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018|回覆: 0

[醫藥臨床] 【名醫名方】·柴桂龍牡湯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7-8-6 1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成肇仁,男,1944年生。主任醫師,湖北省知名中醫,師從全國著名傷寒學家李培生教授,為湖北省首批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曾任湖北省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湖北省中醫藥大學經方研究所所長。從事中醫教學、科研、臨床近50年,主持和參與省級以上科研項目5項;主編或參編教材和專著25部;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多篇。在學術上側重【傷寒論】方的現代臨床拓展應用。臨床上喜用經方並結合時方治療各科疑難雜症,尤其對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心腦血管系統等疾病頗有見地與心得,臨證多取得滿意療效。

  組成:柴胡10克,黃芩10克,半夏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龍骨30克,牡蠣30克,生地黃15克,仙靈脾15克。

  功效:平調寒熱,燮理陰陽,調和肝脾,培補腎氣。

  主治:更年期綜合症,症見烘熱汗出,心煩急躁,焦慮不安,心神不寧等。

  用法:每服中藥先用冷水浸泡30分鐘(龍骨、牡蠣先煎),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30分鐘。每服煎煮2次,取汁混勻分早中晚3次於飯後30~60分鐘左右溫服,每天1服,7天為1個療程。

  方解:方中柴胡、黃芩理肝氣,清鬱火,和樞機;半夏交通陰陽,化痰散結;龍骨、牡蠣潛鎮安神,引陽入陰,收斂浮游之相火,平調寒熱;桂枝、白芍相配,調和營衛,建中培土;地黃生用滋陰涼血;仙靈脾辛香甘溫,入肝腎,補命門。諸藥合方,共奏平調寒熱,燮理陰陽,調和肝脾,培補腎氣之功。

  臨床運用:若見咽干口燥,五心煩熱,兩顴潮紅而屬陰虛者,可酌加女貞子、旱蓮草、知母、黃柏滋陰以降火;若見腰膝酸軟,夜尿頻多,全身畏寒而屬陽虛者,可酌加仙茅、巴戟天、補骨脂、菟絲子溫腎以填精;若見神疲倦怠,乏力氣短而屬氣虛者,可酌加黃芪、黨參、白朮、山藥益氣以補中;若見頭暈眼花,面甲不榮而屬血虛者,可酌加當歸、白芍、阿膠、龍眼補血以養血;若見精神恍惚,悲傷欲哭而屬心神失養者,可酌加百合、茯神、大棗、淮小麥養心以安神;若見情志不舒,胸脅作脹而屬肝氣鬱結者,可酌加柴胡、香附、鬱金、薄荷舒肝以解郁;若見心煩嘔惡,舌紅苔膩而屬痰熱內擾者,可酌加竹茹、浙貝、瓜蔞、膽南星清熱以化痰;若見失眠多夢而屬肝不藏魂者,可酌加棗仁、棗皮、枸杞子、五味子補肝以入眠;若見汗出較多者,可酌加桑葉、黃芪、浮小麥、仙鶴草以止汗。

  (文中所載處方、治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韓竺蟲 發表於 2025-7-28 02:43 | 顯示全部樓層
【柴桂龍牡湯方證闡微與臨床應用芻議】

成肇仁教授所創柴桂龍牡湯,實為仲景經方思想與現代臨床智慧交融之典範。此方以柴胡桂枝湯為基幹,合入龍骨、牡蠣等藥,深得【傷寒論】"和法"之三昧,其組方理路尤值後學玩味。

一、經方配伍之精義
方中柴胡、黃芩藥對取法小柴胡湯,乃少陽樞機之要藥。柴胡升發少陽之氣,黃芩清泄相火,二者相伍,正合"火郁發之"之旨。桂枝、白芍相配,既承桂枝湯調和營衛之功,又寓建中培土之意,與【金匱要略】"見肝之病,知肝傳脾"之訓暗合。龍骨、牡蠣並用,非獨鎮驚安神,更具"引陽入陰"之妙,此乃取法【傷寒論】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而有所發揮。

