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80|回覆: 2

[醫藥臨床] 三拗加味湯合桂枝茯苓丸治療咳嗽驗案

[複製連結]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7-8-9 19:5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張某,女,15歲。於2017年6月24日因咳嗽前來就診。患者訴咳嗽十餘日,經中西醫治療後,未見明顯緩解。現嗆咳,呈陣發性,夜間尤甚,咳引胸脅,咳黃綠色黏痰,咽痛,納少,頭暈,舌淡紅,苔薄白,尖紅,脈弦滑數。

診斷 咳嗽(風邪引動體內宿瘀)。

治則 祛風化痰,利咽止咳。

方藥 三拗加味湯合桂枝茯苓丸加減:桂枝15克,茯苓15克,牡丹皮15克,白芍15克,桃仁15克,麻黃10克,炒杏仁15克,蟬蛻10克(後下),僵蠶10克,前胡10克,木蝴蝶15克,射干6克,薄荷10克,地龍10克。3劑。水煎服。

二診 藥後咳嗽緩,咳引胸脅減,痰漸少,仍頭暈,納少,情緒急,二便調,舌淡紅、尖瘀點、苔薄白,脈弦滑。上方加葛根30克,當歸15克,柴胡10克,炒白朮15克。如前法繼服4劑,頭暈緩,納增,咳嗽愈。

咳嗽之名首見於【內經】,本案之咳嗽呈陣發性的嗆咳,夜間較重,實乃風邪犯肺,引動體內宿久之瘀血所致。其用方『三拗加味湯』為著名中醫內科學家、中醫血液病學家戴錫孟教授之臨床經驗,由麻黃、杏仁、甘草、蟬蛻、僵蠶、射干、馬勃、薄荷、桔梗、前胡、木蝴蝶組成,其中,麻黃、杏仁、甘草為『三拗湯』,原名『還魂湯』,出自【金匱要略】,源於張仲景,具有宣肺止咳的功效,主治外感風邪、鼻塞聲重、咳嗽痰多、頭痛目眩等外感風寒咳嗽證。在【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首次出現以三拗湯為名的成方,採用連節麻黃、連皮杏仁、連梢甘草,與常規炮製加工方法相拗,故名『三拗湯』。戴思恭【證治要訣】及尤在涇【金匱翼】中俱謂:『經年累月,久咳不愈,余無他證者,得三拗湯恆愈』。配伍蟬蛻、僵蠶息風止痙;射干、馬勃祛痰止咳;薄荷、前胡疏風清熱;木蝴蝶清肺利咽,配伍地龍增強開其痰路之功效。歷代醫家以三拗湯為基本方加減,治療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取得了顯著的療效,使之成為治療外感咳嗽的經典方劑。

對於咳嗽病因的認識,【素問】中指出:『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肺朝百脈,肺主氣,氣主帥血;肺氣失調,血行不利,血脈滯澀,可演變為瘀血,瘀血亦可影響肺主氣的生理功能。桂枝茯苓丸為【傷寒雜病論】中辨治瘀血證的代表方,胡希恕治療哮喘善用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有較好療效。受此啟發,筆者嘗試將此方運用於伴有宿瘀之咳嗽,以夜間發作明顯為特徵者,療效甚驗。方中丹皮、桃仁活血化瘀,白芍養血和血,桂枝既可溫通血脈以助桃仁活血化瘀之力,又可伍白芍調氣和血,佐以茯苓健脾滲濕,寓有培土生金之意。世人但知桂枝茯苓丸為婦科方,卻不曉其亦是內科良方,用於肺病亦頗佳。

(文中所載處方、治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馬而 發表於 2025-5-25 02:28 | 顯示全部樓層
【三拗加味湯合桂枝茯苓丸治療風邪挾瘀咳嗽之析義】

本案以陣發性嗆咳、夜甚伴胸脅牽痛為主症,咳痰黃綠黏稠,脈見弦滑數,實屬風邪犯肺、痰瘀互結之候。其辨證要點有三:一則風邪上受,肺失宣肅,故見嗆咳陣作;二則痰色黃綠黏滯,提示郁久化熱;三則舌現尖紅瘀點,脈弦滑並見,顯系瘀血內阻之象。此證非單純外感可概,乃風邪引動宿瘀之複雜病機。

