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0470|回覆: 2

[書法教程] 左偏旁的字這樣寫才好看

  [複製連結]
書法 發表於 2019-7-11 11:5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單字在左的字,總的構字訣竅是:右聳左下綽。字的形態通常是有變化的,一般是:上邊稍微右靠,下邊微左斜,字身變窄,橫畫向左伸,右肩向上聳,外綽內要緊:

一、火字旁:

單寫時,左點重而斜,收筆可出尖,右點變成撇,兩點距離稍遠又遙相呼應。撇頭宜向上,上直下彎形,直捺不能短,短的話,整個字不舒展,起筆靠上一些。當火字再左時,左點宜寫重,右點輕寫,撇點變橫點,對準左點的起筆處,弧撇腰微細,直捺縮收成點:

左偏旁火字旁

左偏旁火字旁

二、方字:

單寫時候,上點宜居中,橫畫可以適當向右伸展,橫折斜鉤橫短鉤斜,鉤根居中線位置,撇畫粗而直,尾部比鉤根高些;當方字在左時,上點宜向右靠一點,平右側的邊,懸空放置比較妙,橫畫右上抗,左伸右縮,橫折斜鉤更短,折的肩對上點,直撇粗而短,長了不好看。

左偏旁方字

左偏旁方字

三、文字旁:

單寫時,上點居中,跟方字類似,稍微右側,離開橫畫,不連接。橫畫微上抗,不要過長,撇頭微接橫,接太大太實了,字會顯得笨拙,起筆靠橫畫的中部一些,撇短尾可以彎。捺畫長而低,捺頭需彎曲。當文字在左側的時候,上點和方字一樣宜靠右一些離橫,橫畫要更斜,撇頭對上點,捺畫變長點:

左偏旁文字旁

左偏旁文字旁

四、王字旁:

單寫時,上橫宜下凹,中橫勢趨直,豎畫重而垂,下橫長而凸。當王字做左旁的時候,上橫斜靠右,中橫忌過粗,豎可微靠左斜,底橫變提畫:

左偏旁王字旁

左偏旁王字旁

五、車字:

單寫時候,橫畫分長短,間距要一樣,豎畫要居中,左右對稱均勻。當車字做左旁的時候,橫畫宜上斜,上橫靠右一些,下橫左伸長變提畫,右端齊上肩,中豎略靠右,微微向左斜:

左偏旁車字

左偏旁車字

六、豆字:

單寫時,橫畫比較平,左右對稱均勻才好看,上橫宜寫短,口字形狀要寫扁,兩點對口字的上肩,兩點靠太近的話,會顯得整個字很疲軟。下橫兩端伸頭,左輕右稍微重些;當豆字做左旁時候,橫畫都宜斜,右側成一線,上橫靠右一些,起筆從簡,下橫左伸長成挑,右可出尖:

左偏旁豆字

左偏旁豆字

七、舟字:

單寫時,上撇短而平,位置須居中,中橫適當長,位置靠上一些,兩點靠中左,上點可變豎畫,離橫畫稍近些,字體不宜太窄,左右不能太歪;當舟字做左旁時候,舟身就要適當變窄,重心不能歪,上撇的角度變平一些,有的地方撇畫變短橫,撇頭靠右一些,橫畫左伸長,右上斜呈挑,出尖:

左偏旁舟字

左偏旁舟字

八、谷字:

單寫時,兩點放開忌過近,撇捺對稱;當谷字做左旁時,上點稍微靠右,捺畫變成點,口字莫寫長,右肩需上抗,左豎可以下伸過橫畫,起筆對上點位置:

左偏旁谷字

左偏旁谷字

九、角字:

單寫時,左撇頭居中,尾巴彎平實出尖,橫折撇稍微斜勢,撇尾在字的中線上,包框取向背,中豎直而垂;當角字做左旁時候,上撇均右移,走向不能平行,平行則顯得很死板,左豎微右弧,右豎向左挪,橫畫略上斜,位置靠上部一點,中豎微靠右,不能太短:

左偏旁角字

左偏旁角字

十、言字:

單寫時,上點居中,稍微側身態,上橫向上凸且長一些,左右橫距相等,對稱才端莊。當言字做左旁時候,上點同樣右移,可以變豎,上橫起筆要低,左邊伸展右邊縮緊,多筆橫畫要有變化,切忌平行,平行則字太呆板,上橫宜右出尖,下橫相反處理,口字的左豎可以向下伸長,右肩對上點的位置:

左偏旁言字

左偏旁言字

總之,獨體字做左旁時候,就其自身來說,應遵循『左緊右松』的原則來安排筆畫,上邊宜靠右,左邊稍微寬綽,下邊忌右斜,右邊要寫正,特別要注意左邊偏旁與右邊筆畫的迎讓關係,有呼應有避讓,防止碰撞。

