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212|回覆: 2

[中醫理論] 中醫科學原理研究—緒論—中醫學所依據的基礎理論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紀永臣 發表於 2021-11-12 14:3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中醫科學原理研究
第一章  緒論
第四節  中醫學所依據的基礎理論
一、人體各器官及系統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復能力
1、人體組織器官及系統具有自我修復能力
我們知道不少動物都有修復或再生軀體器官的能力,作爲萬物之靈的人類,當然也具有這種奇妙的功能呢。美國健康雜誌刊出【人體具有神奇的自我修復功能】文章,研究證實人體一些器官,總是持續不斷地更新,美國科學家與醫學專家稱之爲『維護性再生』。根據生理學基礎知識完全可以確定,人體各器官及系統的自我修復能力包括兩層含義。其中:
一是人體器官與基本組織的自我修復能力;
二是人體各主要系統之間平衡失衡後的恢復能力。
2、人爲的外部刺激可以激發和強化人體自我修復能力
中醫的治病的本質是通過物理的、藥物的干預措施,激發和強化人體自我修復能力,使患者發生功能障礙的組織器官或系統得到自我修復。這就是中醫治病最基礎的理論依據,中醫內科所有措施都基於這個核心目的展開。
3、中醫的核心本質都是圍繞著如何提高人體自我修復能力進行工作
雖然在遙遠的古代社會沒有現代病理研究的條件,但中醫的先賢們圍繞激發人體自我修復能力創建了中醫內科。只要不是『病入膏肓』中醫完全可以科學、有效的治癒患者的疾病。
4、當人體基本組織及器官損壞或功能喪失時,中醫無能爲力
關於中醫能治什麼的話題由來已久,我們認爲討論這個問題必須考慮時代性。當現代醫學尚未出現之時,面對患者的需求中醫必須承擔治病救人的責任,無所謂能與不能的問題。
當現代醫學高度發達之時,中醫有條件選擇其擅長的領域。治小病、治未病才是中醫的強項所在,這一點中醫行業不必什麼忌諱。
2500年前的扁鵲就告誡中醫同行,遇到病入膏肓之人可以溜之大吉。
二、人體自身發病是一個逐步升級的過程
人體內部是一個完美平衡系統,自身具有一套內建的能量修復與再生機能。人體內部自身平衡關係被打破中醫稱爲失衡,也就是發病。
人體的發病是一個由輕到重、由緩至急的過程。人體發病的原因包括外部因素侵入、內部系統失調和外力傷害等三類,這三類原因均可導致人體內部組織器官功能損害或系統工作失調,導致人體發病。如果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將會逐步升級,其過程爲:
人體不適(未病)—人體單一功能失常(小病)—人體功能性障礙(大病)—人體器官性壞死(絕症)。
由於導致人體發病的原因不同,人體發病也可能直接從小病或大病發作,外力影響嚴重甚至直接喪失生命。
三、陰陽五行邏輯系統
1、陰陽五行邏輯系統
根據我們的研究成果,陰陽五行邏輯系統由中醫學發明,在長期的社會發展過程中被中國古代哲學、易學所廣泛採用。
陰陽五行邏輯系統早期用一隻手來形象表述,是中醫從業人員學習、記憶和臨床辯證的輔助工具。後來演變成各種類型的陰陽五行圖,我們今天則將其變異爲黑箱邏輯圖。
