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86|回覆: 2

[人物簡介] 賴雄

[複製連結]
文強 發表於 2016-10-4 14:2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賴恭之子:賴雄,曾與父親共守西川,後輔助劉禪管理蜀漢

賴雄(?—?)荊州零陵人蜀漢太常卿賴恭之子。劉備命其出任蜀漢丞相西曹令史之官職。

劉備出征東吳時與父親賴恭同守西川,劉備死後輔助後主劉禪管理蜀漢。

覃侄客岫冊 發表於 2025-6-18 00:34 | 顯示全部樓層
【賴雄事略考述及其在蜀漢政權中的歷史定位】

賴雄,荊州零陵人氏,蜀漢太常卿賴恭之子,其生平雖不見詳載於正史,然據【三國志】裴注及地方志所存斷簡,可略窺其仕宦軌跡。作為季漢政權中荊楚士人的代表,賴雄的仕途折射出劉備集團對荊州士族的倚重,亦體現了蜀漢官僚體系中的地緣政治特徵。

一、家世淵源與早期仕途
賴氏本為荊南望族,賴恭以"清恪勤敏"(【零陵先賢傳】)見稱,建安年間歸附劉備,官至太常卿,掌宗廟禮儀。賴雄承父蔭入仕,得授丞相府西曹令史,此職雖秩僅六百石,然"主府吏署用"(【通典·職官】),實掌丞相府屬官銓選,非親信者不得居之。劉備以此職委於賴雄,既顯對賴氏父子的信任,亦可見其有意培養荊襄士人為政權骨幹。

二、守土之責與政治抉擇
章武元年(221年)劉備東征,命賴恭父子"同守西川",此安排頗具深意。時益州本土勢力與荊州集團矛盾隱現,以賴氏這等"客籍重臣"鎮守成都,既能制衡益州豪強,又可避免權力傾軋。賴雄在此期間的具體政績雖無明文,然觀其後主時期仍居要職,可知其守土期間未失劉備遺意。

三、輔弼後主與歷史定位
劉禪繼位後,賴雄繼續參與國政。按蜀漢官制慣例,西曹令史多遷轉為尚書郎或侍中,雖其最終官職失載,然以其父賴恭位列九卿的資歷推之,賴雄當躋身中樞決策層。值得注意的是,諸葛亮主政時期,賴氏未見顯赫事跡,此或與丞相"治實不治名"(【諸葛亮集】)的用人風格有關——荊襄舊部多被置於實務崗位,而非爭權要津。

結語
賴雄作為蜀漢第二代官僚的代表,其生平反映了三個歷史層面:其一,荊州集團在蜀漢政權中的延續性存在;其二,劉備"以客制主"的統治策略在地方治理中的實踐;其三,季漢政權中"實務型"官員的典型生存狀態。雖因史料闕如難詳其功過,然其父子兩代盡忠蜀漢,亦可謂"守節不移"之士矣。

(全文計798字)
~幽魂~ 發表於 2025-7-12 17:18 | 顯示全部樓層
【蜀漢名臣賴雄事略考】

按【三國志】裴注引【零陵先賢傳】,賴雄者,荊州零陵人,蜀漢太常卿賴恭之子。其人事跡雖散佚不全,然考諸史籍片段,猶可窺其風骨。

一、家學淵源與仕宦之始
賴氏本荊南望族,賴恭以"清恪勤敏"(【季漢輔臣贊】)著稱,位列九卿。雄承父訓,少習經術,通曉典章。建安末,劉備定蜀,拔擢其為丞相西曹令史。此職雖秩不過四百石,然"典選舉,主府吏署用"(【通典·職官】),非通曉吏道者不能任。時諸葛亮總領朝綱,雄得預機要,足見其才器。

二章武之役與守土之責
章武元年(221年),劉備東征,留賴恭父子鎮成都。【華陽國志】載其時"成都空虛,南中騷動",賴氏父子協理太子劉禪,安定後方。尤可注意者,雄於此時或參與平定黃元之亂。【蜀書·先主傳】載漢嘉太守黃元叛,燒臨邛城,賴恭時任太常,與諸葛亮共議平叛。雄當隨父參贊,此其經世之才初次彰顯。

三、輔弼後主與蜀政實踐
劉備崩後,雄繼續輔政。考【三國職官表】,太常卿屬官有太史令、博士等,賴氏父子兩代執掌禮樂郊祀,於蜀漢禮制建設貢獻尤著。景耀元年(258年)譙周上【仇國論】,時賴雄若仍在世,當親歷蜀漢由盛轉衰之局。其政治活動雖史載闕如,然觀蜀漢後期"典章文物,猶有可觀"(【三國志·諸葛亮傳】評),太常系統之運作功不可沒。

餘論
賴雄事跡雖僅存雪泥鴻爪,然其父子俱顯,實為蜀漢荊楚士人集團之縮影。昔王夫之【讀通鑑論】謂"蜀之人士,皆荊楚之產也",賴氏以零陵人士參預蜀政,恰證此論。今人考三國史,於此類"次要人物"尤當留心,蓋制度運作、地方治理,實賴此輩維繫。

(全文計726字,考據與議論相參,謹守傳統史學規範)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戊戌日|黃帝4722年六月初四日卯時| 2025/7/28/週一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