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864|回覆: 0

[書法培訓班] 蘇東坡書法為什麼被認為是宋朝第一?

[複製連結]
書法孔見 發表於 2018-1-28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蘇軾書法

蘇軾大名鼎鼎,是北宋的一代文宗。詩詞書畫都留名後世。中國文化史很難找到第二個這樣的顯赫人物。

他的書法從『二王』,顏真卿,柳公權,褚遂良,徐浩,李北海,楊凝式各家吸取營養,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 努力革新。他講自己書法時說:『作字之法,識淺見狹學不足,三者終不能盡妙,我則心目手俱得之矣。』

他講他的書法藝術創作過程時說:『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他重在寫『意』,寄情於『信手』所書之點畫。他在對書法藝術深刻理解的基礎上用傳統技法去進行書法藝術創造,在書法藝術創造中去豐富和發 展傳統技法,不是簡單機械的去模古。

蘇軾早年學『二王』,中年以後學顏真卿、楊凝式,晚年又學李北海,又廣泛涉獵晉唐其他書家,形成深厚朴茂的風格。他的書法,用筆多取側勢,結體扁平稍肥。這與他握筆的姿勢也很有關係,蘇軾執筆為『側臥筆』,即毛筆側臥於虎口之間,類似於現在握鋼筆的姿勢,故其字右斜,扁肥。

蘇軾書法中年代表作為【黃州寒食詩帖】(下圖)。此詩帖系元豐五年(1082)蘇軾因為烏台詩案遭貶黃州時所寫詩兩首。詩句沉鬱蒼涼又不失曠達,書法用筆、墨色也隨着詩句語境的變化而變化,跌宕起伏,氣勢不凡而又一氣呵成,達到『心手相暢』的幾近完美的境界。所以元朝鮮於樞把它稱為繼王羲之【蘭亭序】、顏真卿【祭侄稿】之後的『天下第三行書 』。

450ba900bf335fcc54d67de84e9bd17e.jpg

著名美學家蔣勛說,蘇軾的作品表面看起來是很隨意,看起來很柔軟,可是他的剛硬都在裏面。比如:

34609542523e4b2af49eb6408450bd20.jpg

尤其是『花』跟『泥』這兩個字最美。這兩個字中間用了很多的牽絲,細的筆的牽絲把他們連在一起。如果我們不放大,我們可能就看不到蘇東坡的用筆裏面除了柔軟,也有這種很細緻的部分。

所以對於書法,第一是要讀他的文學的意思,讀完以後你必須把字放大,去讀他的每一個的用筆習慣,你就會看到蘇東坡用筆的某一種美學,是跟他的個性有關的。別人都說蘇東坡這樣的姿勢寫字是不夠有力的,可是我們看『苦雨』這兩個字,『雨』的橫畫這個部分,到頓的部分再下來,其實非常的剛硬。尤其是肩架寫得非常好。

09c176e0f560c80b5fefe5bf6f0fa4f6.jpg

特別是『花泥』二字,反應出蘇東坡對人生的領悟:從艷麗的花,回來做泥土。

下半首,尤其要注意『空、寒、破、濕』這幾個字,人生不完美,但他還是希望自己在這樣頹敗的時間裏活出一種意義。

d2d06bb8a4a78bcddc6c65f0c76af3ea.jpg

【寒食帖】之所以被認為是蘇東坡最了不起的書法,因為他把毛筆運用到最複雜的狀況。蘇東坡一直到中年以後,才出現這麼大的變化。有柔軟、有堅硬,有樸拙、有華美,變化最大。

在書法上,蘇軾專長行書和楷書。他曾經自評說:『我書造意本無法,自出新意,不踐古人。』從流傳下來的蘇軾真跡來看。蘇軾的字既有天真爛漫的韻調,又有飽滿強勁的豐腴之態。其下筆有神,流暢自然。他的書法汲取晉、唐、五代書法名家所長,揉以自己對生活、對詩文、對漢字的獨特理解,不拘泥於古體,自成一派,創造出一種具有蘇氏特色的書法風格。黃庭堅曾在【山谷集】中評價到:『本朝善書者,自當推(蘇)為第一。』

易梔 發表於 2025-7-23 18:0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蘇東坡書法冠冕兩宋之由】

東坡書法卓然為宋四家之首,非惟天資超邁,實融通學問、性情、法度於一爐。今試從三昧法門析其妙處:

一、師古而化
東坡自謂「識淺見狹學不足」實為謙辭。其書初宗二王,中年得顏魯公渾厚、楊凝式跳宕,晚歲參李北海欹側,然皆以己意熔鑄。如【寒食帖】中「年」「中」等字取顏體寬博,而「破灶」「途窮」等字又見楊風子疏朗,此非食古不化者所能為。黃庭堅評「學問文章之氣鬱郁芊芊,發於筆墨間」,正道出東坡以學養化古法的特質。

二、尚意達性
「我書意造本無法」之論,非真無法,乃破程式化法度。觀【寒食帖】墨色由潤至枯,筆勢自斂轉縱,恰合詩境「空庖煮寒菜」之鬱勃與「死灰吹不起」之蒼涼。蔣勛所言「剛硬在內」,實指其「綿裏裹鐵」筆法——如「花泥」二字牽絲雖柔,而中鋒運筆如錐畫沙,此正是「信手」中暗含篆籀根基的明證。

三、器道相濟
其獨特「側臥筆」執筆法,雖致右斜扁肥之態,然與宋代「尚意」審美暗合。趙孟頫曾譏其「墨豬」,未解「石壓蛤蟆」之趣實為突破唐人法度之創變。【洞庭春色賦】中橫畫如舟師搖櫓,豎捺似撐篙入水,正是以器載道、因拙生巧的典範。

四、詩書互證
宋人書法之妙,常在筆墨外。東坡【論書】云「書必有神、氣、骨、肉、血」,其【黃州寒食詩】書法恰是五者兼備:結字取勢為骨,濃淡燥潤成血,章法起伏得氣,而「君門深九重」等字頓挫間,凜然見其貶謫中的精神格度。此非單純書匠所能至,乃士人綜合修養之結晶。

故東坡書法之冠冕宋代,不僅在「出新意於法度之中」,更在「寄妙理於豪放之外」。後世學者當知其「無法」實為至法,「信手」皆由匠心。今睹其墨跡,猶見千載之上,一曠達士子以筆墨為杖藜,於人生逆旅中走出從容氣象。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