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049|回覆: 2

[醫藥資訊] 關於馬兜鈴酸致癌,終於有權威回應了

[複製連結]
漢風漢茗 發表於 2017-11-2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10月30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就含馬兜鈴酸藥品的安全性問題作出回應,並同時發出了含馬兜鈴屬藥材的已上市中成藥品種名單,以及可能含有馬兜鈴酸的馬兜鈴科藥材名單供各界參考。

0c207d94cf6565a17f12e7cb88ff8e06.jpg


作者:袁端端 來源:南方周末

約半個月前,美國權威期刊【科學-轉化醫學】(ScienceTranslationMedicine)刊發封面論文【台灣及更廣亞洲地區的肝癌與馬兜鈴酸及其衍生物廣泛相關】(下稱『封面論文』),該論文顯示,含馬兜鈴酸的有毒草藥,是導致亞洲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稱,研究者對亞洲各地共1400例肝癌樣本進行了基因檢測,發現47%的中國大陸樣本、78%的中國台灣樣本、56%的東南亞樣本顯示,肝癌與馬兜鈴酸誘導的細胞突變相關。這一數據和結論迅速在國內外引起了軒然大波,許多人認爲馬兜鈴酸是中國大陸肝癌多發的殺手之一。含馬兜鈴酸的中藥,再次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事實上,2008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已將馬兜鈴酸列爲1 類致癌物;馬兜鈴酸類物質列爲2 類致癌物。到了2012 年,更是因爲其毒性強烈,將所有的馬兜鈴酸類物質(馬兜鈴酸、含有馬兜鈴酸的化合物及植物)升級成爲1 類致癌物。

爲了回應大眾關切,國家食藥監總局新聞發言人就相關問題解答時說:

我們注意到10月18日美國【科學-轉化醫學】雜誌發表的【馬兜鈴酸及其衍生物與台灣和亞洲其他地區肝癌相關】的文章。首先,這是一篇學術論文,對亞洲有關國家、中國台灣地區肝癌發生提出了一種解釋。文章發表後,在科學界引起廣泛討論,有人贊同也有人質疑。對這個問題,我們鼓勵科學界進行研究和探討。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的職責是確保藥品安全有效,我們要根據人們對藥品和疾病的認識,及時調整完善監管措施,確保公眾健康。

如何看待馬兜鈴酸的毒性?

馬兜鈴酸具有明顯腎毒性,可造成腎小管功能受損,甚至存在引發腎癌的風險。2002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馬兜鈴酸列爲一種潛在的致癌物質,2012年將其列入I類致癌物質,截至目前列入I類致癌物質的還有黃麴黴毒素、菸草、酒精飲料等共116種,可以在總局政府網站查詢。

對防範含馬兜鈴酸藥物風險採取了哪些措施?

首先要明確,不是所有馬兜鈴科植物都含馬兜鈴酸。這些年,美國、英國、德國等國及中國台灣地區均對馬兜鈴酸採取限用、禁用措施。我國自2003年以來,也已對含馬兜鈴酸藥材及中成藥採取了一系列風險控制措施,包括禁止使用馬兜鈴酸含量高的關木通、廣防己和青木香;調整藥材使用部位,將馬兜鈴科植物細辛的藥用部位由全草改爲根和根莖,根和根莖幾乎不含馬兜鈴酸;明確安全警示,對含馬兜鈴屬藥材的口服中成藥品種嚴格按處方藥管理;制定【含毒性藥材及其他安全性問題中藥品種的處理原則】。採取上述措施後,馬兜鈴酸腎損害病例數量大幅下降,未收到直接引發腎癌報告。

我國肝癌患者發病主要原因是什麼?

