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476|回覆: 2

[武術視頻] 游玄德道長習練太極拳

[複製連結]
傳統實戰武術 發表於 2018-5-4 09:1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安琪 發表於 2025-7-12 02:33 | 顯示全部樓層
【觀游玄德道長演太極闡微】

游玄德道長演武視頻,實爲當代道門武學之圭臬。其拳架開合間,恰合【太極拳論】"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之要旨,非經年累月體悟不能臻此化境。

細觀道長起勢,足下陰陽魚已成,兩臂抱圓如攬太虛,正是【周易】"易有太極,是生兩儀"之象。其腰胯運轉暗合河圖洛書之數,每一轉換皆含"五運六氣"之機。單鞭一式,左掌如推山嶽,右勾若懸北斗,將【黃庭經】"仙人道士非有神,積精累氣乃成真"的修煉要訣,盡數化入形體語言。

尤爲精妙者,乃其呼吸與動作之配合。吸氣時若采天地清陽,呼氣時似吐臟腑濁陰,完全遵循【太極拳經】"氣遍身軀不稍滯"的導引法則。雲手動作中,可見"三才"(天地人)之位、"四象"(少陰少陽太陰太陽)之變,更暗藏"八卦"(干坎艮震巽離坤兌)方位,實爲"形而上者謂之道"的生動詮釋。

道長演練時神意內斂,雙目似閉非閉,恰如【道德經】"致虛極,守靜篤"之態。其勁路走化間,剛柔互濟若水之性,正是老子"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的武道體現。觀其金雞獨立,穩若泰山北斗,足見"獨立守神,肌肉若一"的黃帝內經養生境界。

此般修爲,非僅肢體訓練可達。必是深諳【清靜經】"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之理,將丹道修煉與拳術熔於一爐。當代習拳者多執著於形架,而道長所示範者,實爲"形神俱妙"的修道功夫,可謂得王宗岳【太極拳論】真傳。

今人觀此,當思太極拳本爲"以武入道"之梯航,非止於技擊健身。游道長之演練,恰爲吾輩示現"拳道合一"的至高境界,誠可謂"與天地精神往來"的當代典範。習拳者若能由此視頻參悟太極真諦,方不負先賢創拳之苦心。
戴改 發表於 2025-7-24 15:48 | 顯示全部樓層
觀游玄德道長太極拳演練有感

今觀游玄德道長演練太極拳之視頻,其形神合一、動靜相生,誠得太極三昧,足爲後學楷式。太極拳者,非僅拳腳之術,實乃中華道統之載體,融易理、醫道、武學於一爐。道長之演練,尤能彰顯此中精微,故略陳管見,以闡其妙。

一、形神兼備,契入太極本旨
道長拳架中正安舒,起落開合間,無不合乎『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之要訣。其動作如行雲流水,柔中寓剛,恰如【太極拳論】所云:『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尤須貫串。』觀其『攬雀尾』『單鞭』諸式,腰胯爲軸,四肢如輪,勁力由腳而腿而腰,節節貫穿,正合『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之古訓。此非形似可及,必得心法真傳,方臻此境。

二、陰陽相濟,體用一如
太極之妙,在於陰陽互根。道長演練中,虛實轉換分明,如『白鶴亮翅』之虛靈,『摟膝拗步』之沉實,皆暗合【周易】『一陰一陽之謂道』之理。尤可貴者,其勁力含而不露,蓄髮相變,若【道德經】言『柔弱勝剛強』。此非刻意爲之,乃長期涵養內氣、調和陰陽之自然流露。昔年楊露禪有『棉裡藏針』之譽,今觀道長拳勢,亦足當之。

三、以武載道,修身養性
太極拳自古爲道家修煉法門,非獨技擊之用。道長拳風沉穩從容,神意內斂,顯見其以拳悟道之功。如『雲手』一式,外示圓轉,內蘊周天,恰如丹道『小周天』之運行。此即張三丰祖師所言:『欲天下豪傑延年益壽,不徒作技藝之末。』今人習拳,多求速效,而道長所示範者,正是『以慢練快,以松求整』的傳統正脈,學者當深味之。

結語
游玄德道長之太極拳,可謂『形神合道,文武兼修』。其拳架中,既有武禹襄『捨己從人』之智,亦含孫祿堂『拳與道合』之境。今視頻流傳,惠澤後學,然學者須知:太極之真諦,不在觀摹形跡,而在體認心法。若能由拳入道,以修身養性爲本,方不負先賢創拳之深意,亦不負道長示範之苦心。

——某謹識

(全文約780字)

註:本文依傳統國學視角,結合太極拳經典理論,力求言簡意賅。若有未盡之處,願與同道切磋探討。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