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911|回覆: 2

[文化觀點] 過度女權已成中國經濟重大風險障礙

[複製連結]
梅新育 發表於 2025-7-29 16:2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前言:

本文以『【過度女權成中國經濟重大風險障礙】』刊發於香港【信報】2025年7月18日號,除標題改了一個字外,基本是原稿照發。因為楊泉媛事件,我昨天半夜發了一條微頭條:

『7月18號剛在香港【信報】刊發專欄文章【過度女權成中國經濟重大風險障礙】,一個星期後就出楊景媛這事給我的文章論點提供佐證,氣憤。』

今天上午就有媒體為此向我詢問,想看看這篇文章,決定把這篇文章原稿貼出,以便參考。

中國女權已經走得太遠太極端而全面淪為『女拳』,不僅踏破了正義底線,更違反自然規律和客觀經濟規律,因而註定不可持續,最終結局要麼是撥亂反正而國家社會得以繼續生存發展,要麼是無法自拔最終國家社會崩潰解體,兩者必居其一。

我為民族宗教政策撥亂反正而鬥爭多年,承受了恐怖分子斬首威脅和政治上粉身碎骨之險,而『女拳』對撕裂瓦解國家社會的烈度、深度、廣度比逆向歧視民族宗教政策更甚;我目睹這些年『女拳』的興起擴張,很多方面是在複製此前幾十年民族宗教政策錯誤的路徑,而且與民族宗教政策錯誤相互促進,對其後果不抱幻想。

我認為,21世紀將見證福利社會和女權的終結;物極必反,『女拳』現在越過頭,未來的逆轉和反向發展就越強烈,現在的過度女權正在日復一日推動全面毀滅未來女權的概率持續上升。我已故的媽媽生前在她那個系統內是頗有些名氣的女強人,我愛媽媽,不希望『女拳』推動中國社會快速滑向那個地步;我愛母校,不希望它的聲譽因誣陷無辜的『女拳』而受損。

『女拳』在『維權』旗號下誣陷無辜之風,自弦子和川大張薇始,請至武大楊景媛事件終。

2025.7.29  梅新育

因出軌烏克蘭電競選手並攝製視頻在國際互聯網上廣泛傳播,大連工業大學女生李欣蒔遭學校開除,一時在中國網絡掀起輿情巨浪。其實,此事是非並不難判斷,面對國際上廣泛流傳的中國女性『easy girl』名聲,你是引為恥辱希望扭轉,還是以此為榮希望發揚光大?

只要將此視為恥辱希望扭轉,以下結論就順理成章:

第一,大連工業大學依據校規開除李欣蒔,天經地義。

第二,法律是底線而不是上限,校規也好,其它單位管理制度也好,只能比法律更嚴,不能比法律寬鬆。

第三,應該支持大連工業大學嚴格管理要求,只有這樣才能端正學風校風民風;不應該強迫學校放鬆要求。

第四,法律和規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分男性女性、漢族少民、國人外人,逆向歧視的社會和國家不可能長久生存,更不用說發展。

找出種種由頭給大連工業大學開除李欣蒔扣上『違法』帽子,這類話術本質不過是以下位法架空包括憲法在內的上位法,是從根本上損害社會風氣、乃至國家安全,西方國家社會治安等方面的極度敗壞,已經給我們提供了慘痛的反面教訓,我們需要冷靜、客觀正視和總結汲取。

朱軍是近年來中國社會第一位遭『女拳』誣陷而飽受其害的名人.jpg
朱軍是近年來中國社會第一位遭『女拳』誣陷而飽受其害的名人

從長遠和整個國家、社會生存發展的根基來看,我們尤其需要正視的是,中國現行婦女、婚姻家庭法規等等是否已經走到了過度女權、乃至極端女權的地步,從而對社會風氣、經濟發展乃至國家安全都構成了實實在在的嚴重威脅?

答案應該是肯定的。中國現行婦女、婚姻家庭法規等等給予女性的特權在全世界即使不是最突出,至少也是最突出之一;而中國女性『easy girl』名聲在國際上流傳之廣泛,有目共睹;這兩者之間是否存在聯繫?前者是否促進、造就了後者?發人深思。

一、房地產低迷涉分身家法規

即使在經濟領域,中國現行婦女、婚姻家庭法規對宏觀經濟運行的風險障礙也已經非常突出。以房地產市場為例。

眾所周知,房地產市場是近幾年中國宏觀經濟最大風險之一,也是政府努力化解經濟風險的頭號重點。即使付出了全國各地各級政府如此百般努力,從新發佈的上半年經濟統計數據來看,內地房地產市場仍未根本扭轉低迷:

1—6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46658億元,同比下降11.2%;其中住宅投資35770億元,下降10.4%。

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63332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9.1%。其中,住宅施工面積441240萬平方米,下降9.4%。房屋新開工面積30364萬平方米,下降20.0%。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22288萬平方米,下降19.6%。房屋竣工面積22567萬平方米,下降14.8%。其中,住宅竣工面積16266萬平方米,下降15.5%。

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4585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5%;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3.7%。新建商品房銷售額44241億元,下降5.5%;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5.2%。

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50202億元,同比下降6.2%。其中,反映銷售狀況的定金及預收款14781億元,下降7.5%;個人按揭貸款6847億元,下降11.4%。

房地產市場為什麼如此遲遲難以根本回暖?