陰陽五行邏輯系統涵蓋五行歸類之法、陰陽平衡之說和五行相生相剋三個層次。其中:
五行歸類之法將人體內部基本組織及器官分爲金木水火土五類、並依照生理依存關係勾畫出各生理系統;
陰陽平衡之說是將人體器官及各系統的活力狀態進行定性及量化標定,爲中醫診斷患者病情提供數學工具;
五行相生相剋用來描述人體內部生理系統平衡與相關制約關係,這樣可以實現由病症表象至病證根源的轉變,因此中醫治病可以做到釜底抽薪去除病根。
2、陰陽五行是世界最早的邏輯分類公式
陰陽五行源於黃帝顓頊時期,這是對中國文明極其重要的一個邏輯系統,對數學計算、事務分析、社會管理和文化傳承等都具有極高價值。
五行相生相剋也是那個時代科技水平直接體現,說明當時金屬熔鑄、陶器生產、木器加工、加熱窯爐等已經相當成熟。
應用陰陽五行理論可以對某種事物進行算法分析,可以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也可以把無序的問題規律化。其中:
用陰陽之分判斷事物的量化性質;
用五行之法劃分事物的類別屬性;
用五行相生相剋原理描述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
3、陰陽五行理論應用廣泛
陰陽五行理論最早用於中醫理論,後被周易所借用。
四、黑箱理論
1、黑箱理論概念
黑箱理論是指對特定的系統開展研究時,人們把系統作爲一個看不透的黑色箱子,研究中不涉及系統內部的結構和相互關係,僅從其輸入輸出的特點了解該系統規律,用黑箱方法得到的對一個系統規律的認識。不通過分析生態系統內部結構和相互關係,而是根據生態系統整體物質和能量的輸入和輸出關係及其影響因子得到該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的規律。
2、黑箱理論原理
黑箱理論認爲自然界中沒有孤立的事物,任何事物間都是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所以,即使我們不清楚『黑箱』的內部結構,僅注意到它對於信息刺激作出如何的反應,注意到它的輸入—輸出關係,就可對它作出研究。
如果我們能設計出一個系統,在同樣的輸入作用下,它的輸出和所模擬的對象的輸出相同或相似,就可以確認實現了模擬的目標。在此,信息的輸入,就是一個事物對黑箱施加影響;信息的輸出,就是黑箱對其他的事物的反作用。事實上人們在對信息進行分析和綜合時,很少追求結構上的相似性,而總是把握信息的觀點,行爲功能的觀點。
3、黑箱
在控制論中通常把所不知的區域或系統稱爲『黑箱』,而把全知的系統和區 域稱爲『白箱』,介於黑箱和白箱之間或部分可察黑箱稱爲『灰箱』。一般來講,在社會生活中廣泛存在著不能觀測卻可以控制的『黑箱』問題。比如,我們每天 都看電視,但我們並不了解電視機的內部構造和成像原理,對我們而言,電視機 的內部構造和成像原理就是『黑箱』。
4、黑箱方法
黑箱是我們未知的世界,也是我們要探知的世界。如何了解未知的黑箱呢? 我們只能在不直接影響原有客體黑箱內部結構、 要素和機制的前提下通過觀察黑 箱中『輸入』、『輸出』的變量,得出關於黑箱內部情況的推理,尋找、發現其內部 規律,實現對黑箱的控制。這種研究方法叫做黑箱方法。
5、黑箱理論的應用
現代社會黑箱理論應用廣泛,以市場推銷、商務談判和人員管理方面應用居多。企業能源管理也採用黑箱理論。
中醫是世界上最早的黑箱理論,只不過我們的祖先沒有將此上升的理論層面。


