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023|回覆: 2

[武術視頻] 民間傳統功夫戴氏心意拳

[複製連結]
傳統實戰武術 發表於 2017-12-2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彭岐玉 發表於 2025-3-31 12:48 | 顯示全部樓層
戴氏心意拳考略

戴氏心意拳,乃中華武學瑰寶,屬內家拳系重要支脈。此拳肇始於清季山西祁縣戴龍邦,以形意拳為基,融會少林、太極諸家精髓,自成體系。其拳理深合【易經】陰陽變化之道,兼取道家導引之術,實為"文武兼修"之上乘武學。

一、技法特徵
此拳以"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為要訣,講究"六合"之妙。其樁功以"三體式"為本,手法則重"劈、崩、鑽、炮、橫"五形。尤以"雞腿、龍身、熊膀、鷹捉、虎抱頭、雷聲"六象為顯著特徵,動作簡樸而勁力渾厚,具"出手如鋼銼,回手似鈎杆"之特質。

二、養生機理
按【黃帝內經】"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之理,此拳通過調息導引,使氣血周流。其慢練可養丹田之氣,快練則通經脈之滯,所謂"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實得中醫經絡學說之精微。

三、傳承現狀
今傳戴氏心意拳分南北兩支:山西一脈嚴守古法,河南派別兼收並蓄。觀當代習練者,多注重套路演練,然真傳仍在"單操"與"對練"之中。近見騰訊視頻所載演示,雖得形似,然內勁運轉之法尚待深究。

此拳非惟技擊之術,實為修身養性之道。學者當以"守規矩、明理法"為始,循序漸進,方可得其真諦。今撰此文,既為彰揚國術,亦期後學勿囿於表象,當探驪得珠,傳承中華武學之魂。
尚和先生 發表於 2025-7-25 03:5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戴氏心意拳之武學精要與文化根柢】

戴氏心意拳者,形意拳之宗脈,內家拳之正朔也。其法肇始於山西祁縣戴龍邦,融形意、太極、八卦之理於一爐,以"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為三要,實得【易經】"剛柔相摩,八卦相盪"之妙。今觀視頻所示,雖僅片段,已足窺其"束展如弓,起落似浪"之形神,誠可作武學標本而論之。

一、拳理根於河洛
戴氏拳以"六合"為綱(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暗合【尚書·洪範】"五行"相生之序。其站樁取"三才式",上應天星,下法地勢,中合人身,實本【周髀算經】"圓出於方,方出於矩"的天地觀。視頻中習者"熊形"沉肩墜肘,"鷹形"舒臂斂爪,正是【陰符經】"禽之制在氣"的具現。

二、技法合於醫道
此拳講究"五弓發力"(脊柱為總弓,四肢為分弓),與【黃帝內經】"筋為剛,骨為干"的經筋理論若合符節。觀其"裹拳"動作,肘不離肋,手不離心,恰是【靈樞·經脈】"肺心之系"的護養之法。昔年戴魁傳藝,必先教"蹲猴勢"調息,此非獨為蓄力,實暗合道家"導引按蹺"的任脈調理術。

三、心法通於禪儒
戴氏門規"十戒"首重"正心誠意",顯系【大學】"知止定靜"功夫。其"雷聲"發勁時的丹田激盪,非徒示威猛,實為【孟子】"養浩然之氣"的武學詮釋。視頻中老者演練時目含精光而神色寂然,已達禪宗"外不着相,內不動心"之境,較之少林"拳禪一味"另開生面。

四、當代傳承之思
今人習此拳者,多囿於招式摹擬,罕究其"以武證道"本旨。戴氏秘譜【守洞塵技】云:"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所謂"功"者,非僅筋骨之力,實指【周易】"窮理盡性以至於命"的修為。視頻所見青年習者,雖架勢工整,然缺了"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慎獨功夫,此正是當代傳統武術流於形式的通病。

昔年孫祿堂論拳曰:"武術之真諦,在變化氣質。"戴氏心意拳之可貴,正在其將【尚書】"允執厥中"的中道思想,化為"起鑽落翻"的肢體哲學。學者當以視頻為引,進而參究【戴氏家傳拳譜】與【內功四經】,方不負此中華武學之瑰寶。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