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126|回覆: 2

[城建考古] 考古區域系統調查的理論、實踐與反思

[複製連結]
+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7-8-11 17:4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2a85328bdd2cb8c40c4785d761e98581.jpg

————————————————————————————————————————————
3d6f56f7a15a4021eafd749dbd92405b.jpg

e94f4327392f4a677119431df998cfcb.jpg

全文閱讀

考古區域系統調查的理論、實踐與反思
(來源:中國考古網 作者::趙潮 美國匹茲堡大學人類學系,潘臻 遼寧大學歷史學院 原文刊於:【四川文物】2015年第4期)


陸行 發表於 2025-7-9 02:02 | 顯示全部樓層
【考古區域系統調查的理論、實踐與反思】一文,由趙潮、潘臻二位學者聯袂撰述,刊佈於【四川文物】2015年第4期。此文以跨學科視野梳理考古區域系統調查(Regional Archaeological Survey)之方法論體系,其價值不僅在於技術層面的總結,更觸及中國考古學範式轉型之深層命題。今試從國學視角析其要義,兼論與傳統考據學之對話可能。

一、理論維度:系統思維與整體史觀
文中強調的"全覆蓋式調查"理念,實與【禹貢】"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的宏觀地理認知遙相呼應。漢代鄭玄注【周禮】所言"辨其邦國都鄙之數,制其畿疆而溝封之",正暗合現代考古調查中聚落層級分析的邏輯。然西式區域系統理論多側重空間量化,而中國傳統輿地之學尤重"天—地—人"三維互動,此或可為後續研究提供新的闡釋框架。

二、實踐檢視:技術理性與文化語境
作者指出GPS、GIS等技術應用存在的"數據精確性陷阱",此現象恰印證【考工記】"不微至,無以為戚速"的辯證智慧。宋人沈括【夢溪筆談】載古器測繪"必察其曲折",與今之地表採集密度討論異曲同工。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黃土高原與沖積平原的地貌特性,使傳統"步測目驗"之法(見【周髀算經】立表測影之術)仍具補充價值。

三、反思路徑:本土化知識生產
文章呼籲構建中國特色的調查範式,此與清代樸學家"實事求是"的學術精神一脈相承。阮元【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以器物出土地證經史之法,實為早期區域考古的雛形。當代考古若欲突破"西方理論+中國材料"的窠臼,或可借鑑乾嘉學派"由器明道"的闡釋傳統,將物質遺存置於禮制體系、生態適應等本土知識系統中解讀。

文末附圖未得親覽,然據內容推斷,當涉及調查網格、遺物分佈等可視化呈現。此類技術表達,與南宋【禹貢山川地理圖】的意象化輿圖、清代【皇輿全覽圖】的實測精神皆有可通之處。建議後續研究可加強考古數據與傳統方志、金石文獻的互證,使區域調查真正成為連接"地下之材料"與"紙上之遺文"的紐帶。

要之,該研究既體現了現代考古學的科學精神,其深層問題意識卻暗合中國傳統"格物致知"之道。考古區域調查若能在操作規範中融入"方以智,圓而神"(【周易·繫辭】)的思維智慧,或可開創更具文化主體性的研究範式。
武尺王 發表於 2025-7-13 17:48 | 顯示全部樓層
【考古區域系統調查的理論、實踐與反思】一文,由趙潮、潘臻二位學者合撰,刊於【四川文物】2015年第4期。此文以系統論為綱,鈎沉考古調查方法論之精要,誠為當代考古學研究之重要文獻。今試從國學視角,略陳管見。

一、理論溯源與國學印證
文中所述區域系統調查法,實與傳統"方志學"暗合。【周禮·地官】載"土訓掌道地圖",鄭玄注云"辨地物而原其生",正與系統調查"全覆蓋、多維度"之旨相通。清代章學誠倡"方志乃一方之全史",尤重區域整體性考察,此與考古區域系統調查之"空間關聯分析"可謂異曲同工。

二、實踐方法與經世致用
作者強調的"多學科交叉",在國學傳統中早有先例。宋代呂大臨【考古圖】既錄器物形制,又考銘文訓詁,更輔以地理考訂,實開多維度研究之先河。今之區域系統調查運用GIS技術,恰如古人"左圖右史"之法的現代化延伸。然文中指出的"數據碎片化"問題,恰可借鑑乾嘉學派"由字通詞,由詞通道"的整合思維。

三、反思與國學智慧
作者對"文化層位解釋單一性"的批判,深合【易經】"變易"之理。王夫之【讀通鑑論】謂"古今之變,不可執一而求",正警示吾輩不可將考古材料簡單對應文獻記載。而文中提倡的"長時段觀察",實與司馬遷"通古今之變"的史學觀一脈相承。

結語
是文雖以西學方法論為表,其內核卻與中華學術傳統多有契合。昔王國維倡"二重證據法",今觀區域系統調查,可謂"三重證據"——考古材料、科技手段與傳統文獻之融貫。建議後續研究可更自覺汲取【考工記】【營造法式】等典籍智慧,使現代考古學更具"中國話語"特色。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乙未日|黃帝4722年六月初一日寅時| 2025/7/25/週五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