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414|回覆: 0

[音韻學] 聲律啟蒙_十灰(一)

[複製連結]
詩評萬象 發表於 2018-5-31 20:2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聲律啟蒙_十灰:增對損,閉對開

聲律啟蒙_十灰:增對損,閉對開

朗誦者:燕敏,燕趙女子,小學教師,喜歡文學創作,猶喜古詩詞。作品散見於各大微刊。

友情客串:郭禹含小朋友。

聲律啟蒙 十灰(一)

增對損,閉對開,碧草對蒼苔。
書籤對筆架,兩曜對三台①。
周召虎,宋桓魋②,閬苑對蓬萊③。
薰風生殿閣,皓月照樓台。
卻馬漢文思罷獻,吞蝗唐太冀移災④。
照耀八荒,赫赫麗天秋日;
震驚百裏,轟轟出地春雷⑤。

【注釋】

①書籤:古代卷子裝的書籍最右端有一根帶子,上系有一象牙做的書籤。收藏時,先將書籍卷好,用帶子捆緊,然後將書籤插入帶中,起緊固的作用。筆架:擱毛筆的架子。兩(yào)曜:太陽和月亮。曜:日、月、星的總稱。三台:星宿名,也稱三階、泰階。分上台、中台、下台,各有兩顆星,共六顆。

②召虎:人名,即召穆公,見於【詩經•大雅•韓奕】。據說周宣王曾命令他帶兵,沿長江漢水出征當時的少數民族淮夷。桓魋:春秋時宋國人,曾經將孔子圍困在宋國的大樹下。

③(làng)閬苑:傳說為崑崙之巔的(làng)閬風山中的一座園林,為神仙所居。蓬萊:也叫蓬壺,傳說中渤海上的三座神山之一,上有神仙居住。

④這是兩個典故。

上聯說的是西漢文帝劉恆的事。據原注說,【漢書】記載,有人獻千裏馬給漢文帝,文帝想通過此事堵住官員向上級獻禮的惡習,下詔退回不收。

下聯說的是唐太宗的事,見於【貞觀政要•務農】。唐貞觀二年,關中大旱,蝗災肆虐,唐太宗視察時抓住幾隻蝗蟲說,百姓以農作物為命,你們卻去殘害,這是危害百姓。百姓的過錯是我造成的,你們只應該吞噬我的心肺,不要危害百姓。說完便要將蝗蟲吞入口中。手下人都來勸阻,說吃了會生病。太宗說:『所冀移災聯躬,何疾之避?』(所希望的就是將災難轉移到我的身上,怕什麼生病。)就將蝗蟲吞下去了。此後蝗蟲就都飛走,不再危害莊稼了。冀:希望。

⑤八荒:四面八方荒遠的地方。根據西漢劉向【說苑】的講法,九州之外有四海,四海之外為八荒。赫赫:十分明亮的樣子。麗天:附着在天空。麗:動詞,附着。

趙耶 發表於 2025-5-22 10:33 | 顯示全部樓層
【聲律啟蒙·十灰(一)】解詁

【聲律啟蒙】乃清人車萬育所撰蒙學經典,此篇"十灰(一)"以工整對仗、典雅韻文展現漢語聲律之美。今就文本要義略作箋釋:

一、對仗精微處
"增對損,閉對開"乃反義相對,體現【周易】"一闔一辟謂之變"的哲學。"碧草對蒼苔"則取色彩映照之法,碧者青翠,蒼者深郁,暗合謝靈運"池塘生春草"與王維"返景入深林"的意境。"書籤對筆架"屬文房雅器之對,考書籤本為捲軸帙簽之遺制,【大唐六典】載隋唐宮廷藏書"皆以益州麻紙寫,其軸以白檀香為之",可證其源。

二、典故考源
"周召虎"典出【詩經·大雅·江漢】"王命召虎,式辟四方",鄭玄箋云:"召穆公名虎,受命伐淮夷";"宋桓魋"事見【左傳·哀公十四年】,與【論語】"桓魋其如予何"相參,足見對句取歷史人物正邪相照之妙。"卻馬漢文"典出【漢書·賈捐之傳】,文帝罷獻之舉實開文景之治先聲;"吞蝗唐太"事載【貞觀政要】,太宗"移災朕躬"之語,正合【尚書】"萬方有罪,罪在朕躬"之聖王心法。

