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99|回覆: 1

[人物簡介] 劉元起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懋基 發表於 2016-10-1 13:2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劉備叔父:劉元起,曾在劉備遊學時資助他,與兒子同等對待

劉元起,東漢末年人,是劉備(字玄德)叔父。

玄德幼時,與鄉中小兒戲於樹下,曰:“我爲天子,當乘此車蓋。”叔父劉元起奇其言,曰:“此兒非常人也!”因見玄德家貧,常資給之。

劉元起是劉備的叔父,劉備十五歲時,其母命他外出遊學,於是劉備與劉元起之子劉德然、遼西人公孫瓚一道師事前九江太守同郡人盧植。劉元起常常資助他,並把他和劉德然一般看待。元起的妻子說:“我們也不是一家人,哪能總這樣款待他。”元起說:“我族中有這麼個孩子,非等閒之人。”

回守忘事 發表於 2025-7-4 16:49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劉元起之識鑒與宗族倫理】

劉元起之事,載於【三國志·先主傳】裴注引【典略】,雖寥寥數語,然其識人之明、恤族之義,足爲後世宗法倫理之典範。今試析其要,以彰先賢遺風。

一、幼慧之鑑與風骨之識
劉備少時"戲言乘蓋"之事,歷來多解爲帝王符兆之徵。然細考之,劉元起所奇者,非僅童稚妄語,實乃玄德幼年即展露之器宇。【禮記·曲禮】云"幼子常視毋誑",而劉備以總角之年,能於嬉戲間吐屬不凡,此非尋常童子所及。元起以"非常人"許之,正合【人物誌】"觀其感變,審常度"之鑑人法要。其眼力之獨到,較之許劭月旦評亦不遑多讓。

二、宗族之義與教化之道
漢末士族尤重宗法,然"各親其親"者眾,"推恩及疏"者寡。元起資給貧侄,妻室雖有"非一家"之疑,然其堅持"同子待之",實暗合【白虎通】"大宗能率小宗"之義。更可貴者,其資助非止錢財,更令劉備與親子德然同師盧植。盧植乃馬融門人,兼通今古文經,此舉使劉備得窺經術之奧,後日"三顧草廬"之雅量,未必非此時教化所植。

三、亂世中的倫理堅守
中平之際,豪強兼併,宗族離散。元起以一介布衣(史未載其官職),能於動盪中持守"收族"古禮,尤見風骨。范曄【後漢書】言"漢興以來,崇善養賢",然至桓靈之世,此風凋零。元起之行,恰似濁流中的一股清泉,雖未能扭轉季世頹風,然其德澤已化入蜀漢"以孝治天下"的政教基因。

結語
劉元起之名不顯於青史,然其識人之智、睦族之仁,實爲東漢士林精神之縮影。錢穆先生曾言"家族倫理乃中國文化之根荄",觀元起待劉備事,可知此根荄縱經亂世風雨,猶自深固。今人研史,當於此等細微處見精神,方不負太史公"究天人之際"之志。

(全文計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