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04|回覆: 1

[道學研究] 【莊子】雜篇卷5寓言詩解3不待而待待而不待大白若辱上德若谷

[複製連結]
達性暢情 發表於 2022-1-29 16:5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莊子】篇卷5寓言詩解3不待而待待而不待大白若辱上德若谷
題文詩:
眾罔兩也,問於:若向也俯,而今也仰;
向也括而,今也被發;向坐今起;向行今止,
為之何也?曰搜搜,奚稍問也!予有而不,
知其所以.予蜩甲也?蛇蛻?似之而非.
與日,使吾屯聚;與夜,代也.
吾所,以有待邪?而況乎以,有待者乎!
來則,我與之來,彼往我往,彼強陽我,
與之強陽.強陽者又,何有問乎!真情所至.
非去非來,來者不留,去者不追.陽子居南,
之沛老聃,西遊於秦,於郊,至於梁地,
而遇老子.老子中道,仰天嘆曰:也吾,
為可教,今不可也.陽子居乃,不答至舍,
進盥漱櫛,脫屨戶外,膝行前曰:向者弟子,
欲請夫子,夫子不閒,是以不敢;閒矣,
請問其過.老子曰爾,雎雎盱盱,而誰與居?
大白若辱,上德若谷,盛德之人,其不足.
陽子蹴然,變容:敬聞命矣!陽子,
往也舍者,迎將其家,公執席,妻執巾櫛,
舍者避席,煬者避灶.反也舍者,與之爭席.
【原文】

   眾罔兩問於景曰(1):『若向也俯(2),而今也仰;向也括(3),而今也被發 (4);向也坐,而今也起;向也行,而今也止,何也?』景曰:『搜搜也(5), 奚稍問也(6)!予有而不知其所以(7)。予,蜩甲也(8)?蛇蛻也(9)?似之而非也(10)。火與日(11),吾屯也(12);陰與夜(13),吾代也(14)。彼(15),吾所以有待邪(16)?而況乎以有待者乎!彼來則我與之來,彼往則我之往,彼強陽則我與之強陽(17)。強陽者,又何以有問乎!』
 罔兩問景曰①:『曩子行②,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無特操與③?』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④?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蚹蜩翼邪⑤?惡識所以然?惡識所以不然?』罔兩問影:子行,今子;子坐,今子起也.何無特操?曰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也,其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蚹,蜩翼邪?惡識所然?所以不然?
【譯文】
眾多影子的影子問影子說:『你過去低頭,而今仰頭;過去束髮,而今披髮;過去坐着,而今站起;過去行走,而今停步。為什麼呢?』影子說: 『你們嗖嗖地搖動,為什麼貿然來問我?我活動而不知道為什麼這樣。我,象蟬殼嗎?象蛇皮嗎?象是而又不是,火光和陽光,使我頓聚;陰天和黑夜, 使我消失。形體,是我所依賴的嗎?何況那有依賴的東西呢!形體來我就隨它來,形體去我就隨它去,形體運動不止我就隨它運動不止。運動不息,又有什麼問的呢!』
【注釋】
(1)眾罔兩:多個影外的微影。景:通影。參見【齊物論】中罔兩與影的一段對話。
(2)若:汝,你,向:從前,過去。俯:低頭。
(3)括,指發,束髮。
(4)被,通披。
(5)搜搜:又作叟叟,搖動的樣子。指眾罔兩。
(6)奚:何。稍:借作屑。奚屑問:為什麼貿然發問。
(7)予:我。
(8)蜩:蟬。蜩甲:蟬蛻。
(9)蛇蛻:蛇皮。也:通邪。
(10)似之而非也:影生於形與甲出於蜩、蛻出於蛇相似,但影無實而甲、蛻有實,所以雖相似而不同,影子並無實體存在。
(11)火:指火光。日:指日光。
(12)吾屯:我頓聚。
(13)陰:陰天,無陽光。夜:黑天,無日、月光之時。
(14)代:消失。
(15)彼:指形。
(16)有待:有依賴。
(17)強陽,運動不止。