來自學社: 黃帝內經天道觀研究社

本文來自以下【文集

顧查卒 發表於 2025-7-26 12:08 | 顯示全部樓層
中醫科學原理研究·緒論·中醫學基礎理論芻議

一、人體自愈機制與中醫理論之關聯性
【黃帝內經】云:『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此『正氣』即人體自我修復能力之古典表述。現代醫學所謂『維護性再生』,實與【內經】『陰陽自和』理論暗合。然中醫之卓見,在於將自愈能力納入『天人相應』整體觀:不僅關注局部組織再生(如【難經】所言『脾主肌肉』),更強調氣血、臟腑、經絡之動態平衡。此即【傷寒論】『陰陽自和者必自愈』的深層機理。

二、外治法的科學內核
中醫『激發自愈』之說,非臆測之辭。【靈樞·九針十二原】提出『通其經脈,調其血氣』,實爲通過針灸、藥物等外源性干預,調節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NEI網絡)。現代研究證實,針刺可激活下丘腦-垂體軸,促進內源性阿片肽釋放;而中藥複方之『君臣佐使』配伍,恰與系統生物學『多靶點調控』理念相通。此即【本草綱目】『藥之性,各以類從』的現代詮釋。

三、中醫適應證的邊界辨析
扁鵲『六不治』言『形羸不能服藥』『衣食不能適』者不治,實爲對自愈極限的理性認知。需明辨者:
1. 功能性失調(如肝鬱脾虛)乃中醫優勢領域,因其可通過疏肝健脾恢復氣機升降;
2. 器質性病變(如晚期肝硬化)則需中西醫協同,正如【醫學衷中參西錄】主張『取長補短』。當代中醫之定位,當如【千金要方】所言『上醫醫未病之病』,重在亞健康調理與慢病管理。

四、理論現代轉化的路徑
建議從三方面深化研究:
1. 建立『自愈能力評價指標體系』,量化『正氣』水平;
2. 運用複雜科學解析『複方-系統-自愈』關聯規律;
3. 借鑑表觀遺傳學,闡釋『情志療法』對基因表達的調控機制。

結語
中醫基礎理論之價值,在於提供『整體動態自愈』的認知範式。然須避免兩種極端:一則固守『萬能論』而漠視現代醫學進展,二則盲從還原論而棄置『辨證論治』精髓。守正創新,方爲大道。

(全文798字)
熊季 發表於 2025-7-29 14:28 | 顯示全部樓層
中醫科學原理研究·緒論·中醫學基礎理論芻議

一、人體自愈能力的中醫理論溯源
【黃帝內經】言"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實爲對人體自愈機制最精闢的概括。中醫所謂"正氣",涵蓋現代醫學所述免疫、代謝、神經-內分泌調節等多系統協同作用。古籍【難經】更明確提出"上工治未病",其理論基礎正是通過調節機體平衡以激發自愈潛能。相較西方醫學"維護性再生"概念,中醫早於兩千年前即構建"陰陽自和"理論體系,認爲疾病向愈的本質是"陰陽自復"的動態過程。

二、外治法激發自愈的機理探微
針灸、推拿等外治法非單純刺激療法,實爲通過經絡系統調控全身氣機。【靈樞·九針十二原】強調"欲以微針通其經脈,調其血氣",現代研究證實針刺可激活下丘腦-垂體軸,調節NF-κB等炎症通路。中藥應用更體現"四氣五味"與人體氣化運動的共振,如補中益氣湯通過TGF-β/Smad通路促進組織修復,恰與【脾胃論】"甘溫除熱"理論相契。

三、中醫治療閾值的哲學思考
扁鵲"六不治"理論實爲對治療限度的理性認知。需辨明:中醫所謂"無能爲力"之症,非否定自愈潛力,而是指形質已壞(如【醫林改錯】所述"臟腑癰疽")時,氣化功能失其依附。此與現代再生醫學中"幹細胞微環境破壞"理論異曲同工。當代中醫的定位,當如【傷寒論】"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的辨證思維,在功能性疾病、亞健康狀態及多系統失調領域確有優勢。

四、古今醫學的互補性啟示
錢學森曾言"中醫是頂級的生命科學",此論需辯證看待。中醫理論強調整體湧現性,而現代醫學長於微觀機制解析。如腫瘤治療中,中醫"扶正祛邪"法可減輕放化療毒性,提高CD4+/CD8+比值,此即"激發自愈"理論的現代詮釋。然對於冠脈支架等器質性病變,當恪守【周禮】"瘍醫掌腫瘍"之訓,明確中西醫各自的適應疆域。

結語
中醫基礎理論之精髓,在於將自愈能力上升爲"天人相應"的系統調控藝術。當代研究需以"守正創新"爲旨,既需用分子生物學詮釋"陰陽自和"機制,更當以循證醫學規範"辨證論治"實踐。若執古方以御今病,或棄經典而逐新說,皆失中醫學本真之義。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