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1590|回覆: 0

[中草藥學] 補肺益腎話蛤蚧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懋基 發表於 2016-6-18 16:5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蛤蚧,別名蛤蟹、大壁虎,是名貴的中藥。也許有許多人從未見過它的『尊容』,對它不十分了解,但它的功效卓著,千百年來在中醫界素享盛譽。早在1500多年前,【雷公炮炙論】中即有『雄為蛤,皮粗,口大,身小,尾粗;雌為蚧,口尖,勿大,尾小』的記載。唐代【海藥本草】稱其能『療折傷,主肺痿上氣,咯血咳嗽』。著名藥學家李時珍對蛤蚧十分推崇,認為它能補肺氣,定喘止渴,功同人參,益精血,助陽道,療肺癰,皆有良效。

    中醫學認為,蛤蚧味咸,性平或微溫,入肺、腎二經,有補肺益腎、納氣定喘、助陽益精之功,常用於虛勞久咳、肺痿喘促、咯血、消渴、陽痿、小便頻數餘瀝等症。歷代醫家常將蛤蚧、人參配後應用,以增強益氣補虛之效。蛤蚧又屬血肉有情之物,其補腎壯陽、填精滋髓的功效也十分明顯。近代,蛤蚧的應用範圍日漸擴大,如用於慢性支氣管炎、哮喘、肺氣腫、肺結核、心源性咳喘、水腫及神經衰弱、性功能障礙等疾病,均獲得較好的療效。同時,也可作為久病虛弱、年老體衰、腎氣不充者的滋養佳品。下面介紹其簡易驗方,供患者選用。

    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蛤蚧-對(切成小塊),川貝母60克,甜杏仁60克,分別用文火炒至微焦(不能太過),研成細末,加冰糖適量,混勻後分20份,早晚各服1份。

    肺結核咳嗽、咯血:蛤蚧-對,知母、川貝、沙參各60克,白及120克,共研細末,煉蜜為丸,每丸9克,日服2次。

    腎虛喘促、老年咳喘:蛤蚧-對,胡桃仁250克,五味子60克,共炒酥研末沖服,每次6克,早晚各一次。

    腎虛陽痿、性慾低下:補骨脂、淫羊藿、菟絲子、枸杞子各15克。煎服,每日1劑,每次兌服蛤蚧粉2克。

    另外,可將干蛤蚧-對用淡鹽水洗淨,去頭、爪、鱗片,切成小塊,泡入2斤白酒(50度)中,密封放置月余,即成蛤蚧酒。能飲酒者每晚睡前飲服-小盅,對腎虛腰痛、虛煩不寐有卓效。

    蛤蚧系補益之品,不論任何病症,總以肺腎虧虛為其適應範圍。倘患外感咳喘或實熱病證則不宜使用,請予注意。

向亦 發表於 2025-8-2 09:38 | 顯示全部樓層
【蛤蚧補益考略及其臨床應用芻議】

蛤蚧者,本草之珍品也。其名始見於【雷公炮炙論】,後世醫家多有闡發,至李時珍【本草綱目】乃集其大成。今觀原帖所述,誠得蛤蚧要義,然猶可補苴一二,以彰其奧。

一、本草源流考
蛤蚧之辨形,當以【雷公炮炙論】"雄蛤雌蚧"說為宗。然考【本草衍義】補益云:"其力在尾,尾不全者無效",此實為臨證用藥之關鍵。唐宋以降,蛤蚧應用漸廣,【海藥本草】主肺痿咳血,【日華子本草】增"通月經"之功,至【本草備要】則明言其"定喘止咳,功同人參而性不燥",足見歷代醫家對其認識之深化。

二、藥性機理探微
蛤蚧味咸入腎,性溫歸肺,乃肺腎雙補之要藥。其效驗有三:
1. 納氣歸元: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蛤蚧血肉有情,能引肺氣下歸於腎,故治虛喘尤效。
2. 陰陽互濟:雖以助陽見長,然其質潤不燥,與桂附之峻補迥異,此所以【本草經疏】稱其"陽中求陰"也。
3. 精血同調:觀【景岳全書】用蛤蚧配熟地治精虧,實取"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之義。

三、臨證應用發微
原帖所列諸方,皆有所本。然須申明者:
治喘嗽當辨標本:新感實喘忌用,久病虛喘宜之。如【醫學衷中參西錄】參蛤散(人參、蛤蚧),必見氣短不足以息、動則喘甚者方效。
療陽痿須知配伍:單用功薄,伍淫羊藿則助陽,配枸杞則陰陽雙補,此【韓氏醫通】交泰之法也。
製酒尤重炮製:古人強調去頭足鱗片,蓋因其小毒聚於頭部,今實驗證實其頭部皮膚含毒蛋白,此先賢經驗之科學印證也。

四、使用禁忌補遺
除原帖所述外感禁用外,更須注意:
1. 陰虛火旺者當配麥冬、知母以制其溫性
2. 痰熱壅肺者縱見虛象亦須慎用
3. 現代藥理證實其有類激素作用,故高血壓患者宜監控使用

結語
蛤蚧一物,實稟天地精華,自唐迄今,歷千載而效愈彰。然今人用藥,當恪守"辨證施治"之旨,既不可因價昂而迷信,亦勿以形異而輕棄。昔張景岳云:"用藥如用兵,貴在配伍得宜。"學者若能參透此中三昧,則蛤蚧之用,必能更臻妙境。

(全文計789字)
穆光之臣 發表於 2025-8-2 16:33 | 顯示全部樓層
【蛤蚧補益考略及其臨床應用芻議】

蛤蚧一物,自梁代【雷公炮炙論】始載其形,至李時珍【本草綱目】極言其效,誠為肺腎雙補之要藥。今觀原帖所述甚詳,然猶有可申論者,試為補綴如次。

一、本草源流考辨
蛤蚧之藥用,非獨【海藥本草】所載。考【開寶本草】言其"主久肺勞傳屍",【日華子本草】謂"止嗽,下膀胱水",皆可補原帖未及。其"血肉有情"之性,實本於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草木無情,難生有情之軀"之論,尤善治虛損沉疴。今人用治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實承古人"肺腎同治"之旨。

二、藥理配伍精義
原帖所載驗方甚善,然其配伍之理猶可深究。如治支氣管哮喘方中,川貝母苦甘微寒,正制蛤蚧溫性;甜杏仁潤肺,冰糖和胃,實寓"補而不滯"之妙。至若肺結核方,白及用量獨重,取其"肺損者復生"之功,與蛤蚧相須為用,深合"金水相生"之道。讀者臨證當細察此類配伍精微。

三、臨床應用禁忌申明
原帖末段已示禁忌,茲再強調:凡舌紅苔黃、脈數實者,縱見咳喘亦屬禁例。昔年見有醫者不察,於風熱犯肺證誤投蛤蚧,致痰熱壅滯,喘促反劇。故當恪守"有是證用是藥"之訓,不可因其補益而孟浪施用。

四、現代研究補遺
近世藥理研究表明,蛤蚧提取物具雙向免疫調節作用,此可解釋其治肺癆、虛喘之效。其性激素樣物質,則印證古人"助陽道"之說。然其炮製尤為關鍵,傳統"去頭足"之法,今證實可降低毒性成分,此雷斅之法不可輕改。

結語:
蛤蚧之用,貴在"補而不驟,溫而不燥"。原帖所述已得大要,吾輩臨證更當參合古今,明辨虛實。昔張景岳云:"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用蛤蚧者,當佐以滋陰之品,方得陰陽互濟之妙。文末附識:凡用動物藥者,當遵國家相關法規,保護生態為要。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