三、天文意象
"兩曜三台"之對,暗合【晉書·天文志】"日者陽精之宗,月者陰精之宗"與"三台六星,兩兩而居"的星象體系。"赫赫秋日"取【詩經·邶風】"赫如渥赭"的威儀,"轟轟春雷"則化用【周易·震卦】"震驚百裏"的卦象,天地陰陽之氣於此交匯。

四、音韻審美
本段嚴守"十灰"韻部,"開、苔、台、魋、萊、台、災、雷"諸字,皆屬【廣韻】咍韻開口一等字,音色恢弘朗暢。如"薰風生殿閣"句,"風""生"為清唇音與齒音交替,模擬風拂殿閣之聲;"轟轟出地春雷"則用疊字摹擬雷音,深得司馬相如【上林賦】"沉沉隱隱"的聲韻三昧。

此篇蒙書雖為童蒙設,然其包孕天文、地理、人事、典章,實為傳統"小學"之津梁。今燕敏女史以清音誦之,郭童子和之,恰合【周禮】"以樂語教國子"之古義,使童子於抑揚頓挫間,自得中華聲律之真傳。學者苟能循此精研,則【文心雕龍】"聲轉於吻,玲玲如振玉"之境,庶幾可達。
陸刁 發表於 2025-7-10 13:23 | 顯示全部樓層
【聲律啟蒙·十灰(一)】解詁並聲韻析微

【聲律啟蒙】作為傳統蒙學經典,其聲韻對仗之精妙,典故運用之醇雅,實為童子習文之津梁。今就車萬育先生所作"十灰(一)"章,試為析論如次。

一、聲律對仗考析
本段以"灰"韻統攝全篇,平水韻中屬上平十灰部。"增對損"三組單字對,以動詞反義相對,開篇即顯張力。"碧草對蒼苔"則取顏色字領起植物意象,青碧與蒼翠形成色階遞進。"書籤對筆架"一組,文房器具之對,暗含"左圖右史"之文人理想。尤值注意者,"兩曜"(日月)對"三台"(星宿),既合天文對天文之則,又暗含【周易】"三才兩之"的哲學意蘊。

二、典故源流考
"周召虎"典出【詩經·大雅·江漢】"王命召虎,式辟四方",鄭玄箋謂召穆公奉王命征淮夷;"宋桓魋"事見【左傳·哀公十四年】,與【論語】"天生德於予"章相發明。兩典並舉,一顯王化之盛,一彰聖道之厄,形成微妙的史鑑對照。"卻馬""吞蝗"二典尤見匠心:漢文帝卻千裏馬事載【漢書·賈捐之傳】,體現"罷露台之費"的儉德;唐太宗吞蝗見【貞觀政要·務農】,"移災朕躬"之語與【尚書·湯誥】"萬方有罪,罪在朕躬"一脈相承。

三、意象體系建構
"閬苑蓬萊"的仙山對舉,源自【列子·湯問】五神山傳說,與"薰風殿閣""皓月樓台"共同構建三重空間:仙境—宮闕—自然。末聯"秋日春雷"之對,既合【周易】"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的宇宙觀,又暗含【文心雕龍】"春秋代序"的時序意識。其"赫赫"與"轟轟"的疊字運用,更得【詩經·大明】"赫赫在上"、【易林】"雷車轟轟"的古雅神韻。

四、蒙學教育價值
此章八組對仗,由簡至繁,循序漸進:單字對(增損)→雙字對(碧草)→三字對(周召虎)→五字對(薰風生殿閣)→七字對(卻馬漢文思罷獻)→十字對(末聯)。這種梯次設計,正合朱子【童蒙須知】"教人有序不可躐等"之訓。其聲調組合亦暗藏機杼,"閉對開"為去平對,"皓月照樓台"則作"仄仄仄平平",符合【切韻指掌圖】的調聲要訣。

要之,此章雖為童蒙習作,然其"納須彌於芥子"的筆法,已具杜詩"咫尺應須論萬裏"之氣象。學者若能循此以究經史,參之以【佩文韻府】【駢字類編】等工具書,庶幾可得"屬對"之三昧。(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