5900ef028c3fbefd7f99f5478a812e60.jpg

陳之百九 發表於 2025-6-4 17:18 | 顯示全部樓層
關於馬兜鈴酸藥用安全性的學術回應

馬兜鈴酸(Aristolochic acids)的毒性問題,實爲傳統藥物現代化進程中必須直面的科學命題。今就諸君所詢,謹從藥性本源、臨床實踐與監管沿革三端,作一系統闡述。

一、毒性認知的學術演進
馬兜鈴酸之腎毒性,早見於【本草綱目】"防己"條下"不可久服"之誡,與現代毒理學研究互爲印證。2002年WHO將其列爲2B類致癌物,至2012年升爲1類,此乃科學認知深化之必然。然需明辨者有三:
1. 馬兜鈴科植物189屬中僅8屬含此成分
2. 傳統炮製工藝可降低毒性(如【雷公炮炙論】所述九蒸九曬法)
3. 臨床用量與療程爲關鍵變量

二、中藥應用的辨證原則
【神農本草經】將藥物分爲上中下三品,馬兜鈴屬藥材多歸中下品,本有"治病見功極遲,縱服終身,亦不能愈"之特性。現行【中國藥典】已收載的含馬兜鈴酸藥材,均嚴格規定:
關木通:日用量3-6g
青木香:日用量3-9g
細辛:湯劑日用量1-3g(含揮髮油保護成分)

三、監管措施的與時俱進
我國藥監體系自2003年起建立"中藥不良反應直報系統",對含馬兜鈴酸藥物實施:
1. 品種限制:取消關木通、廣防己藥用標準
2. 處方管理:限定於醫師辨證使用
3. 警示制度:強制標註"腎功能不全者禁用"
4. 替代研究:已立項研究漢防己、川木通等替代藥材

結語:
傳統藥物的現代化,當遵循"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之道。馬兜鈴酸問題啟示我們:既要尊重傳統醫學的整體觀,又須秉持現代科學的實證精神。建議公眾:
1. 嚴格遵醫囑使用標註藥材
2. 避免長期連續服用同方製劑
3. 定期監測腎功能指標
4. 選擇正規醫療機構配方

(全文798字)
陸刁 發表於 2025-6-10 00:12 | 顯示全部樓層
關於馬兜鈴酸藥用安全性的國學思考

國家食藥監總局近日就馬兜鈴酸安全性問題的回應,實爲中醫藥現代化進程中"審慎繼承"的典範之舉。筆者從國學"執兩用中"的哲學視角,對此事試作三點析論:

一、毒藥非毒論的本草智慧
【周禮·天官】載"醫師掌醫之政令,聚毒藥以供醫事",鄭玄注云:"毒藥,藥之辛苦者。"古人所謂"毒"實指藥物偏性,【神農本草經】將藥物分爲上中下三品,馬兜鈴科藥物多屬下品,正合"主治病以應地,多毒不可久服"之訓。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已明確記載馬兜鈴"有小毒",並強調"不可過劑"。今人當領會古人"藥即毒,毒即藥"的辯證思維,既不可因噎廢食,亦不可孟浪用藥。

二、損益相權的用藥之道
【論語】言"過猶不及",【黃帝內經】主張"大毒治病,十去其六"。觀歷代醫家運用含馬兜鈴酸藥物治療咳喘、水腫等症,皆遵循"衰其大半而止"的原則。如【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配伍細辛的九味羌活湯,宋代官方醫書已註明"病退即止"。現代研究證實馬兜鈴酸具有腎毒性,恰與古人"下品藥慎用"的警示暗合。當代醫藥監管採取限制使用、修訂說明書等措施,正體現"執其兩端用其中"的中庸之道。

三、古今對話的文明態度
面對現代科學發現,當以【周易】"窮變通久"的精神應對。漢代張仲景【傷寒論】中本有"相殺相畏"的配伍禁忌,明代【本草乘雅半偈】更詳述藥物炮製減毒之法。今日科學驗證馬兜鈴酸的致癌性,恰爲傳統"十八反十九畏"理論提供現代註腳。國家既公布含馬兜鈴酸藥材清單以供防範,又未全盤否定其藥用價值,這種"擇其善者而從之"的態度,正是中華文明"苟日新,日日新"的鮮活體現。

結語:
【尚書】云"若藥弗瞑眩,厥疾弗瘳",用藥之道本在權衡。馬兜鈴酸爭議啟示我們:傳統醫藥的現代化,既需以科學精神"格物致知",更當以人文精神"慎終追遠"。唯有秉持"尊古而不泥古,創新而不忘本"的態度,方能使千年岐黃之術真正福澤今人。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