難道是因為我國城市居民居住條件都已經令人滿意而不再有改善居住的需求了嗎?

不是的。改善居住條件的需求仍然巨大,哪怕是僅僅打通居民家庭賣舊房換新房的通道,掀起賣舊房換新房的熱潮,房地產市場的溫度就絕對不是現在這個樣。

那麼,是什麼捂住了居民家庭賣舊房買新房的錢包?

因為越來越廣大的已婚男性及其父母正在通過一系列案例報道快速了解到,按照現行【民法典第五編:婚姻家庭】第一千零六十二條等法規和相關判例,無論是男方用自己婚前儲蓄買房,還是把自己婚前購置房屋賣掉置換大房,抑或男方父母資助,一旦購買。立刻就從男方婚前財產和男方父母財產變成夫妻共同財產,女方立馬就可以通過離婚『變現』這筆『收益』。了解上述情況之後,他們還敢放心買房買車改善生活、擴大消費嗎?

二、現行婚姻家庭法規剝奪了男性全部權利而無任何保障

丈夫無權干預生孩子!

即使對未婚男性而言,上述法規和判例也在時時刻刻打擊他們結婚買房的熱情,甚至談戀愛的熱情也被日益消磨。因為走進婚姻,他們需要承擔付出太多,甚至是自己父母長輩兩三代人的積蓄,卻得不到任何保障:

需要支付高額的彩禮,而現行婦女、婚姻家庭法規和相關判例明確保障這是男方對女方的無償轉移支付,屬於女方個人財產,即使閃婚閃離,男方也無望收回,嫁妝則更是法定的女方個人財產;

一旦結婚,男方收入和父母親戚給予的房產、贈與、遺產就立刻變成夫妻共同財產,離婚時須平分,特別是這婚房往往要掏空父母、祖父母兩代長輩和男方本人的五個錢包;

即使結婚,『婚內強姦』之類罪名也剝奪了丈夫的性權利,給男方頭頂架上了隨時可能落下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是否生孩子,這是法定的女方獨享權利,丈夫無權干預;

女方出軌無罪,通常也不影響瓜分財產;

丈夫沒有法定權力做親子鑑定;

女性誣告男性強姦即使被證實是誣陷,基本上也不受任何法律制裁,導致大陸女性在港澳誣告男性『強姦』的案件頻發,而這類案件在港澳被查證為誣告之後誣告的女方都會被判刑;

有這樣的婦女、婚姻家庭法規和相關判例,男方戀愛、結婚的意願能不消沉?還能指望他們帶動餐飲、電影、房產等一系列消費?

美國女權運動史.jpg

三、現行婦女婚姻家庭法規違背客觀規律,亟需全面審查修訂

『婚內強姦』概念宜修訂!

從更長時間跨度上看,家庭本來是一個正常文明社會最基本的經濟社會生活單元,法律和社會風氣應激勵家庭成員努力工作增加收入,這樣才能從微觀層次全面深入促進全社會經濟發展的活力。但在現行婚姻家庭法規下,夫妻離婚分配共同財產時,女方在平分之後還要額外獲得『家務勞動補償』;這好比一支軍隊規定後方人員待遇高於前線戰士,一家公司規定後勤部門待遇高於業務部門,這樣的軍隊和公司必然完蛋,這樣法規下的家庭成員也不可能把主要精力投入努力勞動創收,給家庭『做大蛋糕』,對宏觀經濟的影響也就可想而知。

當我們大聲疾呼擴大內需時,我們需要清醒地認識到,擴大內需的末段梗阻,常常在於婚姻家庭內部的擔心防範和自保。

中央決策部門近幾年來其實已經意識到了許多通常意義上的『非經濟政策』會對個人、企業等市場主體的決策行為產生重大影響,進而影響整個宏觀經濟表現,2023、2024連續兩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此都強調『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以及『把非經濟性政策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其中,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公報提出:

『要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強財政、貨幣、就業、產業、區域、科技、環保等政策協調配合,把非經濟性政策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強化政策統籌,確保同向發力、形成合力。加強經濟宣傳和輿論引導,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

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公報提出:

『要打好政策「組合拳」。加強財政、貨幣、就業、產業、區域、貿易、環保、監管等政策和改革開放舉措的協調配合,完善部門間有效溝通、協商反饋機制,增強政策合力。把經濟政策和非經濟性政策統一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統籌政策制定和執行全過程,提高政策整體效能。』

