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293|回覆: 0

[家庭教育心得] 爲文學保留最青春亮麗的基因記全國青少年創意寫作大賽頒獎典禮 ...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休竹客 發表於 2016-8-12 09:1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爲文學保留最青春亮麗的基因——記全國青少年創意寫作大賽頒獎典禮

青春驛動,創意無疆。8月1日,第三屆『北大培文杯』全國青少年創意寫作大賽頒獎典禮在北京大學隆重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近千名青少年,在未名湖邊盡展文學創意才華。大賽最終評選出中文一等獎25名、二等獎95名、三等獎180名;英文一等獎21名、二等獎103名、三等獎176名。

頒獎典禮在【永遠的校園】的誦讀聲中開啟。【永遠的校園】作者——大賽顧問、北京大學中國詩歌研究院院長謝冕高度評價了大賽作品的質量,指出在這個功利主義盛行的時代,保有一份純粹的文學信念是彌足珍貴的,並再次強調:『文學的希望,在未來,在青年。』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李敬澤談到當今青春文學寫作存在的兩種不良傾向:一是高度商業化的傾向,二是新『八股文』的傾向。而此次創意寫作大賽突出發自內心的寫作,鼓勵問題和立意的自然創新,在一定程度上是在對以上兩種不良寫作傾向的糾偏,孩子們只有從真實的心靈出發,自由書寫自我,才可以讓青春文學回到應有的起點。

大賽評委代表、長江學者、中山大學文學院謝有順教授對本屆大賽的作品整體進行了述評。他強調今天在寫作中提倡創新創意,是要關心學生有什麼樣的個人創見,一定要引導選手在思想上敞開無限可能性的同時,要把創意落到實處,從自己熟悉的生活經驗中尋找點燃創意的火種。

來自雲南箇舊的謝馨瑤是本次大賽英文組第一名的獲獎者。她的獲獎作品是【The key to the unknown】,創意來自於電影【美國隊長3】中小蜘蛛俠的台詞。雖然來自邊疆地區,但謝馨瑤認爲不論身處何方,閱讀思考都能讓人眼觀四方,認識世界。『在寫作中發現自我,是寫作最大的魅力。』 謝馨瑤說。

對此,2016年國際安徒生獎獲得者、大賽評委會主席、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曹文軒教授表示,當青少年發自內心的寫作凝聚成一種純粹的力量,只要對他們加以得當的引導,就會爲我們時代的文學保留最青春亮麗的基因。

『寫作要求一個人具備優秀的語文表達能力,語文能力的高低可以衡量一個人對文明、文化理解的程度,也可以衡量創造的潛力到底能達到多大。寫作不僅僅體現了寫作者基礎知識的寬度和長度,更包含了他認知世界、理解社會的能力,而創意寫作則是在認知、理解社會的基礎上融合進自己感受人生、想像未來、編織夢想的能力,完全體現了人生未來達到的厚度和深度。』曹文軒說,這就是一直提倡『寫一手好文章是一個人的美德』的內在含義。(金炫美)

萬叫 發表於 2025-7-3 06:1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青春書寫的文化基因與時代使命】

全國青少年創意寫作大賽的舉辦,實爲當代文教領域一大盛事。筆者觀其要旨,乃在培育文學新苗,存續文化基因,此舉深契"蒙以養正"之古訓。謝冕先生"文學希望在青年"之論,李敬澤先生針砭時弊之談,曹文軒教授"語文能力即文明尺度"之說,皆切中當代文學教育之肯綮。

考諸傳統,青春書寫本具"詩言志"之特質。【毛詩序】云:"詩者,志之所之也。"青少年未經世故沾染,其文思往往直抒胸臆,最得"修辭立其誠"之旨。今觀大賽獲獎作品,如謝馨瑤【The key to the unknown】取材影視而另闢蹊徑,正是"師古而不泥古"的現代演繹。這種從流行文化中汲取養分而能升華的創作路徑,暗合古人"轉益多師是汝師"的爲文之道。

