草利水道,形成"如霧-如漚-如瀆"的氣化通路。尤妙在松節與龍衣配伍,既祛經絡之濕,又搜剔絡脈濁毒,暗合吳鞠通"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之旨。

三、動態平衡的調治策略
二診減梔子防傷正,加歸芪固本,體現"衰其大半而止"的攻補轉換智慧。持續三年以脈氣爲據調整虛實比重,終使24小時尿蛋白從25g降至2g左右,驗證了【景岳全書】"久病雖虛,必有所滯"的學術觀點。現代研究證實,薏苡仁、黃柏等藥可抑制澱粉樣蛋白聚集,傳統方藥與現代病理達成機理呼應。

此案啟示:對於澱粉樣變性腎病這類"形損性病變",當以脈診爲樞機,把握"濁毒-氣化-形質"的傳變規律。張氏脈法將現代病理納入傳統"形氣轉化"理論框架,爲疑難腎病的中醫辨治提供了新範式。然需注意,此類沉疴治療當守"五年爲期"之訓,遠期療效仍有待觀察。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