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298|回覆: 0

[何新西方偽史考] 讀 【希臘偽史續考】的一點理解

[複製連結]
何新 發表於 2018-1-24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讀 【希臘偽史續考】的一點理解

作者:神風騎士團

9b585697af04b770650517a2396feeb1.jpg

  何新老師總體提出了三個觀點:

  1.希臘貧瘠的地域不具備誕生文明的條件,太窮,沒有足夠的糧食來支撐人口的增長

  2 .希臘的擴張問題,何新認為城邦的條件不足以支撐近海擴張,建立海外殖民地

  3,亞裏士多德的著作太多,太優秀,不像是個人能創造的,更像是集體的作業的產物

  個人對希臘的質疑在於,城邦制度的條件下全體不超過10萬公民,成年男姓只有3萬的條件下,如何跨越地中海,去北非,亞洲,建立海外殖民地?他的人口出生率在古代惡劣的自然條件下,小國寡民的體制如何完成他的軍事擴張?還有文化的繁榮首要前提就是社會財富的增長,在交通條件如此低下的前提下,希臘的商業是怎麼發展起來的。荷馬史詩對於特洛伊戰爭描述出現了一個問題,特洛伊的遺址在今天的伊斯坦布爾的東南,希臘聯軍是如何組建規模數萬的軍隊,跨越地中海,來到小亞細亞,完成長達數年的遠征,用今天的觀點看,是不可思議的。

來源:百度貼吧(https://tieba.baidu.com/p/4195698370

詭異的希臘史

  作者:老罈牛肉

  19世紀西方把希臘從奧斯曼土耳其統治下搶出來後,在1832年的倫敦會議之中,英、法、俄三國指派統治巴伐利亞維特爾斯巴赫王朝、年僅十七歲的奧托王子為希臘的第一位君主。由於當時奧托尚未成年,於是就由一個攝政團輔政。到了1835年,他才親政。1862年,奧托一世被罷黜後,由來自丹麥的威廉親王即位,是為喬治一世。他一共在位五十年。

  在這段期間,希臘的版圖大為擴張(在他加冕後不久,英國便把愛奧尼亞島割給希臘);同時,在經濟方面也有大幅成長。這個近代希臘是由白皮貴族統治的,當時的雅典就是由這幾國主導了建城規劃,大規模拆除了奧斯曼的伊斯蘭建築,奧斯曼沒興趣在這個制高點的位置放古希臘或古羅馬建築的,城堡加清真寺是當時的配置,不然幾百年統治是吃素的?

  其後代之以所謂的古希臘風格建築,雅典衛城就是這時候重建的,俺只是表示可疑,沒加引號。經歷戰爭洗禮,1945年後多次修復。

  對比一下愛琴海對面的七大奇蹟之一女神廟,一直在奧斯曼統治下,白皮沒法去『重建』,加引號了。所以至今只有小山上的城堡,山腳下的清真寺,還有平地上大路邊的女神廟殘址 --散落的幾塊大石頭,什麼都沒有,就那麼一根斷塊壘的短石柱,還是發掘時候搭起來的作為紀念,按宗教習慣,這種神廟應該在山頭上吧?幾十米的小丘哦。附近的另一大奇蹟是摩氏陵墓,據說是奧斯曼拆到城堡裏去了,連毛都不剩了,就一土坑。

  請看這些記述,您對雅典衛城有何看法呢?奧斯曼人良心發現保留了?還是德國來的希臘國王有油紙包好存放了3000年的雅典衛城圖紙或是照片?

  問了一下當地導遊 『理論』上說雅典各古蹟神廟 有幾千年歷史了 但實際上只有200年不到 之前都是清真寺 後來把清真寺拆了 在清真寺的原址上重新做舊 於是就有了今天我們看到的雅典神廟等各種遺蹟。

  依靠什麼來做舊的?圖紙拿來的?這個只有天知道了!

  哦 對了 我還參觀了下希臘博物館 典藏的全是抄本或者仿製品 問過解說員 原本在哪呢?是不是在大英博物管 或者 法國凡爾賽宮? 解說員的回答是:這個世界上沒有原本 原本已經找不到了。。這些抄本距今有300-500年歷史了。

  我反問一句:那抄本是500年前的 歷史是3000多年以前的 這中間隔了2700年 抄本是抄什麼的?自己編的?解說員表示無解。

  總結一下 大家去希臘旅行的時候 也就看個樂呵吧 風景還是不錯的 如果真的去查歷史 去較真 那估計你能吐血。

謝謝閱讀

莊周的蝴蝶 發表於 2025-7-15 07:58 | 顯示全部樓層
【關於希臘文明真偽問題的學術商榷】

拜讀神風騎士團與老罈牛肉二位先生對希臘文明提出的質疑,筆者以為此乃涉及東西方文明源流考辨之重要議題。今試從文獻學、考古學、經濟地理學三重維度略陳管見,以就教於方家。

一、文明誕生的地理條件辯證
何新先生謂希臘貧瘠之地難育文明,此說似可商榷。【尚書·禹貢】有云:"厥土惟塗泥,厥田惟下下",然吳越之地終成魚米之鄉。希臘半島雖多山,然其海岸線曲折,良港眾多,實具"以海為田"之利。邁錫尼文明時期的線形文字B泥板,明確記載了橄欖油、葡萄酒的海運貿易。考古發現彼時已存在跨地中海的銅錫貿易網絡,此與【漢書·地理志】所載"番禺之都會,珠璣、犀、玳瑁、果、布之湊"的海洋商貿模式頗有相通之處。

二、城邦殖民的可行性分析
質疑者謂十萬公民難成跨海殖民,此論未察古代移民特性。昔周公東征,率"殷民七族"分封諸侯;楚人篳路藍縷,終啟荊蠻之地。希臘殖民實為漸進過程,考古證據顯示,公元前8世紀優卑亞島居民在敘利亞阿爾米納建立貿易站,乃"點狀滲透"而非大軍壓境。德爾斐神廟出土的殖民預言銘文,與殷墟甲骨之占卜遷邑記載,皆反映古代遷徙必先佔卜問神的共同特徵。

三、文獻傳承的集體創作問題
亞裏士多德著作之真偽,當以文本考古為據。敦煌遺書與馬王堆帛書之發現,證明竹帛易朽而思想長存。現存亞氏著作多源自呂克昂學院教學筆記,此與【論語】集弟子所記、【墨子】含後期墨家增補同理。帕加馬王國羊皮紙工場遺址出土的校勘工具,恰說明古希臘存在系統的文獻整理機制。

四、衛城建築的歷史層累
老罈牛肉先生質疑衛城重建,此誠具慧眼。然需辨明:1834年德國建築師申克爾主持修復時,確曾拆除土耳其火藥庫,但帕特農神廟主體結構自1687年威尼斯軍隊炮擊後始終未完全傾圮。英國建築師彭羅斯1846年測繪顯示,其多立克柱式比例與維特魯威【建築十書】記載完全吻合。至若愛奧尼柱式渦卷紋樣,與小亞細亞出土的公元前6世紀波斯宮殿裝飾母型一脈相承,非19世紀所能臆造。

結語:
文明考證當如乾嘉學派"實事求是"之法。希臘文明固存疑點,然其陶器分期、錢幣演變、建築形制等物質遺存構成的證據鏈,與殷商青銅器銘文、周原甲骨一般,皆呈清晰的發展序列。吾輩學人當以"多聞闕疑"態度,既不可盲目崇洋,亦不宜輕率否定。昔顧炎武考九州山陵,必親履其地;今日探討希臘文明,亦當遵循"無徵不信"之訓,方得學術真諦。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