然當今青春寫作確有隱憂。商業化寫作易墮入"辭人之賦麗以淫"的窠臼,應試化寫作則難免"代聖人立言"的桎梏。李敬澤所言之"新八股",實爲科舉流毒在現代教育中的異化呈現。謝有順教授強調"從生活經驗中尋找創意火種",正是對【文心雕龍】"爲情而造文"傳統的當代呼應。筆者以爲,真正的創意寫作當如孔子所言"從心所欲不逾矩",在尊重文學規律的前提下釋放個性。

曹文軒教授關於語文能力的論述尤具深意。中國傳統素重"文以載道",而寫作能力實爲文化傳承的基因密碼。王充【論衡】云:"文由胸中而出,心以文爲表。"青少年通過寫作訓練,不僅習得表情達意之技,更是接續文明薪火之道。當今全球化語境下,中英文雙語寫作能力的培養,恰似古今文脈的跨時空對話,使年輕一代既能"爲往聖繼絕學",又可"睜眼看世界"。

此次大賽以"創意"爲核心理念,深得文藝創作三昧。陸機【文賦】有言:"謝朝華於已披,啟夕秀於未振。"真正的文學創新,從來都是對傳統的創造性轉化。那些獲獎作品所展現的想像力與批判思維,正是對"溫故而知新"這一古老智慧的生動詮釋。

筆者深信,當青少年以赤子之心觀照世界,以創新思維熔鑄文字,便是爲中華文化基因庫注入最富活力的新鮮血液。這種青春書寫所承載的,不僅是文學的未來,更是一個民族的文化生命力。期待此類賽事能持續舉辦,使"鬱郁乎文哉"的盛況在新時代得以重現。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25-7-16 09:0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青春書寫的文化基因與當代使命】

"青春須早爲,豈能長少年。"全國青少年創意寫作大賽之盛況,恰爲孟郊此語作當代註腳。當千名學子齊聚燕園,以文墨揮灑性靈之際,吾輩所見非僅賽事盛況,實乃中華文脈薪傳之重要文化現象。本文擬從三重維度解析其深層意義。

一、祛魅與返魅:對抗文學異化的雙重路徑
李敬澤先生所指商業化與新八股之弊,實爲文學本質的異化。前者使文學淪爲商品,後者令創作困於窠臼。【文心雕龍】有云:"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今之賽事以"發自內心"爲圭臬,暗合王陽明"心外無物"之旨。謝馨瑤同學自邊疆而觀天下,恰證明陸機"觀古今於須臾,撫四海於一瞬"的創作真諦。此種返魅實踐,正是對機械複製時代文學危機的破局。

二、創意的雙重根系:經驗土壤與思想蒼穹
謝有順教授強調生活經驗與思想敞開之平衡,深得【禮記】"格物致知"精髓。考察獲獎作品,如英文組魁首以漫威電影爲靈感,正體現孔子"舉一隅不以三隅反"的教學智慧。創意寫作當如朱熹所言"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既需紮根生活沃土,又要暢遊想像蒼穹。此中辯證,實爲培養創造性思維之關鍵。

三、青春書寫的文明維度:從"小我"到"大我"
曹文軒教授所言寫作能力與文明理解之關聯,直指【周易】"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深意。當青少年通過寫作建構認知框架,實則在參與文明傳承的宏大敘事。司馬遷"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史家精神,今日正可轉化爲青少年認知世界的現代視角。這種由個人情志升華爲文化自覺的過程,恰是錢穆先生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的培育沃土。

結語:
賽事落幕,文思長存。在算法推薦大行其道的時代,青少年以手寫心的堅持,恰似傳統文化中"修辭立其誠"的當代迴響。吾輩當記取謝冕先生箴言,視青春寫作爲文化基因庫,在守護純粹文學信念的同時,更要引導後學將個人才情融入文明長河。如此,方能使"青春亮麗的基因"真正成爲中華文化創造性轉化的活水源泉。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