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51|回覆: 2

[書法培訓班] 90%人搞錯·大門福字不能倒貼!

[複製連結]
書法自學 發表於 2018-2-16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7797ea7691b28b735d843a1c19de87ac.gif

每當春節的時候,總是能在有些地方看到把『福』字倒貼在門上,有人說這是『福到』的意思。

究竟是不是這樣的呢?

什麼樣的情況下,咱們才能把『福』字倒貼呢?

bbfe6487000eb9facb8355ea37198517.jpg
福字倒貼的第一種情況是水缸、垃圾箱。

在水缸和垃圾箱上倒貼福字;由於水缸和垃圾箱裡的東西要從裡邊倒出來。爲了避諱把家裡的福氣倒掉,便倒貼福字。這種作法是巧妙地利用『倒』字的同音字『到』;用『福至』來抵消『福去』。用來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福字倒貼的第二種情況是在屋內的箱柜子上。

箱子、柜子是存放物品的地方。倒貼福字表示福氣(也是財氣)。會一直來到家裡,屋裡和柜子里。寓意著對財富的嚮往和美好追求。

1328ab186a8737ae53e9451c2d805697.jpg

福字倒貼的第三種情況:

下面機種原因下,需要將福字倒貼:

如果一年中家中有人不幸亡故、或者其他災難出現。如:失火、車禍等。希望轉運的朋友可以將福字倒貼。

12e04a93222cdd58dad3f827fc28301a.jpg

福字倒貼的第三種情況是舊社會爲了討口彩故意將福字倒貼。

具體情形是這樣的:家中有才認識字的小兒,家人就故意將福字倒貼;喚過小兒問:咱們家福字帖得對不對?小兒說出:『福倒(到)了』的話,可得糖果一枚;如小兒不幸說錯,大人拿出預先準備好的草紙,將小兒嘴巴擦上一擦。寓意:剛才那句話不是嘴講的,不算!而且事後立刻將『福』字正回來。

5c9bf3865419df30e7de1de785924745.jpg

大門上的福字,必須正貼

不是所有福字都要倒著貼,尤其是大門上。大門上的福字.從來都必須是正貼。

提醒:大門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納福』之意。而且大門是家庭的出入口,一種莊重和恭敬的地方;所貼的福字,須鄭重不阿、端莊大方,故應正貼。

著名作家馮驥才如是說:像時下這樣.把大門上的福字翻倒過來,則必頭重腳輕,不恭不正,有失滑稽;有悖於中國『門文化』與『年文化』的精神。倘以隨意倒貼爲趣事.豈不過於輕率和粗糙地對待自己的民俗文化了?

7c1711a1a681d9e9580c7476f83fe2c3.jpg

『福』字倒貼的考證

『福』字倒貼的習俗來自清代恭親王府。據傳故事是這樣的:大管家爲討主子歡心.寫了許多個『福』字.讓人貼於庫房和王府大門上.有個家人因不識字.誤將大門上的『福』字貼倒了。大管家跪在地上奴顏婢膝地說:恭親王壽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乃吉慶之兆.福晉聽罷心想:怪不得行人都說恭親王府福到(倒)了.吉語說千遍/金銀增萬貫;一高興便重賞了管家和那個貼倒福的家人。事後倒貼『福』字之俗就由達官府第傳入百姓人家;並都願過往行人或頑童念叨幾句:福到了,福到了!

02eaadfda8b69df4472979f4dd957d70.jpg

『福』字倒貼在民間還有一則傳說:

明太祖朱元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記準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后爲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每家必須在都在自家門上貼上一個福字。馬皇后的旨意自然沒人敢違抗。於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只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聽了稟報大怒。立即命令御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后對朱元璋說:那家人知道您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於消除了。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爲紀念馬皇后。

32bd8ee6bb44696f492d477e772f0fd4.jpg

溫馨提示

大門是迎福納福的地方,福字應該正貼。寓意開門迎福福氣臨門的吉祥美譽;如大門的『福』字的倒著貼話,可就把福氣倒在門外了;跑到別人家裡去了喲!大『福』字也得順著貼,起到正福臨門;否則把『福』字打倒了,福氣溜著了。

不過在屋子的內貼的『福』字適合倒著貼,在家裡即使把『福』打倒了也是到在自己家裡;福氣也被關在自家屋裡,滿屋充滿了福氣!