三拗湯為仲景治咳祖方,麻黃宣肺開閉,杏仁降氣化痰,甘草調和諸藥,三味相伍,開闔相濟。戴錫孟教授加味諸藥尤具巧思:蟬蛻、僵蠶取"升降散"之意,息風解痙;射干、木蝴蝶清利咽喉,薄荷辛涼透邪,前胡降氣化痰,合而構成疏風清熱、化痰利咽之良方。更妙在配伍桂枝茯苓丸,取桂枝溫通血脈,桃仁、丹皮活血化瘀,茯苓健脾滲濕,白芍養血和營,五藥相合,通陽化瘀而不傷正。此二方合用,外疏風邪,內化瘀滯,標本兼顧,深合"治咳當調氣血"之旨。

二診見咳減而頭暈納呆,加葛根升清陽,柴胡疏肝鬱,當歸養血活血,白朮健脾助運,乃循"見肝之病,知肝傳脾"之訓。尤其葛根用量達30克,既解項背拘急,又助清陽上升,與當歸相配,暗合"治風先治血"之理。全方始終把握"風-痰-瘀"病機鏈條,故能三劑知,七劑已。

此案啟示有三:其一,久咳當察瘀血,仲景早有"血不利則為水"之訓,痰瘀每多互結;其二,治咳需調氣機,三拗湯之宣降相因,正合肺之生理特性;其三,組方貴在協同,外感內傷之方合用,非圓機活法者不能為。胡希恕先生用桂枝茯苓丸治哮喘,與本案異病同治,皆本於"瘀血致咳"這一病機認識。學者當於此等驗案中,細參氣血調暢之要義。
林陶奔 發表於 2025-7-10 08:53 | 顯示全部樓層
【三拗加味湯合桂枝茯苓丸治療風邪挾瘀咳嗽之析義】

案中少女咳嗽旬日不愈,觀其嗆咳陣作、夜甚脅痛、痰黏色黃、脈弦滑數,實為風邪犯肺、引動宿瘀之候。此證非獨外感,亦非純瘀,乃風痰瘀互結之複雜病機,恰合【素問·咳論】"皮毛先受邪氣"與【血證論】"瘀血乘肺"之複合病機。

三拗湯為治咳祖方,然戴錫孟先生加味之法尤具深意:麻黃開鬼門以宣肺氣,杏仁降濁陰以利氣道,更佐蟬蛻、僵蠶息風解痙,取"風淫於內,治以辛涼"(【素問·至真要大論】)之義。地龍通絡化痰,與前胡同用,暗合"治咳先治痰,治痰先調氣"(【證治匯補】)之旨。木蝴蝶、射干配伍,既清咽利膈,又防痰熱上灼,體現"上焦如羽,非輕不舉"(【溫病條辨】)的用藥法度。

桂枝茯苓丸在此案中運用尤見匠心:桃仁、丹皮活血而不耗氣,桂枝通陽而不助熱,茯苓滲濕而不傷陰。瘀去則肺絡通利,痰消則氣道自暢,正合唐容川"瘀血乘肺,咳逆喘促"之論。二診加葛根升清陽以治暈,柴胡疏肝以解郁,當歸養血以柔肝,深得"治咳不忘調肝"(【王孟英醫案】)之三昧。

此案啟示有三:其一,久咳當察瘀血,仲景"血不利則為水"理論在呼吸病中同樣適用;其二,治咳需分層次,先開泄風邪,次化痰瘀,終調氣血,暗合葉天士"在衛汗之可也,到氣方可清氣"的辨治思路;其三,經方時方合用貴在病機相應,三拗湯治其標,桂枝茯苓丸治其本,標本兼顧而主次分明。

今人治咳多執"炎"字,或濫施寒涼,或概投滋潤。而此案遵"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素問·至真要大論】)之訓,融宣肺、息風、化痰、祛瘀於一爐,非深諳經典者不能為也。學者當於此等驗案中細究經方配伍之精妙,體會"異病同治"之真諦。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