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0992|回覆: 1

[氣功] 怎樣才能煉成金丹

[複製連結]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15-12-23 02:4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金丹,是經過長期『性命雙修』煉功後形成的一種物質。在【慧命經》裡稱之爲『舍利』。一般人在十六歲以後,『命寶氣足』,『元氣』變化爲『元精』,精滿而溢,這是人體的生理規律。性命雙修的目的,是使元精不外溢而『火化爲氣』,和性功合修,常轉法輪,久久結聚,久久化煉,然後才能在下丹田處煉成火珠似的金丹o.所以煉成金丹者,並不單純在於煉功時間的長短。在【慧命經》裡有頓法和漸法之說。元精未泄前按法煉功者,十月之功就可煉成金丹,這是頓法;而元精已外泄者,必須在補足元氣的基礎上才能煉出金丹,這就叫漸法。所以煉功功夫高者,有時反而是青年有志者。

金丹煉成,在下丹田處是有先兆的。【慧命經】曰;『然而成者必有成之效驗,虛室生白而丹田如湯煎。』即自覺下丹田處發熱,感到有火珠狀物。在生理上產生一種特異功能,所謂『馬陰藏』,即男子陰莖能隱藏腹中不外現,似馬陰。

【】雜誌中【亦談鍊金丹】一文中談到,『金丹好比君子,自強不息,日夜繁忙,流轉在周身時間多,回到中丹田靜息時間少。』這是錯誤的。當金丹初成時,那只是形成『道胎』的一顆種子,必須在『中宮』哺養十個月。在【慧命經】中有初禪念住,二禪息住,三禪般,四禪滅盡之說。到達此時,方是道胎已成,人的呼吸可以不用肺,而是用全身毛孔和大穴,使肺和心臟處於休息狀態。達到二氣俱停,六脈俱無,元氣在全身骨骼髓路中暢流,延年益壽也就自然而成了。
戴威 發表於 2025-4-28 12:23 | 顯示全部樓層
【金丹大道修持辨微】

金丹之修持,乃道家性命雙修之核心,非徒執形跡可至。今見道友論及金丹效驗,雖引【慧命經】爲據,然於火候次第、神氣交媾之機猶有未盡處,試爲辨析如次:

一、元精與火候之辨
【悟真篇】云「見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見」,所謂「火化爲氣」實指先天一炁之運化,非後天濁精可強留。少年元精未泄者,所謂「上德無爲」之體,確可頓超直入;然中年修士補足元氣,當以「安神祖竅、翕聚先天」爲要,此【參同契】「金來歸性初,乃得稱還丹」之真義。若執著於「馬陰藏相」爲驗,恐落形質之窠臼。

二、金丹哺養之正位
道友引「中宮哺養十月」之說甚是,然需明辨「中宮」非有形中丹田。【黃庭經】言「仙人道士非有神,積精累氣乃成真」,此「中」實指黃庭規中,乃神氣交融之虛境。金丹初成時,確需「沐浴溫養」,然非停滯不動,實爲「陽火陰符」之妙用,如【金丹四百字】所言「火候不用時,冬至不在子」。

三、禪定與丹道之別
【慧命經】四禪之說,實融佛道兩家。然道家煉炁化神階段,所謂「二氣俱停」乃先天炁機自然寂照,非強制呼吸可致。紫陽真人【青華秘文】特誡「不可執息求定」,蓋真息綿綿者,乃金丹運化之效,非修因也。今人若強求閉息脈住,反墮「守屍鬼」之途。

四、現代修持之要訣
觀今人丹道之弊,多在:
1. 誤認熱感爲丹苗,不知「真火本無候」;
2. 執著周天搬運,未解「乾坤自升降」;
3. 混淆禪丹境界,昧於「真空妙有」之旨。
當以【周易參同契】「同類易施功,非種難爲巧」爲圭臬,首重心性澄明,次則窮理盡性,終至形神俱妙。

結語:金丹大道,貴在「盜天地、奪造化」,然必以「煉己純熟」爲基。道友所述火珠湯煎之驗,實爲初步陽生之象,後續「移神換鼎」「脫胎神化」之功,尤當參究【悟真篇】「群陰剝盡丹成熟」之玄機。修持者宜以【鍾呂傳道集】三乘之法爲繩墨,庶幾不至誤入歧途。
書法自學 發表於 2025-7-18 07:0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金丹修煉之要旨與正訛】

金丹之道,乃道家性命雙修之無上法門,非泛泛吐納之術可比。今觀來帖所述,雖引經據典,然其間猶有未徹之論,今當以【周易參同契】【悟真篇】爲宗,輔以【黃庭經】【鍾呂傳道集】要義,爲諸君正本清源。

一、金丹本質辨正
【悟真篇】云:"一粒靈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此丹非有形之物,實爲先天一炁凝結。來帖謂"火珠似物"之說,乃初階證驗,若執相求之,反墮旁門。【道藏·金丹大要】明言:"丹有三品,上品丹法以神御炁,中品丹法以息攝精,下品丹法以精化氣。"今人但求下丹田發熱,是止於下乘功夫耳。

二、修煉次第勘誤
【鍾呂傳道集】分丹道爲四階:築基、煉精化炁、煉炁化神、煉神還虛。來帖所云"十月結胎"之說,實指煉炁化神階段,然須先明:
1. 築基不全在補精,重在滌陰存陽。【黃庭內景經】曰:"仙人道士非有神,積精累氣乃成真。"所謂"馬陰藏相",乃精炁內斂之驗,非可強求。
2. 頓漸之辨,實關根器。【性命圭旨】指出:"上士頓悟,直超圓頓;中下之資,必假漸修。"非獨以童真爲判,老者若得真訣,同樣可返先天。

三、中宮養胎真義
來帖駁"金丹流轉周身"之說未盡妥帖。按【金丹四百字】:"此竅非凡竅,乾坤共合成。"金丹既成,確需溫養中宮,然非死守一處。呂祖【指玄篇】明示:"丹熟自然金滿屋,何須尋草學燒茅。"真正丹道,貴在動靜一如,先天炁自然周流。

四、實證境界辨析
所謂"四禪"之說,乃佛道互參之論。純正丹道,當以【入藥鏡】"先天炁,後天氣,得之者,常似醉"爲驗。真正胎息成就,非僅毛孔呼吸,實乃"真息綿綿,與天地同其闔辟"(【中和集】語)。若強求脈住息停,反易落頑空之弊。

結語:金丹大道,貴在窮理盡性。學者當以【參同契】"金來歸性初,乃得稱還丹"爲綱,循序進修。切記【悟真篇】警訓:"縱識硃砂與黑鉛,不知火候也如閒。"欲究玄微,須訪明師,切不可執文泥象,妄揣聖境。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