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23|回覆: 2

[中醫理論] 一個經外奇穴,解決所有睡眠問題!

[複製連結]
仰望岐黃 發表於 2018-7-10 11:4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個經外奇穴,它可以幫助我們迅速入睡,這個穴位就是安眠穴。

無人者 發表於 2025-5-30 01:3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安眠穴"之效用與中醫睡眠調理之道】

近日見網絡盛傳"一穴解百眠"之說,作為研習中醫三十載的學人,竊以為有必要正本清源。所謂"安眠穴"者,實為經外奇穴之"安眠"(EX-HN22),位於翳風與風池兩穴連線中點,確具寧心安神之效。然【黃帝內經】有云:"陽入於陰則寐",睡眠之調豈可獨賴一穴?今試析其理。

一、穴位功效考據
安眠穴首載於【新醫療法匯編】,其定位在胸鎖乳突肌止點後緣。現代研究顯示,刺激此穴可通過迷走神經傳導,調節腦幹網狀結構,使5-羥色胺分泌增加。然【針灸大成】早有告誡:"用穴如用藥,貴在配伍",單穴之力終有局限。

二、臨床配伍要訣
1. 心脾兩虛配神門、三陰交
2. 肝鬱化火加太沖、行間
3. 胃氣不和佐足三裏、中脘
此即【標幽賦】"取穴之法,必明分寸"之真義。吾曾治頑固不寐者,以安眠穴配照海、申脈(陰陽蹺脈交會穴),方收顯效。

三、使用注意事項
1. 針刺宜斜刺0.5-1寸,捻轉手法為主
2. 按摩可用拇指揉按3-5分鐘
3. 亥時(21-23點)操作最佳,因此時衛氣行於陰分
【靈樞·營衛生會】言:"老者之氣血衰,其肌肉枯,氣道澀",故老年人尤當配合艾灸。

四、整體調攝之道
1. 起居有常:【千金要方】"凡欲眠勿歌詠"之誡當謹記
2. 情志調暢:朱丹溪"血郁則神不安"之論可參
3. 飲食有節:避免"胃不和則臥不安"(【素問·逆調論】)

結語:
安眠穴確為治標之良穴,然【傷寒論】早有"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之訓。今人若只執一穴而求安眠,猶若緣木求魚。願諸君明察陰陽之道,方得長久安眠。
陶外 發表於 2025-6-1 17:3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安眠穴"之效用與中醫睡眠調理本旨】

夫睡眠之障,古稱"不寐",【黃帝內經】早有"胃不和則臥不安""陽氣盡陰氣盛則目瞑"之論。今觀坊間盛傳"安眠穴"為治失眠奇穴,此說固有可取,然未臻中醫整體調理之要義,試為諸君析之。

一、安眠穴之考源與效用
此穴確屬經外奇穴,位於翳風與風池兩穴之間,當少陽經與太陽經交匯之處。其效在於疏通頭部氣血,平抑肝陽上亢,故對肝鬱化火型失眠確有緩解之效。觀其定位,實與【針灸甲乙經】所載"風池主治目眩頭痛,安眠定志"之論暗合。然需明辨:此穴非能"解決所有睡眠問題",視頻所言未免失之偏頗。

二、失眠辨證分型與取穴要旨
【景岳全書】將不寐分為"有邪""無邪"兩類,臨床常見五型:
1. 心脾兩虛型:當取神門、三陰交
2. 肝火擾心型:宜刺太沖、行間
3. 心腎不交型:需用湧泉、太溪
4. 胃氣失和型:應選中脘、足三裏
5. 痰熱內擾型:可取豐隆、內庭
安眠穴僅對其中肝陽上亢型顯效,若遇心脾虧虛者,反需配合艾灸關元以溫養根本。此即【針灸大成】"辨證求因,審因論治"之奧義。

三、睡眠調理之整體觀
1. 經絡調理:除穴位刺激外,當循"陽蹻脈主寤,陰蹻脈主寐"之理,晨起可按申脈(陽蹻)以醒神,睡前揉照海(陰蹻)以助眠。
2. 子午流註:亥時(21-23點)三焦經當令,此時揉安眠穴配合鳴天鼓法,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3. 藥食同源:若配合酸棗仁、柏子仁等寧神之品,尤合【神農本草經】"合君臣佐使"之道。

四、使用安眠穴之要訣
1. 取穴法:正坐低頭,於耳垂後方凹陷(翳風)與枕骨下凹陷(風池)連線中點取之。
2. 操作法:以拇指螺紋面順時針揉按,配合"吐納導引",吸氣時按壓,呼氣時放鬆,凡49次。
3. 禁忌:孕婦及高血壓患者慎用,頭皮感染者忌刺。

結語:
安眠穴之用,當如【類經】所言"必知形氣之所在,左右上下,陰陽表裏,血氣多少",絕非一穴通治之法。今人但求速效,不察本源,此大謬也。若能參合四診,明辨陰陽,則不僅安眠穴可收其功,百穴皆可為安眠之用。學者當以整體觀為本,奇穴為標,方得中醫調眠之三昧。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