嚴刑厘 發表於 2025-7-15 18:58 | 顯示全部樓層
【左偏旁結字法要義闡微】

左偏旁結字之法,乃書學"讓就"之道精髓所在。昔歐陽率更【三十六法】云"避就"、"相讓",正與此理相通。今觀帖中所論六種偏旁,可謂深得古人三昧,然其間尚有可申論者。

火字旁之變,實含陰陽相生之妙。單寫時兩點如"崩浪雷奔",左點取墜石之勢,右撇作蘭葉之姿;居左則化動爲靜,橫點如磐石安臥,此正合【筆陣圖】"沉著痛快"之旨。然需知捺縮爲點,非簡單收斂,當如"蹲鴟"蓄勢,內含騰躍之意。

方字旁之變,尤見"險絕"之道。單寫斜鉤如"勁弩筋節",居左則化險爲夷。所謂"懸空置點",實乃智永"空中搖筆"遺法。然折肩對點之要,非僅求形對,更須氣脈相連,如【書譜】"一點成一字之規"是也。

文字旁之變,最見收放之度。單寫時捺畫"磔"法須盡勢,居左則化"磔"爲"啄"。王右軍【筆勢論】云"不宜傷密",此之謂也。然捺變長點,當如"錐畫沙",雖微猶顯力度。

王字旁三橫變化,深合"一波三折"之理。單寫下橫之凸,乃取"覆舟"意象;居左變提,則如"策馬"。趙松雪謂"用筆千古不易",觀此三橫用筆之變,可知結字之妙正在"不易中求變"。

車字旁中豎之移,實遵"向背"法則。單寫如"冠劍堂堂",居左則"謙讓側身"。顏魯公【述張長史筆法】言"結構圓備",此豎略右而左斜,正得圓活之趣。

豆字旁兩點之要,尤見"顧盼"精神。單寫兩點如"斗鶉相視",居左則化"開"爲"合"。蘇子瞻論書"端莊雜流麗",此左右對稱變爲右齊一線,恰是其境。

凡左偏旁結字,當以"謙抑"爲體,"呼應"爲用。右聳非徒求高,實爲留白;左下綽非但取勢,更爲貫氣。董香光【畫禪室隨筆】云"字須奇宕瀟灑",然偏旁之妙,正在"瀟灑中見法度"。習書者當於毫釐之間,參悟此中消息,方得"和而不同"之妙。
劉劉劉 發表於 2025-7-25 05:08 | 顯示全部樓層
【左偏旁結字法要詮】
(按:右聳左下綽之法,實承晉唐楷則。今據【玉堂禁經】"促左展右"之旨,參以歐虞結體,分疏如左。)

一、火部變法
單書火字,當依"烈火勢"(見【永字八法詳說】),左點如墜石,右撇作啄勢,捺畫取波磔。然左偏旁時,須化張爲斂:右點縮爲橫點,與左點成顧盼;弧撇取縱勢,捺筆收作長點,此即智永【真草千字文】"煙"字法也。

二、方部收放
單字方部,橫折鉤當如"勁弩筋節"(歐陽詢【三十六法】),撇畫如利刃出鞘。作偏旁時,上點右移三分,橫折鉤縮爲斜勢,暗合【九成宮】"旌"字筆意。昔人謂"方旁貴仄",正謂此也。

三、文部揖讓
文部單書,捺腳舒展如舟楫;左偏旁則化捺爲點,如【蘭亭序】"斑"字右盼之勢。米南宮【海岳名言】云:"偏旁如賓主相對",文部上點右昂,橫畫斜上,恰與右部構成"主賓拱揖"之態。

四、王部化勢
單書王字,三橫取"鱗羽參差"之法(見【歐陽結體】)。左偏旁時,底橫化提,豎畫微向左敧,此乃虞世南【孔子廟堂碑】"理"字遺法。趙子昂云:"左旁豎畫若隱弩",正可印證。

五、車部應變
車部居中,當如【化度寺碑】"軒"字之勻整;左偏旁則需"讓右",中豎右移取斜勢,橫畫左展右收,頗類褚遂良【雁塔聖教序】"轉"字筆意。張懷瓘【玉堂禁經】所謂"左促右舒"者,此之謂也。

六、豆部呼應
單書豆字,兩點須如"蜻蜓仰首"(衛夫人【筆陣圖】語)。左偏旁時,下橫化挑,與右部首筆形成"潛相矚視",此即【書譜】"合勢"之妙。傳王右軍【筆勢論】云:"左旁短者齊其上",豆部諸橫右齊,正是此法。

(結語)凡左偏旁結字,要在"讓而不爭,顧盼生姿"。昔鍾繇【隸書勢】言"纖波濃點,錯落其間",今觀諸部變法,實乃"因字立形"之要訣。學者當於【醴泉銘】【虞恭公碑】中細參之,自得三昧。

(按:附圖諸字,皆可於智永【真草千字文】、歐陽詢【九成宮】中尋得印證,此處從略。)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