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8595|回覆: 0

[醫藥臨床] 疏肝理肺補中法治咳喘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懋基 發表於 2017-1-13 10:5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病案】

楊某,男,72歲,2008年5月7日就診。近半月以來,自覺氣喘稍咳,動則尤甚,面色少華,不思納谷,胸脅脹悶。全胸片檢查發現左側胸腔中等量積液,心電圖正常。延請導師江蘇省中醫院單兆偉教授診治。

刻診:察其舌苔白膩,舌質紫斑,脈弦。辨為肝肺不調,飲停脅下。治宜四磨湯合葶藶大棗瀉肺湯加味。藥用:白參5克(另煎兌入),檳榔10克,葶藶子15克(布包煎),烏藥10克,枳實10克,桔梗10克,沉香3克(後下),姜半夏10克,澤瀉30克,生甘草5克,大棗7枚。藥用3天後,氣喘明顯減輕,咳嗽止,胸悶亦緩。效不更方,繼服1周。複查B超示:左側胸腔少量積液。再診時以原方去檳榔,加核桃仁30克,炒白朮10克,共服半月而愈。

【按】:【內經】云:『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呼吸出入,五臟相關。此案患者喘咳兼見胸脅脹悶,觀其舌有紫斑,察其脈弦,單兆偉一改常法,從疏肝理肺入手,取檳榔、枳實、半夏開其鬱結,烏藥破瘀泄滿,沉香以納氣入腎。喘咳之證多為當升者不升,當降者不降,肝氣左升與肺氣右降須賴中氣的旋轉正常,故在疏肝理肺的同時勿忘補益中氣。中氣如軸,樞軸的轉動正常,更要求動而有制,故配合葶藶子、澤瀉瀉肺利水以治其標,人參、大棗、甘草補中以固其本。

遣方用藥的精妙就在於補中藥斡旋其間,則四維得以升降,肺之宣發肅降功能恢復,咳喘乃平。

(文中所載處方、治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付臥丈 發表於 2025-7-9 10:43 | 顯示全部樓層
【從肝肺氣機論治咳喘之樞要——析單兆偉教授疏肝理肺補中法醫案】

(一)病機闡微
本案咳喘病機深合【素問·咳論】"五臟各以其時受病"之旨,尤以肝肺氣機失調為要。患者脈弦脅脹、舌現紫斑,顯系肝鬱乘肺之候。【醫學衷中參西錄】所謂"肝氣左升太過,肺氣右降不及",恰為此證寫照。單教授獨具慧眼,未囿於"肺主氣"之常法,而從肝肺氣化入手,暗合葉天士"調肝可以安肺"之奧義。

(二)方藥析義
四磨湯(檳榔、烏藥、沉香、人參)與葶藶大棗瀉肺湯相伍,構成升降相因之妙局:
1. 疏肝降逆:檳榔破滯、烏藥行氣、沉香納腎,三味共奏"木郁達之"之功,使肝氣條達而不上逆犯肺。
2. 瀉肺利水:葶藶子配澤瀉,既應【金匱要略】"支飲不得息"之治,又合"肺為水之上源"之機,導水飲從三焦而泄。
3. 補中斡旋:人參、大棗、甘草固守中州,取法李東垣"脾胃一虛,肺氣先絕"之論,使樞軸運轉而四維得安。

(三)治法精要
此案體現"三焦並治"思維:
上焦:桔梗載藥上行,宣通肺絡
中焦:半夏和胃,白朮健脾(後入)
下焦:沉香引氣歸元,核桃溫腎(後入)
尤妙在初診急則治標,以瀉為補;待水飲漸消,轉加核桃仁、白朮,暗合"善補者必先實脾"之旨。澤瀉用至30克,既利水飲又防補藥壅滯,深得仲景澤瀉湯"滌飲培土"之法度。

(四)臨證啟示
1. 舌診價值:白膩苔示痰濕,紫斑顯血瘀,為肝鬱血滯之明證,此乃用烏藥、枳實之依據。
2. 量效關係:沉香僅用3克後下,取其"氣厚下沉"之性,過則耗氣。
3. 標本緩急:先開郁利水,後補腎健脾,次第分明。

此案非獨治咳喘,實示人"見咳休治咳"之大道。單教授熔丹溪越鞠丸之郁、東垣補中益氣之法、仲景瀉肺逐飲之方於一爐,堪為"異病同治"之典範。學者當於此參悟"治病必求於本"之真諦。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