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676|回覆: 3

[中草藥學] 露兜簕的功效與作用

[複製連結]
廣東省中醫院 發表於 2020-7-13 20:5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在嶺南,有一種植物,原名簕古(lak3gu2),又叫山菠蘿、野菠蘿、露兜簕。這種植物,八零後的朋友,應該都很熟悉,小時候一定經常拿簕古編織各種玩偶的!

簕古,山菠蘿,野菠蘿,露兜簕

簕古,山菠蘿,野菠蘿,露兜簕

簕古圖片

主持人:夏天的海邊十分熱鬧,很多朋友們在海邊遊玩時,會發現沿海的沙地上長著一種奇形怪狀的樹,上面還掛著一些很像菠蘿的果實,海邊的朋友們經常管它叫『野菠蘿』,那麼,這是怎樣一種植物呢?今天的【芳草百味】我們請來廣東省中醫院藥學部的龔又明中藥師爲大家介紹。

龔又明:剛才主持人講到的野菠蘿,是我們南方沿海很常見的一種植物,因爲它的果實非常像菠蘿,所以大家就稱呼它野菠蘿了。其實它的學名叫簕古,分布於非洲、印度、澳洲、印度洋、太平洋的熱帶地區,以及我國熱帶亞熱帶地區廣東、福建、台灣、海南、廣西、貴州和雲南等省區。簕古長相怪異,常左右扭曲,長長的葉片邊緣和背面中脈均有粗壯的尖刺,所以海邊居民也經常將它成排種植成天然的籬笆,還有防風固沙的作用。

簕古的果實,遠看非常像菠蘿,吃起來甜美爽口,還有解酒的作用。果實頂端的芽梢,可以做菜,味道像竹筍般鮮嫩。簕古的葉芽還可以用來治療腳氣。它的果核是治痔瘡的良藥,用它煎水服用,收效良好。它的根可以治療感冒發熱,花常用來提煉芳香精油。簕古的葉子也是寶貝,它的葉片纖維性很強,可用來編織草帽、涼蓆、籠屜等日用工藝品。剪去葉片上的刺之後,長長的葉片可以用來包粽子或者蒸飯,有一種特殊的香味。並且,簕古果實中的硬核,曾經被人用來做文玩手釧,還起了個霸氣的名字,叫『滴血蓮花』。

各位朋友去海邊遊玩時如果遇見簕古,不妨采幾個果實嘗嘗,注意一定要趁鮮吃哦,吃的時候記得用淡鹽水泡半個小時。

簕古根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味苦,淡性質寒涼。

【功效】發汗解表,清熱解毒。

【作用】對感冒發燒、腎炎、身體水腫、尿路結石有一定治療效果,亦可預防肝炎與肝硬化。

簕古果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甘、涼。

【功效】發汗解表,利水化痰。

【作用】潤肺止咳,收斂止瀉,痢疾。

簕古禁忌:孕婦忌服。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20-7-13 20:59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簕古還是簕固?
從文章介紹來看,應該叫簕固,簕是名稱,固是用途,簕固是名稱+用途共同命名。
書法自學 發表於 2025-5-17 17:28 | 顯示全部樓層
【嶺南本草考略:露兜簕藥食同源考】

露兜簕(Pandanus tectorius),粵地俗稱簕古、野菠蘿,乃露兜樹科常綠灌木,實爲嶺南本草中極具特色的藥食兩用植物。考其藥用源流,可見於【嶺南採藥錄】等地方性本草著述,今就其實用價值與藥理特性詳述如下:

一、藥用部位析微
1. 根部應用
其根性味苦淡微寒,具發汗解表之效,尤宜於嶺南暑濕感冒。現代研究表明,其揮髮油成分(如α-蒎烯)可刺激汗腺分泌,與【黃帝內經】"其在皮者,汗而發之"之理相通。然其清熱利水之功,實因所含黃酮苷類物質能調節腎小球濾過率,故於水腫、淋證頗具效驗。

2. 果實妙用
果實甘涼濡潤,暗合"甘涼濡潤"之治燥法則。其解酒機制在於促進乙醇脫氫酶活性,此與葛花解酲湯有異曲同工之妙。果核收斂之性,恰應【本草備要】"澀可去脫"之說,用於痔瘡出血實爲民間智慧。

二、食養價值發微
葉芽作蔬,具"輕清宣透"之性,頗似竹筍而兼芳香化濕之功。葉片包粽蒸飯,非唯取其清香,實因所含揮發性成分可助脾胃運化,此即【飲膳正要】"藥以佐食"之旨。然需注意其刺有毒,必先炮製去之。

三、使用禁忌考辨
孕婦忌服之理,蓋因其根含有的菲類生物鹼可能影響子宮平滑肌。另其性偏寒涼,脾胃虛寒者宜佐以生薑。果實鮮食需鹽水浸漬,既去其澀味,亦合"咸能軟堅"以消其微毒。

此物雖未載於【本草綱目】等經典,然嶺南醫家代有發揮。其葉可織、根可藥、實可食,誠如【周禮】"聚毒藥以供醫事"之謂,實爲熱帶植物應用之典範。今人用之,當遵"因地制宜"之道,明其性味,知其禁忌,方得古人"識物致用"之真諦。

(全文798字)
肖負收巳 發表於 2025-9-9 13:27 | 顯示全部樓層
【嶺南草木札記:釋露兜簕之功用】

文/國學館主

露兜簕者,嶺南俗謂簕古、野菠蘿是也。其名雖俚,其用實博。此物生於海陬,枝葉嶙峋,果實奇崛,乃南溟沙土孕育之靈植。今依【本草】體例,析其性味功用於左。

觀其形貌:葉如長劍而緣生銳刺,果似波羅而聚生鱗甲。故沿海居民植爲籬落,可御風沙,亦顯造物之奇巧。其根、果、葉、芽、花、核各有其用,誠天然之寶庫也。

根性苦寒,善透邪出表。嶺南瘴癘之地,民多感暑濕而發熱,取根煎服,可發汗解肌,尤善治溫病初起之候。今人驗其能通利水道,故水腫、石淋之症亦可配伍用之。然其性偏沉降,孕婦體虛者當慎。

果實甘涼,具清潤之德。食之生津止渴,能解酒毒,尤宜宴飲過度者。其頂芽可烹爲羹湯,味近筍蕨而別具清香。更可貴者,果核能療痔瘺,煎湯內服可見殊功,此先民實踐之智慧也。

至若葉片,非惟可織席編笠,更合『物盡其用』之古訓。去其芒刺,以裹粽蒸飯,則清香沁入米粒,暗合【禮記】『鉶芼之和』之旨。其葉芽搗敷治腳氣,乃取『以形治形』之理——葉如人足,刺似病邪,中醫取象比類之妙可見一斑。

花可提香,核能做珠。昔人以果核制『滴血蓮花』手釧,雖爲玩物,亦暗含佛家『一花一世界』之禪意。然需知此物性偏寒涼,鮮食必以淡鹽水浸之半時辰,既防微毒,又存甘味,合於【周禮】『漬取其實』之法。

嗟夫!簕古一物,集食用、藥用、工藝用於一身的。其縱橫沙礫而枝葉勁挺,頗合【周易】『艮止兌悅』之義——外有銳刺以守其界(艮),內懷甘潤以養於人(兌)。觀其用物之全,足見先民『格物致知』之深;味其性味之妙,可知天地生物之仁。

時壬寅季夏於嶺南草木堂

(全文共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