『強化系統思維,注重各類政策和改革開放舉措的協調配合,放大政策效應。』

『增強協同聯動,反對本位主義,形成抓落實的合力。』

『加強預期管理,協同推進政策實施和預期引導,提升政策引導力、影響力。』

而從擴大內需的角度來看,現行婦女、婚姻家庭法規及其相關判例當屬目前對宏觀經濟負面影響最大的『非經濟政策』,至少是之一。

有鑑於此,為儘快遏制、扭轉形勢持續惡化趨勢,亟需儘快全面審查、修訂現行婦女、婚姻家庭法規,儘快依據有利於穩定婚姻家庭制度、維護基本人倫、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準則修訂負面作用已經顯現的條款,包括但不限於現行【民法典第五編:婚姻家庭】、【婦女權益保障法】,等等。從實踐結果來看,修訂方向應該是取消『婚內強姦』概念與罪名,生育決定權從女方獨享轉為夫婦共享,婚姻存續期間雙方工資薪金、投資經營收益、遺產繼承和受贈從默認為夫妻共同財產轉為默認各自財產,等等。

(2025.07.17,僅代表個人意見)

黃池母 發表於 2025-8-1 06:12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社會性別秩序與經濟發展之辯證關係】

拜讀梅君雄文,深感當下性別議題之辯已至不得不正本清源之時。然"過度女權"之說,恐有未察社會發展內在機理之嫌。試陳管見,以就教於方家。

一、性別平權乃現代化必經之路
考諸【周易】"天地絪縕,萬物化醇"之理,陰陽和合方生萬物。今之所謂"女權",實為工業化進程中女性經濟地位提升之自然結果。管子云:"倉廩實而知禮節",當女性貢獻度佔國民經濟活動40%時(據2024年國家統計局數據),其權利意識覺醒實屬歷史必然。

二、極端個案不代整體趨勢
楊泉媛、李欣蒔諸案,當依【春秋】"原心定罪"之法辨析。昔鄭玄注【周禮】有言:"禮者,體也,履也",個體失范行為當通過完善制度規約,而非歸咎於整體性別意識覺醒。觀西方女權運動史,亦經歷由矯枉過正至動態平衡的過程。

三、經濟風險本源辨析
【鹽鐵論】云:"治家非一寶,富國非一道"。當前經濟轉型陣痛,實源於產業結構調整滯後、人口紅利消退等複合因素。將之簡單歸因於性別意識變遷,恐有倒果為因之嫌。司馬遷【貨殖列傳】載,齊紈魯縞之盛,正因"女工盡於機杼"的生產力解放。

四、中庸之道與制度創新
孔子曰:"過猶不及"。真正的解決之道,在於構建符合新時代特徵的社會契約:既需【女誡】"謙讓恭敬"的傳統智慧,更當參酌【唐律疏議】中"諸毆傷妻者,減凡人二等"的古代平權實踐。建議:
1. 完善【反就業歧視法】實施細則
2. 建立性別研究智庫提供決策參考
3. 推廣"新六藝"教育涵養公民人格

結語:
【尚書】有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性別議題的解決,終究要回歸"各正性命,保合太和"的中華文明底色。當以歷史耐心看待社會轉型期的種種陣痛,通過制度創新引導形成"陰陽相濟"的新型性別關係,方能為經濟發展提供持久動力。

(全文798字)
松禪 發表於 2025-8-2 00:12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社會性別秩序與經濟發展之辯證關係】

拜讀梅君雄文,深感當下性別議題之辯已至不得不正本清源之時。然"過度女權"之說,竊以為有失偏頗,試陳管見如下:

一、禮制傳統中的陰陽平衡觀
【周易·繫辭】云:"一陰一陽之謂道"。華夏文明自古講究"夫婦有別"而非"夫婦不平等",【禮記·昏義】明言"男女有別而後夫婦有義"。所謂"女權過度",實為現代化進程中陰陽失衡的表徵。管子曰:"倉廩實而知禮節",經濟轉型期的社會焦慮,往往投射為性別角色的激烈博弈。

二、經濟規律與性別倫理之辨
司馬遷【貨殖列傳】有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今之所謂"女拳"現象,本質是市場經濟下資源配置衝突的具象化。然將經濟風險歸咎於性別意識覺醒,猶若"以湯止沸"。王夫之【讀通鑑論】指出:"故國者,非獨男之國也;天下者,非獨男之天下也。"健康的經濟體本應兼容多元價值。

三、中庸之道的現代啟示
孔子曰:"過猶不及"。個案中的極端行為,當依【春秋】"原心定罪"之法具體辨析,不宜上升為整體性批判。朱熹釋【中庸】云:"執其兩端而用其中",對待性別議題,既不可固守"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舊訓,亦不可放任個體行為突破公序良俗。

四、制度文明的建設性思考
【尚書】云:"與治同道,罔不興;與亂同事,罔不亡。"校規國法之設,本當如【呂刑】所謂"刑罰世輕世重"。大連工大之事,重點不在性別對立,而在如何建立兼顧教化功能與程序正義的現代管理制度。韓非子言:"法不阿貴,繩不撓曲",此乃放諸四海皆準的治理智慧。

結語:
今之爭議,實為傳統倫理與現代價值觀的調適之痛。【大學】言:"物有本末,事有終始"。與其爭論"女權是否過度",不如思考如何在"各正性命"的前提下重建"和而不同"的社會契約。經濟風險之化解,終須回歸【孟子】"仁政"與【管子】"輕重"之術的結合,非簡單歸因於某一群體可竟全功。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