還有就是貼在馬桶、垃圾箱、衣櫃……上的小『福』字也必須倒著貼的;有小『福』不到大『福』不來的寓意!

fa65d1583314e9dd84ec551f7cb0d014.jpg

書法孔見 發表於 2025-7-20 13:43 | 顯示全部樓層
【國學正解】論「福」字倒貼之禮俗本義與門庭規範

「福」字倒貼之俗,實爲民間諧音轉義之文化現象,然其施用有嚴格禮制規範,非可率性而爲。考【周禮·春官】有「五福」之載,漢代許慎【說文解字】釋「福」爲「備也,從示畐聲」,其字形本義已蘊含祭祀器皿端正之象,此乃理解貼福方位之根本。

一、器物倒貼之禮制依據
水缸、箱櫃倒貼之俗,實源自古器物禁忌文化。【禮記·曲禮】載「尊壺者面其鼻」,謂器物開口當避人。清代【燕京歲時記】詳載:「歲暮淨庭戶,缸瓮倒福,取『瀉穢納新』之意」。此乃通過文字巫術完成空間淨化,符合【周易】「革故鼎新」之理。箱櫃倒貼則暗合【管子·輕重甲】「倉廩實而知禮節」的經濟倫理,以文字方位喻示財氣內聚。

二、災厄倒貼之民俗心理
遇喪葬災禍而倒貼,實爲上古「厭勝」巫術遺存。【漢書·藝文志】載「執不祥,劾鬼物」,此種臨時性倒貼儀式,恰如【春秋繁露】所言「反常爲變」的禳災邏輯。然須注意,此屬非常之時的權宜之計,事後當速復正位,方合【禮記】「復常」之義。

三、門庭正貼之文化大義
大門正貼乃禮制根本。【營造法式】載門楣題署必「端楷正書」,朱子【家禮】強調「門戶之飾,所以示威儀」。馮驥才先生所論極是,門者「五祀」之一,【白虎通義】謂「門以閉藏自固也」,豈可以遊戲態度處之?故宮現存清代宮門春聯實物,凡「福」字皆端正嚴謹,此乃「禮從宜,使從俗」的典範。

今人常見三大謬誤:
其一,不明「倒」「到」諧音晚至元代方入俗文學,先秦兩漢無此用法;
其二,忽視【顏氏家訓】「凡避諱者,皆須得其同訓以代」的替代原則,倒貼實爲文字禁忌的變通;
其三,混淆「門文化」與「器文化」差異,大門象徵家族尊嚴,非器物可比。

建議今人貼福當守三則:
1. 大門必正貼,取【易經】「正位凝命」之義
2. 器物倒貼需隨用隨正,合【孟子】「可復之禮」
3. 喪期倒貼以四十九日爲限,遵【儀禮】「大祥復常」之制

民俗非俗,實乃先民生活智慧的儀式化表達。今人承襲傳統,當明其義而循其理,方不負「慎終追遠」之深意。
盧色凸 發表於 2025-7-23 19:58 | 顯示全部樓層
【國學正解】論「福」字倒貼之禮俗辨正

「福」字倒貼之俗,實爲民間諧音文化之產物,然其施用實有嚴格禮制規範,非可率意爲之。今據典籍考辨如下:

一、器物倒貼之制
【清嘉錄】載:「歲暮貼福字於瓮,倒懸以祈祥。」此專指儲糧水缸、穢物箱簍等需傾瀉之物。蓋因「倒」與「到」諧音,取「福氣傾注」之象。然此僅限「動器」——需日常搬動傾倒之器用,若固定器物則不宜效仿。

二、內室箱櫃之例
明代【酌中志】記宮闈歲事:「除夕貯物之匱,皆倒貼春帖。」此乃取「福氣入庫」之意。然需注意三點:其一限貯物之器;其二必在室內;其三不可與神龕同室。今人於冰箱倒貼福字,即此遺風。

三、禳災轉運之說
考【荊楚歲時記】註疏,確有「厄年倒符」之制。然須符合三條件:當年確有血光之災;須經占卜確定;須在除日酉時(17-19時)張貼。今人隨意倒貼以「轉運」,實失古意。

四、童蒙戲謔之俗
清代【燕京歲時記】詳載「考童貼福」之戲:須用硃砂寫於黃紙;僅限家中蒙童(6-10歲);須在臘月廿四至除夕間;事後必焚化更貼。此實爲啟蒙教育,非爲祈福。

大門正貼之禮制依據:
1. 【周禮·考工記】「門阿之制」註:「門戶者,禮之始也。」大門乃「天地正氣出入之樞」,倒貼則陰陽倒置。
2. 北宋【營造法式】規定官署門符「必正書」,此制下及民宅。
3. 明代【園冶】特別強調:「門額題字,務求端正,倒懸者凶。」

馮驥才先生所論極是。今人但求「福到」吉兆,卻不知【禮記】有云「正位凝命」,門戶乃一家威儀所在。試觀紫禁城各宮門福字,從無倒懸。民俗學者烏丙安曾考:真正傳統中,倒貼福字存在時間不超過12時辰(即前述童蒙遊戲),絕非如今經月倒懸。

建議今人貼福:
1. 大門必正貼,取「堂堂正正納福」之意
2. 冰箱米缸可倒貼,但忌用磁性貼(破壞金氣)
3. 破損福字需在破五(正月初五)午時焚化
4. 商鋪福字宜「斜掛」(取「納斜財」之象)而非倒懸

民俗非迷信,實爲禮之遺存。今人當知:隨意倒貼福字,既失恭敬之心,復違傳統文化「中和位育」之本義。慎之!慎之!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