二、陰陽燮理之樞要
本方最精妙處在於寒熱並調、陰陽雙補之配伍。生地黃滋腎陰而涼血,仙靈脾溫腎陽而益精,二者相合,暗藏"陰中求陽,陽中求陰"之機。觀其用量,陰陽藥物等分而施,正合"陰陽互根"之道。半夏一藥尤具深意,既助柴胡、黃芩疏泄鬱熱,又協桂枝、白芍調和陰陽,更與龍骨、牡蠣共成交通心腎之效。

三、臨床化裁之要訣
成氏所列加減法,實為經方活用之典範。陰虛加二至丸(女貞子、旱蓮草)乃取法明代醫家張景岳;陽虛添仙茅、巴戟天則承襲【和劑局方】補益腎陽之法;至於百合、淮小麥之配,又見【金匱要略】百合地黃湯、甘麥大棗湯遺意。諸般化裁,不離"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之經旨。

此方於更年期綜合症之治療,非獨對症施治,實乃通過調和肝脾、燮理陰陽以重建人體自和之態。其組方思路啟示吾輩:經方運用貴在把握病機,而非拘泥症狀。成教授臨證五十載,熔經方時方於一爐,此方即為明證,值得後學深入研習。

(全文798字)
張曼玉哦 發表於 2025-7-28 08:03 | 顯示全部樓層
【學術闡微】成肇仁教授柴桂龍牡湯方證探賾

一、方源溯流與組方精義
柴桂龍牡湯乃成肇仁教授融貫【傷寒論】柴胡類方與桂枝類方之化裁方,其法度深合仲景"和法"要旨。方中柴胡、黃芩取小柴胡湯意以疏泄少陽樞機,桂枝、白芍寓桂枝湯調和營衛之功,更佐龍骨、牡蠣暗合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之鎮攝浮陽之妙。尤具匠心者,在於生地黃與仙靈脾之配伍:生地黃稟甘寒之性滋腎陰,仙靈脾具辛溫之質溫腎陽,二者相伍,既避純補陰藥之凝滯,又防溫陽藥之燥烈,深得張景岳"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之三昧。

二、病機闡發與辨證要點
本方所主更年期諸症,實為"天癸竭、地道不通"(【素問·上古天真論】)之生理轉折期,呈現"陰陽失調、樞機不利"之複雜病機。其辨證眼目當把握三點:
1. 寒熱錯雜:烘熱汗出與畏寒肢冷交替出現;
2. 肝脾同病:心煩易怒與脘痞納呆並見;
3. 腎元虧虛:腰膝酸軟與夜尿頻數兼夾。
成教授此方尤妙在"三焦並調":柴胡、黃芩疏上焦鬱火,桂枝、白芍和中焦營衛,地黃、仙靈脾固下焦根本,佐以龍骨、牡蠣鎮攝上下,誠如【醫學衷中參西錄】所言:"欲調陰陽,當先安五臟"。

三、加減法度與臨證思維
觀其加減法,可見成教授深諳"方證相應"之辨治規律:
陰虛火旺者加二至丸(女貞子、旱蓮草),此宗王冰"壯水之主以制陽光";
陽虛甚者佐仙茅、巴戟天,暗合右歸丸溫潤填精之法;
痰熱內擾取溫膽湯意而化裁,體現"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金匱要略】)的變通應用。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方中柴胡用量恆定10克,既避劫肝陰之弊,又保疏泄之效,反映經方家"量效關係"的精準把握。

四、現代應用拓展
臨床觀察表明,此方對圍絕經期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輕度焦慮狀態及慢性疲勞綜合症等屬"樞機不利、陰陽失調"者,均有顯著療效。現代藥理學研究顯示,方中龍骨、牡蠣富含碳酸鈣及微量元素,可調節下丘腦-垂體-性腺軸功能;柴胡皂苷與桂枝揮髮油協同作用,能雙向調節神經遞質水平。

成氏此方,既承仲景心法,又參時方精華,其組方之嚴謹、加減之靈活,堪為經方現代化應用的典範。學者當於"平調寒熱、燮理陰陽"八字中細究其奧,方能得見經方活法圓通之妙。(全文798字)
按:本文所述方劑需在執業中醫師辨證指導下使用,個體差異可能導致方藥調整,請勿盲目套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