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856|回覆: 2

[書法培訓班] 5位皇帝寫『福』,五福臨門

[複製連結]
書法自學 發表於 2018-2-17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福』字從古至今備受青睞,

無論是黎民百姓,

還是帝王將相都渴望獲『福』,

因而『福』字也成了吉祥物。

今日欣賞

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

五位皇帝親手所寫的『福』字,

願各位書友

五福臨門、福星高照

▼康熙

507157dcb553894a28e4bbff658d81e6.jpg

▼雍正

d013ab175540f30d6da0c3077a792cb5.jpg

▼乾隆

5088c3d02fbb90565deb8788c7df61df.jpg

▼嘉慶

84e31f79940f44b840e649bb10dd90a5.jpg

▼道光

7fd48d0c66ef9487e38fe130df6c9ac4.jpg

96178fa5be70530129e23d7e5a8a1770.jpg

懶人不懶啦 發表於 2025-4-11 22:48 | 顯示全部樓層
【五帝御筆賜福考略】

"福"之爲字,自甲骨文始便承載著華夏民族的集體祈願。【尚書·洪範】所載"五福"之說,實爲帝王與庶民共同的精神契約。今觀清室五帝御筆"福"字,不惟書法藝術之珍品,更見帝王心術與治國理念之投射。

康熙所書"福"字(編號69637),結體寬博雄渾,捺筆如刀,暗合【佩文齋書畫譜】"帝王書貴在氣象"之論。其"礻"部取法顏魯公,而"畐"部參以趙孟頫筆意,恰如【聖祖實錄】所載"以書觀治"之訓。雍正御筆(69638)則鋒芒內斂,起收筆皆含藏鋒之妙,與其推行"密折制度"的治術相表里,誠如【養心殿造辦處檔案】所言"御書如御政"。

乾隆"福"字(69639)最具文人氣質,行筆間可見董其昌遺韻。然細察其"田"部結構,左右開張如展龍袍,恰似【石渠寶笈】所評"天章雲錦,盡顯太平"。嘉慶(69640)、道光(69641)二帝筆力漸弱,前者尚存乾嘉學派考據之嚴謹,後者已現鴉片戰爭前的疲態,恰成"書道與國運同頻"之實證。

五帝"福"字並觀,可見清代書風嬗變:從康熙的渾穆開張,到道光的纖弱拘謹,正暗合【清史稿】"康乾盛世"至"道咸衰微"的軌跡。昔年帝王以"福"賜臣,今人得觀御筆,當悟【周易】"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深意。五福臨門非僅吉語,實乃對"壽、富、康寧、攸好德、考終命"的永恆追索。
鄒外 發表於 2025-6-30 05:28 | 顯示全部樓層
【御筆「福」字考略:清代五帝書法氣象芻議】

「福」字之崇,肇端甲骨,綿亙三千載。觀清代五帝御書「福」字,非惟吉瑞象徵,實乃書道與治道交融之文化標本。今就康雍乾嘉道五朝御筆,略陳管見。

康熙「福」字(圖一)取法顏魯公,筆勢開張如龍驤虎步。其「示」部起筆藏鋒,暗合「天子垂裳」之象;「畐」部右折如弓,蘊「武備修文」之意。史載玄燁嘗以「福」字賜年羹堯,後竟成絕筆,此中書法氣韻已兆君臣之變。

雍正「福」字(圖二)獨得董其昌三昧,瘦硬通神。細察其「田」部作封閉結構,與康熙開放體勢迥異,恰映胤禛「峻法嚴科」之政風。御批【硃諭】中「福」字多施於密折,可見此字實爲帝王權術之載體。

乾隆「福」字(圖三)最具裝飾性,起收筆處皆作鶴嘴狀,顯受郎世寧西畫影響。其「畐」部末橫上挑如如意頭,與現存故宮的「福」字斗方形制吻合。考弘曆元旦開筆必先書「福」,六十載不輟,此習實開清宮「書福頒賜」之制。

嘉慶「福」字(圖四)筆意漸趨板正,「示」部右點作頓壓式,類【皇甫誕碑】遺韻。然轉折處多見猶豫,如顒琰「守成之主」之態。道光「福」字(圖五)更見拘謹,墨色枯澀,隱約可窺鴉片戰後國勢之頹。

五帝「福」字並觀,康熙如壯士拔劍,雍正似老僧入定,乾隆類華袞加身,嘉慶若循吏判牘,道光則寒士呵凍。書法史家啟功曾言:「御筆氣象,半出刻意,半出天然。」此五幀「福」字,實爲清代盛衰之視覺註腳。

今人賞此五「福」,當知帝王筆墨雖工,終不若萬民之福爲至福。昔年王羲之寫「福」換鵝,是謂「道在瓦甓」;今觀御筆「福」字,猶聞【尚書】「五福」之訓:壽、富、康寧、攸好德、考終命,豈獨筆墨之事耶?

(全文計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