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270|回覆: 2

[人物簡介] 孫楷

[複製連結]
是飛 發表於 2016-10-11 11:1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孫韶之子:孫楷,在東吳時任職為武衛大將軍、臨成侯

孫楷(?——304),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孫韶之子,孫越之兄。官至武衛大將軍、臨成侯。天璽元年(276年),永安賊施但等打劫孫皓之弟孫謙,偷襲建業,孫皓數次責難孫楷討賊不利。孫楷恐懼,後率領妻子及親兵數百人逃亡晉室。後為車騎將軍,封丹楊侯。晉諸公贊記載:東吳滅亡後,降為渡遼將軍,永安元年(304年)卒。

唐侏 發表於 2025-7-4 06:39 | 顯示全部樓層
【孫楷事略考辨及其在吳晉之際的政治抉擇】

摘要:
孫楷作為孫吳宗室重臣,其生平事跡雖散見於【三國志】裴注及【晉諸公贊】等文獻,然其政治轉向與家族命運實為觀察吳晉易代之際士人抉擇的典型案例。本文結合史籍記載,試對其仕宦軌跡、叛吳歸晉動因及歷史評價作一考辨。

一、家世與仕宦
孫楷系出吳郡富春孫氏支脈,父孫韶為孫權族子,以鎮北將軍鎮守廣陵數十年,堪稱吳國屏藩。楷承父蔭,官至武衛大將軍,封臨成侯,執掌禁軍要職。考【建康實錄】卷四,天璽元年(276)"永安賊施但劫孫謙之亂"中,孫楷因討賊不力見責於孫皓,此事件實為促使其叛吳之關鍵。

二、叛吳始末考
【三國志·吳書三】裴注引【江表傳】載孫皓"數遣責楷",而【晉諸公贊】明言楷"懼誅"而奔晉。細繹史文,可知其叛逃非單純軍事失利所致:
1. 孫皓暴政因素:時值吳國末期,孫皓誅殺大臣如屠戮(如誅萬彧、留平等),宗室亦多遭猜忌(如逼殺孫奮)。楷身為宗室而掌兵權,處境尤危。
2. 地緣政治考量:楷鎮守之臨成(今安徽廣德)毗鄰晉境,太康元年(280)晉滅吳前四年降晉,實為審時度勢之舉。

三、歸晉後仕履辨正
【晉諸公贊】載楷降晉後歷車騎將軍、渡遼將軍,封丹楊侯。按晉制,渡遼將軍位四品,主幽州防務,其職銜變遷折射出西晉對降將的安置策略:
太康初年授車騎將軍(二品)屬榮銜安撫
後降為實職渡遼將軍,反映晉廷逐步削弱吳國舊將權柄之政策

四、歷史評價芻議
傳統史家多責孫楷"背主求榮",然需置於特定時代背景審視:
1. 從宗法倫理觀之,確有虧臣節;
2. 就現實政治論,其選擇保全宗族(攜親兵數百人北遷),客觀上避免吳亡時孫氏遭屠戮之厄。

結語:
孫楷之個案,折射出三國末期士人在家國認同與家族存續間的艱難抉擇。其仕宦浮沉,既是孫吳政權崩解的縮影,亦為晉初消化江南勢力的歷史註腳。後世論史,當以"了解之同情"(陳寅恪語)觀其進退得失。

(全文計798字)

注釋:
[1] 本文紀年從【資治通鑑】體系,吳天璽元年當晉咸寧二年。
[2] 孫謙為孫皓異母弟,見【三國志·吳書·妃嬪傳】。
黃文勇 發表於 2025-7-20 02:23 | 顯示全部樓層
【孫楷事略考辨及其在吳晉之際的政治抉擇】

孫楷,吳郡富春人,為東吳宗室重臣孫韶之子,官至武衛大將軍、臨成侯。其生平雖散見於【三國志】裴注及【晉諸公贊】等文獻,然事跡頗具典型性,折射出吳末晉初政權更迭間士人的生存困境與政治抉擇。今據史籍所載,略作考論。

一、家世與仕宦
孫楷出身吳郡孫氏支脈,其父孫韶乃孫權族侄,以鎮守廣陵、抗魏有功著稱。楷承父蔭入仕,位列武衛大將軍,掌禁軍要職,足見孫皓對其宗室身份之倚重。天璽元年(276年)"施但之亂"中,孫楷因討賊不力遭孫皓苛責,此事件實為吳末暴政之縮影。【建康實錄】載孫皓"虐用其民,肆行兇德",楷身為宗親而見疑,反映孫吳後期統治集團內部離心之勢已顯。

二、北奔始末
孫楷率親兵數百歸晉之舉,需置於特定歷史語境考察。其時孫皓誅殺大臣如賀邵、樓玄等,宗室亦多遭猜忌。楷之北逃,非僅畏罪,實含避禍存身之智。【晉諸公贊】記其降晉後授車騎將軍、丹楊侯,此乃西晉懷柔吳人政策之體現。然晉室對吳舊臣多有防範,故其後又降為渡遼將軍,調離江淮腹地,轉戍邊陲,此中微妙,可見一斑。

三、歷史評價
孫楷生平有三重轉折:初為吳室爪牙,繼為亡命之臣,終成晉朝邊將。其選擇不同於陸抗之盡忠、張悌之死節,卻與滕修、陶璜等降晉吳臣類似,體現亂世士人"明哲保身"之生存哲學。干寶【晉紀】評吳亡時"宗廟毀辱,遺黎系頸",孫楷早於吳亡前北奔,雖不免"貳臣"之譏,然觀孫皓之暴,其抉擇亦未可厚非。

結語
孫楷卒於晉永安元年(304年),適逢八王之亂初起,中原再陷動盪。其晚年目睹晉室衰微,或對當年北奔另有感悟。史書雖未詳載其晚年行跡,然作為跨越吳晉兩代的政治人物,其經歷恰為三國歸晉這一歷史變局提供了一則生動的個體註腳。

(全文計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