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121|回覆: 2

[醫藥臨床] 中醫治療流行性出血熱驗案

[複製連結]
中醫藥報5版 發表於 2018-6-30 11:3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傷津損腎(表裏同病)症驗案

郭某,女,26歲,1983年12月4日診。訴前日受涼後而致發冷發燒。頭疼四肢睏乏無力,近2天病情加重,腰背疼痛、噁心嘔吐、不能進食、頭痛發熱惡寒加重等。口乾而渴,心煩燥。體溫38.5℃,曾在鄉村診所診療無效而來就診。見脈數有力,舌質紅,苔薄白而微燥。體溫38.5℃。化驗:尿蛋白(++),白細胞(++),管型(+)。

診斷:風水(熱邪侵襲,表裏同病)。

治則:清熱解毒,生津潤燥。

處方:金銀花15g,黃芩12g,連翹20g,梔子10g,麥冬15g,生地15g,知母12g,丹皮12g,柴胡15g,菊花10g,細辛6g。2劑。水煎服。

複診:上藥服2劑後,身微汗出,口乾渴而欲飲。治療用初診方去細辛、菊花,加花粉12g,繼服2劑後,口乾渴症狀消除,病癒。

熱入營血(傷腎廣泛損絡出血)症驗案

寇某,男,30歲,1986年1月18日入院。刻見發熱惡寒,面色潮紅,體溫39℃,全身困疼無力,噁心嘔吐,呈紅色胃內溶物。大便色黑,尿少色黃,急性痛苦面容。兩腋下有點片狀瘀血斑,壓之不退色。頷下及兩腋下淋巴結中度腫大,兩眼瞼充血水腫,口腔黏膜及咽喉輕度充血,兩側扁桃體二度腫大,全身皮膚濕潤有汗。實驗室檢查:尿蛋白(+++),鏡檢紅細胞(+),白細胞(3~5個),管型(+)。當時採用西醫藥治療。於1月20日病情加重,全身皮膚可見多處青紫色瘀血斑。嘔吐暗紅色胃內溶物,有血塊,小便呈深紅色血尿,曾輸血等治療效果不佳,於1月24日請中醫診治。

1986年1月24日診:精神萎靡不振,兩眼瞼充血,左眼球結膜充血,兩上肢前臂均有片狀瘀血斑。左下肢外側自髖關節至踝關節外側均呈瀰漫性瘀血斑。大便黑而干,小便色紅通暢。實驗室複查:尿呈深紅色全程血尿,尿蛋白(++),鏡檢紅細胞(++++),白細胞(++),血壓140/90mmHg,體溫37.5℃。脈沉細數無力。舌質紅絳,舌面乾燥無苔,觸之無津。

辨證:(熱入營血)尿血。

治則:活血涼血止血,養陰清熱。

方藥:當歸10g,生白芍12g,麥冬30g,梔子12g,山萸肉30g,焦生地30g,丹皮12g,牛膝15g,干地龍30g,蒲公英30g,連翹20g,田三七(外包研細粉,分次沖服)10g。2劑,水煎頻飲,晝夜兼服。

1月26日診:上藥服2劑後,舌質仍紅絳,但較前有津,尿由深紅變為淡紅色,神志較清,血壓120/70mmHg,效不更方,守原方繼服3劑。

1月29日診:舌質潤澤有津,皮膚瘀血癍明顯縮小。大部分瘀血斑向內收縮,病情好轉,治療同原方,再服3劑。

後病情穩定,血常規正常。尿蛋白(±),其它項目均轉為陰性,再以原方增損,以鞏固療效。(郭俊田 河南省西華縣人民醫院)

鏈 接

流行性出血熱又稱腎綜合症出血熱,是危害人類健康的重要傳染病,是由流行性出血熱病毒(漢坦病毒)引起的,以鼠類為主要傳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發熱、出血、充血、低血壓休克及腎臟損害為主要臨床表現。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田冉昌 發表於 2025-6-19 23:14 | 顯示全部樓層
(接上文)Hg,體溫36.8℃。繼服上方2劑後,尿色轉清,瘀斑漸退,諸症大減。後以養陰清熱方調理旬日而愈。

◆◆◆

【國學醫案析微】此二案乃中醫辨治流行性出血熱之典範,深合【內經】"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之旨。今從國學視角析其精要:

一、天人相應辨病機
首案郭女冬月感邪,正應【傷寒論】"冬傷於寒,春必病溫"之訓。其發熱惡寒、腰背疼痛,顯系太陽經證未解而邪已入裏化熱,此即葉天士"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逆傳心包"之變局。醫者以銀翹、黃芩清表裏之熱,佐麥冬、生地救陰津,尤妙在細辛辛通太陽經氣,正是【本草綱目】"細辛主咳逆上氣,破痰利水道"之妙用。

次案寇某熱入營血,見證頗似【溫病條辨】"太陰溫病,氣血兩燔"之候。其舌絳無津、肌膚瘀斑,實乃【諸病源候論】所稱"熱毒內瘀,則變為瘀血"之危候。方中重用山萸肉、生地救腎陰,佐三七化瘀止血,暗合王清任【醫林改錯】活血化瘀之法,更得地龍通絡之助,終使危症轉安。

二、標本緩急見功夫
首案先解表後清裏,遵仲景"表解乃可攻裏"之訓。細辛之用取其"輕清走表",待汗出表解即去,加花粉生津,正合【醫學心悟】"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之旨。次案急則治標,晝夜頻服湯劑,深得吳鞠通"治溫病如將,兵貴神速"之要義。兩案皆體現"急則治標,緩則治本"的國學智慧。

三、陰陽互根顯玄機
觀寇案用藥,山萸肉配地龍尤具深意。【神農本草經】謂山萸肉"主心下邪氣寒熱",而地龍"主蛇瘕去三蟲",一靜一動,一守一通,恰合【周易】"一陰一陽之謂道"之理。更以三七止血不留瘀,暗合"陰平陽秘"之旨,此非深諳【黃帝內經】者不能為也。

此二案啟示:中醫治病必本於天人相應之整體觀,明辨標本緩急,善調陰陽平衡。昔張景岳云:"醫之精粗,病之安危,辨之此而已。"今觀此案,信然!學者當於此處細參,方得國學醫學之真諦。
大缶 發表於 2025-7-27 19:43 | 顯示全部樓層
【流行性出血熱中醫辨治精要——從表裏同病到熱入營血的證治析微】

按:觀郭、寇二案,實為流行性出血熱發展不同階段之典型證候演變。郭案屬太陽少陽合病兼傷陰津之候,寇案則為邪陷營血、耗血動血之危候,二者共同構建了溫病衛氣營血傳變的完整辨證鏈條。

一、表裏雙解法治風水證關鍵
郭案初診見發熱惡寒、腰背疼痛,此太陽表證未解;而口乾煩渴、舌紅脈數,已顯少陽鬱熱傷陰之象。處方以柴胡、細辛疏解太陽少陽之邪,金銀花、連翹、黃芩清氣分熱毒,尤妙在麥冬、生地、知母三藥合用,既清陽明燥熱,又滋少陰真水,暗合"存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機"之旨。細辛用量6克頗具膽識,既助柴胡透邪出表,又無過汗傷陰之弊,二診即去之,更見用藥層次。

二、涼血散血法救營血證玄機
寇案見皮膚瘀斑、血尿、吐血三症並現,乃熱毒燔灼血分,迫血妄行之明證。方中焦生地、丹皮、梔子取犀角地黃湯之意而化裁,配伍山萸肉、麥冬峻補真陰,尤值稱道者乃田三七與干地龍相須為用:三七化瘀止血而不留瘀,地龍通絡散血兼能清熱,二味使血止而不滯,深得葉天士"入血就恐耗血動血,直須涼血散血"之奧義。服藥兩劑即見尿色轉淡,實因把握住"瘀熱互結"之病機關鍵。

三、病機傳變與用藥轉換要訣
兩案對比可見,郭案邪在氣分,治以清熱透邪為主,保津為輔;寇案毒陷血分,當以涼血散瘀為重,養陰為急。前者細辛、柴胡與滋陰藥同用,體現"透熱轉氣"之妙;後者山萸肉用量達30克,佐以牛膝引血下行,展現"填陰潛陽"之功。二案雖同屬出血熱,然因邪陷深淺不同,治法迥異,正合【溫病條辨】"治上焦如羽,治下焦如權"之訓。

結語:出血熱治療貴在把握溫病傳變規律,表證階段當截斷病勢,裏證已成須涼血固陰。郭案示人以表裏雙解法之範例,寇案立涼血散瘀法之圭臬,二者珠聯璧合,共同詮釋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所在。學者當於此處細玩味之,則溫病治血三法(涼血、散血、養血)可得其要矣。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