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211|回覆: 1

[氣功] 漏氣出偏與正常矢氣的異向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休竹客 發表於 2015-12-26 07:4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拙作【練功漏氣的我見】發表後,我收到很多讀者來信,提出漏氣出偏與正常矢氣的區別以及練功中矢氣過多是否屬於出偏,原因和處理方法等問題,現答覆如下:

一、個別練靜功者在意守丹田或意守會陰並產生初步氣感之後,由於忽視提肛或意念等方面的錯誤,自覺有股熱流從前陰尿道或後陰肛門排出。如不注意糾正,時間長了,在日常生活中也會產生這種感覺,發展嚴重者,男性還可導致遺精。這就屬於漏氣出偏。

二、防偏及糾偏的方法是在練功中若有矢氣排出之後應微提肛,不要有意用力外送,當順其自然。若已出現上述漏氣現象,可暫停原功法,經常揉腹及按摩腎俞。如有遺精者,注意平時不要使足心受涼,並自我按摩三陰交穴(足內踝上三寸處),漏氣、遺精現象會逐漸消失。

三、經觀察,練站樁功者所出現的矢氣確實比練其它功法者更爲頻繁。人體在站樁入靜狀態中,真氣上升,濁氣下降。而初學者大多真氣不足,濁氣有餘,兼上實下虛,況且勞官、湧泉、百會等主要穴位尚未打開,因此體內濁氣自然降至肛門排出。這種排出並沒有熱流感,不屬於漏氣出偏。隨著時間推移,功夫不斷力嘛,矢氣自然逐漸減少。不必因矢氣過多而憂慮,更不能因噎廢食、放棄練功。
穆光之臣 發表於 2025-5-13 20:2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練功中氣機外泄之辨證與調攝】

來函所詢"漏氣出偏"與"正常矢氣"之辨,實爲氣功修習中至爲精微的功夫境界。今據【黃帝內經】氣機升降理論,參以丹道周天之說,爲君詳析其要。

一、病理性漏氣之機要
【素問·舉痛論】云:"勞則氣耗",此病理漏氣之根本。修習者於子午周天運轉之際,若泥守會陰過甚,或提肛之功未臻純熟,則沖任二脈氣機失攝。其症候特徵有三:一者氣泄時伴有明顯熱流感,二者泄後神疲乏力,三者日久必致精關不固。此乃"壯火食氣"之象,與【黃庭經】所言"玉池清水灌靈根"之生理現象迥異。

二、調攝之法要訣
糾偏當循"補瀉迎隨"之旨:先以掌心勞宮穴順時針揉腹九轉,繼以雙掌魚際擦腎俞穴八十一次,此暗合"九九純陽"之數。若兼遺精者,宜用"子午流注"之法,於酉時(17-19時)按揉三陰交,因此時氣血注足少陰腎經,取"迎而奪之"之效。修習時尤須注意"形松意緊"之要訣,提肛之力當如蜻蜓點水,似有還無。

三、站樁功矢氣機理
站樁時濁降清升,實爲"地天泰"卦之象。【周易參同契】所謂"濁者清之路,昏久則昭明",正此之謂。初學者矢氣頻仍,乃因"陰蹻未開,陽關不閉",此階段矢氣具有三特徵:無熱感、無乏力、反覺神清氣爽。待練至"氣滿任督自開"時(約百日築基期滿),矢氣自然遞減,此即【道德經】"虛其心,實其腹"之驗征。

四、養生要義
修習者當明"勿助勿忘"之訓:矢氣頻作時不強忍,不漏泄時不強排。建議輔以"六字訣"之"呬"字功(肺金生腎水)調節氣機。另可於卯時(5-7時)面東而立,行"服紫霞"之法,此乃【雲笈七籤】調攝陽氣之秘要。

要之,氣功修習乃"窮理盡性以至於命"的功夫,學者當於"微陽初動"處體認,在"活子時"中證悟。若仍有疑義,可詳參【鍾呂傳道集】"論水火"章及【伍柳仙宗】"小周天"篇,自當渙然冰釋。
馮臼 發表於 2025-7-17 02:4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練功中氣機外泄之辨證與調攝】

來函所詢"漏氣出偏"與"正常矢氣"之辨,實爲內煉實踐中至爲精微的氣機辨證問題。今依【黃帝內經】"氣機升降"理論及歷代丹經要旨,分疏如下:

一、病理性漏氣之辨證
【黃庭經】云:"仙人道士非有神,積精累氣乃成真。"凡真氣外泄者,必見"熱流下注"之候,此乃【景岳全書】所謂"元陽不固,真火下奔"之象。其病機有三:其一,意守失度而致"火不歸原",此【性命圭旨】"妄意導引"之戒;其二,任督失諧而致"氣海決堤",即【奇經八脈考】"沖任失攝"之變;其三,脾腎兩虛而現"倉廩不藏",合於【醫宗金鑒】"中氣下陷"之候。凡此皆屬"走丹"範疇,當立即停功調治。

二、生理性矢氣之機理
站樁功中濁氣下排,實合於【周易參同契】"濁陰出下竅"之常道。王薌齋先生【站樁功論】明言:"氣沉湧泉如樹生根,濁降清升是謂得法。"此現象暗合"地天泰"卦象,乃陰陽交泰之佳兆。其鑑別要點有三:無灼熱感、無失控感、無疲乏感,此即【童蒙止觀】"濁陰自去,真陽自生"之驗。

三、調攝之法要
1. 預防之道:當遵【莊子·養生主】"緣督以爲經"之訓,練功時需"輕輕撮谷道"(見【內功圖說】),保持"似尿非尿"的丹田狀態。
2. 糾偏要訣:若已現漏氣,可按【諸病源候論】導引法:"平旦摩臍三十六,左轉右轉各半百",配合艾灸關元、命門。遺精者宜用【醫學入門】"擦湧泉法",以拇指側緣沿三陰交至照海穴循推。
3. 站樁調息:當依【少林內功秘傳】"三盤落地式",注意兩足拇趾微微抓地,使湧泉穴呈"吸地氣"狀態,自然引濁歸元。

四、結論
【悟真篇】云:"陰陽得類歸交感,二八相當自合親。"練功中氣機變化,貴在明辨常變。今人以矢氣頻仍爲患,實不如【抱朴子】所言"常人不得清靜,而真人常游污濁"之達觀。學者但存"勿忘勿助"之心,自可漸入"真氣從之"之境。若過分執著表象,反墮"騎驢覓驢"之障,豈不惜哉?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戊子日|黃帝4722年六月廿四日子時|(關公誕) 2025/7/18/週五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