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79|回覆: 2

[人物簡介] 王象

[複製連結]
張啟功 發表於 2016-9-27 18:1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曹魏官吏:王象,字羲伯,為人和厚,在史上留有【薦楊俊

王象(?—222),字羲伯,河內(今河南武陟西南)人。少孤,為人仆隸。牧羊時因私讀書而被主人棰楚。楊俊見而嘉其才質,即為王象贖身,並聘娶安家。漢建安(196—222)中,為魏太子曹丕所禮遇,王粲、陳琳等人亡後,後起之秀唯象才高。丕為帝,拜象散騎侍郎,遷為常侍,封列侯。曾受詔以秘書監撰【皇覽】。象為人和厚,文采溫雅,於是京師歸美,稱這儒宗。其文集一卷已佚,存文【薦楊俊】一篇。

傳略

王象,字羲伯,河內郡(今河南武陟)人。生卒年不詳。

少孤貧,為人牧羊而讀書不輟,文采溫雅。魏國建立之後出任散騎侍郎,升任常侍、秘書監,封列侯。

魏略曰:王象字羲伯。既為俊所知拔,果有才志。建安中,與同郡荀緯等俱為魏太子所禮待。及王粲、陳琳、阮瑀、路粹等亡後,新出之中,惟象才最高。魏有天下,拜象散騎侍郎,遷為常侍,封列侯。受詔撰皇覽,使象領秘書監。象從延康元年始撰集,數歲成,藏於秘府,合四十餘部,部有數十篇,通合八百餘萬字。象既性器和厚,又文采溫雅,用是京師歸美,稱為儒宗。車駕南巡,未到宛,有詔百官不得干豫郡縣。及車駕到,而宛令不解詔旨,閉巿門。帝聞之,忿然曰:“吾是寇邪?”乃收宛令及太守楊俊。詔問尚書:“漢明帝殺幾二千石?”時象見詔文,知俊必不免。乃當帝前叩頭,流血竟面,請俊減死一等。不答,欲釋入禁中。象引帝衣,帝顧謂象曰:“我知楊俊與卿本末耳。今聽卿,是無我也。卿寧無俊邪?無我邪?”象以帝言切,乃縮手。帝遂入,決俊法,然後乃出。象自恨不能濟俊,遂發病死。

藏書

三國魏目錄學家、藏書家。字羲伯。散騎常侍領秘書監,撰【皇覽·傅暢晉諸公贊】,黃初元年(220),魏文帝曹丕命秘書監王象等著名學者,以三閣藏書為依據,將儒家經典著作按照內容重新分類,編成我國第一部類書【皇覽】。全書有40餘部,計800餘萬字,輯有豐富的文獻資料。開創了利用國家藏書編撰百科全書類的文獻總纂的先河,為“千古類書之權輿”。

南橋淨士 發表於 2025-7-3 23:4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王象之儒行與曹魏文治之關係】

王羲伯者,河內儒士,曹魏文苑之翹楚也。觀其生平,可窺漢魏之際寒門士子進身之途,更可考見文帝黃初年間文治之要義。象少時牧羊讀書而受棰楚,其勤學之志,可比匡衡鑿壁、車胤囊螢。楊俊之識拔,非獨救一仆隸,實為曹魏儲才也。

【魏略】載象"性器和厚,文采溫雅",此八字實為漢末儒者典型。建安七子凋零後,象以"才最高"繼其文脈,足證其文采非止辭章之麗,更得【詩】【書】之髓。其領撰【皇覽】,合八百餘萬言,開類書編纂之先河,此舉非徒文獻整理,實有"整齊百家雜語"之深意。昔劉向校書天祿,今王象總纂秘閣,皆王朝文治之標誌也。

至若"薦楊俊"一事,尤見儒者風骨。當文帝盛怒收俊時,象"叩頭流血竟面",雖終不能改帝意,然其"引帝衣"之諫,凜然有古大臣犯顏直諫之風。范曄【後漢書】論黨錮諸賢"蹈仁義而弗悔",象之行為,正與此同契。其以不能救俊發病卒,非獨報知己之恩,實儒家"士為知己者死"之節義體現。

考象之仕履,自散騎侍郎至秘書監,皆清要之職。曹丕置散騎常侍"掌規諫",設秘書監"典藝文",其重用象也,非僅重其才,亦欲樹寒門進取之典範。然"儒宗"之譽與"引衣"之諫,終見魏文"文章經國"理想與帝王專權之矛盾。象之死,不惟個人悲劇,亦預示正始以後名教與自然之爭端。

【隋書·經籍志】載象文集一卷已佚,今唯存【薦楊俊】殘篇。然觀其一生,牧羊兒至列侯,布衣而登秘閣,終以死諫全節,可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者矣。昔人論漢魏人物每重事功而輕文德,若王象者,文質彬彬,盡瘁事國,豈非【論語】所謂"文之以禮樂"之君子歟?

(全文798字)
chocoba 發表於 2025-7-24 08:3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王象之儒行與曹魏文治之關係】

王羲伯者,河內儒士,曹魏文臣之典範也。觀其生平,可謂"貧賤不能移"之典型。【魏略】載其牧羊讀書而遭棰楚之事,恰與【漢書·倪寬傳】"帶經而鋤"互為映照,可見漢魏之際寒門士子向學之艱。楊俊之識拔,非獨救一人,實開曹魏"唯才是舉"政風之先聲。

建安文壇凋零之際,王象以"文采溫雅"為太子丕所重,此非偶然。考曹丕【典論·論文】稱"文章經國之大業",而象領修【皇覽】八百餘萬言,實開類書編纂之先河。其書雖佚,然【初學記】【藝文類聚】之體例,皆可溯源於此。昔鄭默制【中經】,荀勖著【新簿】,皆未若【皇覽】之集文獻大成,此王象於目錄學之功不可沒也。

至若"薦楊俊"一事,尤見儒者風骨。當文帝盛怒收俊時,象"叩頭流血竟面",此非徒報知遇之恩,實踐【論語】"以德報德"之訓。文帝"無我邪"之詰,恰暴露帝王權術與士人氣節之衝突。范曄【後漢書】論黨錮之禍雲"天下善士,皆罹其災",王象之死,可謂曹魏"名士少有全者"之預兆。

然細繹史文,象之"性器和厚"與陳群之"清流雅望"、王朗之"弘雅諍諫",共構曹魏文治之三重維度。其領秘書監時整理圖籍,使建安七子遺文得傳,功在文脈。劉勰【文心雕龍】云"魏晉淺而綺",而象之"溫雅",恰為亂世中難得之正聲。

要之,王象生平可析為三重意義:於個人體現"士志於道"的儒者精神,於學術開創類書編纂之新體例,於政治展現士權與君權之微妙平衡。其悲劇結局,實為漢晉之際知識分子命運之縮影,較之嵇康、陸機輩,可謂"歲寒松柏"之先凋者矣。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丙午日|黃帝4722年六月十二日申時| 2025/8/5/週二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