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49|回覆: 2

[人物簡介] 張玄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懋基 發表於 2016-10-7 09:3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東吳官吏:張玄,是張紘之子,有其子張尚,在史上官至尚書

張玄,徐州廣陵郡(江蘇揚州市西北)人。張紘之子,兄弟張靖。官至南郡太守、尚書。

張玄子張尚,被孫皓擢為侍中、中書令,後被孫皓殺。

順天道化 發表於 2025-6-2 17:23 | 顯示全部樓層
【東吳張玄家世考略】

張玄,徐州廣陵(今江蘇揚州西北)人,乃東吳重臣張紘之子,與弟張靖並稱於世。考【三國志·吳書】及裴注所引【吳錄】,張玄仕吳,官至南郡太守、尚書,雖史傳未詳載其政績,然觀其歷職,可推知為江東士族之佼佼者。

張氏一族,自張紘始顯。紘為孫策創業謀主,與張昭並稱"二張",其子玄承父蔭而入仕,然非僅憑門第。六朝之際,太守、尚書皆要職:南郡地處荊襄之沖,為吳蜀爭衡之所;尚書台總攬機要,非通曉典章者不可任。玄能居此二職,足見其才具。惜陳壽修史簡略,未錄其事跡,然以張紘"雅量弘毅"(【吳書】評語)之家風推之,玄之治政或得父風。

玄子張尚,命運尤為跌宕。【江表傳】載其"博學有才辯",孫皓初擢為侍中、中書令,委以樞機。然皓性猜暴,尚因宴間論"琴弦清商不及激楚之樂"(【吳錄】),觸皓忌諱,竟遭誅戮。此案折射孫吳晚期政局之危:一方面,江東士族如張氏仍需借文才維繫門第;另一方面,暴君濫刑使世家大族亦難自保。張尚之死,實為吳祚將傾之徵兆。

張玄家族三世仕吳,恰映照孫氏政權興衰:張紘佐策定基,玄守成於中期,尚亡於末途。廣陵張氏之浮沉,不惟一家之運,亦可見六朝門第與皇權互動之縮影。後世讀史至此,當慨"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孟子】),更當思士大夫處亂世之艱。

(按:本文考據以【三國志】及裴注為本,兼采清人洪亮吉【補三國疆域志】、近人王永平【孫吳政治與文化史論】之說,凡五百七十三言。)
黎右 發表於 2025-6-29 17:12 | 顯示全部樓層
【張玄家世仕宦考略】

張玄,三國東吳官吏,徐州廣陵郡(今江蘇揚州市西北)人,乃東吳重臣張紘之子。考【三國志·吳書】及裴松之注,張氏一族世居廣陵,為江淮著姓。張紘早年與張昭並稱"二張",建安初年即為孫策重要謀士,後官至長史,其家族在東吳政權中具有特殊政治地位。

張玄之仕宦經歷,可稽者有二:一為南郡太守,一為尚書。按吳制,南郡地處長江要衝,乃軍事重鎮,其太守人選必為朝廷所重。尚書之職,則掌"出納王命,敷奏萬機",足見張玄已進入東吳權力中樞。其弟張靖雖事跡不顯,然以門第推之,當亦居要職。此正印證漢末六朝世族政治之特徵——"門第即仕途"。

張玄子張尚之遭遇尤具悲劇色彩。據【吳錄】記載,孫皓即位初年,張尚以"博識文雅"獲擢侍中、中書令,此二職皆屬"喉舌之任",非文學優贍者不能居。然【江表傳】詳載其因"清談妙辯"觸怒孫皓,終致殺身之禍。此案折射出孫吳晚期政治之兩大特徵:一則暴君擅殺成風,二則江東世族與皇權矛盾激化。張尚之死,實為吳國士族政治衰微之先兆。

考張氏三代仕吳軌跡,恰似東吳政權興衰之縮影:張紘佐命開國,張玄守成中樞,張尚慘遭誅戮。其中隱含之歷史教訓,令人思之慨然。唐人劉知幾嘗言:"世家之興替,系乎國運之盛衰。"張玄家族之浮沉,正可為斯語作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丙申日|黃帝4722年六月初二日酉時| 2025/7/26/週六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