【原文】

   陽子居南之沛(1),老聃西遊於秦(2),邀於郊(3),至於梁(4), 而遇老子。老子中道仰天而嘆曰:『始以女為可教,今不可也。』陽子居不答。至舍,進盥漱中櫛(5),脫屨戶外(6),膝行面前(7),曰:『向者弟子欲請夫子(8),夫子行不閒,是以不敢。今閒矣,請問其過。』老子曰:『而雎雎盱盱(9),而誰與居(10)?大白若辱(11),盛德若不足(12)。』陽子居蹴然變容曰(13):『敬聞命矣(14)!』其往也,舍者迎將其家(15),公執席(16)妻執巾櫛 (17),舍者避席,煬者避灶(18)。其反也(19),舍者與之爭席矣。 【譯文】
陽子居南下到沛去,老子西行去秦國,要截於郊野,到梁地,而會見老子。老子在半途中仰天而嘆說:『起初我以為你是可以教導的,現在看來不可以了。』陽子居沒有答話。到了旅館,陽子居送進洗漱用品,把鞋脫在門外,跪着爬行向前,說:『剛才弟子想請教先生,先生卻行走沒有閒空,因此沒敢請教。現在有閒空了,請指出我的過錯。』老子說:『你仰目而視張目而望,十分傲慢,而誰能與你共處呢?清白的人象似污濁,尚德的人象似不足。』陽子居蹙然變化說:『弟子由衷接受先生的教悔了!』他來時,旅舍的人都迎送他,男主人安排坐席,女主人給他拿梳洗用具,先坐的人讓出席位,烤火的人迴避爐灶。他回去時,旅舍的人就與他互爭席位而不分彼此了。
【注釋】
(1)陽子居:楊朱。【應帝王】有『陽子居見老聃』。之:往。沛,指彭城,今江蘇徐州。一說今江蘇沛縣。
(2)秦:秦國。
(3)邀:通要,要截。
(4)梁:沛郊的地名。舊注大梁即開封實誤。
(5)盥(guàn):洗臉,洗手。漱:漱口。中:毛巾。櫛(zhì):梳子。
(6)屨(jù):葛麻做的鞋子。
(7)膝行:跪着走,表示尊敬。
(8)向:剛才。
(9)雎雎(jū):仰目而視,驕傲。一本作睢睢。盱盱(xū):張目而視,亦指傲慢。
(10)居:相處。
(11)大白若辱:引自【老子】四十一章,若,似。辱,污。
(12)盛德若不足:【老子】四十一章:廣德若不足。
(13)蹴(cù):通蹙。蹴然:緊迫的樣子。
(14)命:教。
(15)迎將:迎送。家:旅店。
(16)公:旅店男主人。
(17)妻:旅店女主人。
(18)煬(yàng):烘,炙,烤火。
(19)其反:送老子走後再來時。

李鳳山 發表於 2025-4-15 23:33 | 顯示全部樓層
【莊子·雜篇】寓言探微:論"待"與"無待"之玄境

【莊子·雜篇】"罔兩問景"之喻,實為闡釋道家"有待"與"無待"哲學之精妙寓言。影之隨形,恰似人之依存於外物,然莊子更進一層,揭示出"形"本身亦有所待,由此展開對絕對自由的形上思考。

一、影之"有待"的三重境界
影答罔兩之言,實含三重深意:其一明言"火日屯聚,陰夜代消",此物理之待;其二詰問"彼形吾所以有待邪",此形神之待;其三更悟"而況乎以有待者乎",此超越之待。正如郭象注云:"推而極之,則今之所謂有待者,卒至於無待。"影之搖曳,非自主而為,乃隨形、光、火、日等諸緣和合而生,此即【齊物論】"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之具體展現。

二、強陽運動中的無待真諦
"彼來則我與之來"數句,尤見莊子妙悟。成玄英疏解"強陽"為"運動之貌",實則揭示宇宙萬物皆在"不得已"之律動中。影之隨形,恰似道之生物,看似被動,實含主動;形似有待,終歸無待。此中玄機,正合【老子】"上德若谷"之旨——至德者虛懷若谷,其運動變化純任自然,故能成其大。

三、陽子居故事之印證
陽子居見老子而改容易行之記載,恰為"有待"到"無待"的修行註腳。其初"睢睢盱盱",終至"舍者與之爭席",正由刻意轉為自然,由"待"入"無待"之過程。老子"大白若辱"之教,實指至德者不執着德相,如王弼所言"大德無德,故若不足",此即破除對待之最高境界。

四、齊物視野下的待道觀
【寓言】篇通過影喻與陽子居故事的雙重演繹,最終指向"萬物皆種也,以不同形相禪"的齊物思想。所謂待與不待,實為認識層面的分別。如林希逸所解:"待而不待,不待而待,此即'朝三暮四'、'朝四暮三'之理。"真正得道者,能即有待而見無待,即現象而證本體。

此章要義,在於破除執着之"待心"。影之隨物而動而無心,陽子居之去驕矜而歸平淡,皆示現"上與造物者游,而下與外死生無終始者為友"的逍遙境界。讀【莊】者當於此等處着眼,方得見"無待"之真諦。
zhuzhu508 發表於 2025-5-24 23:48 | 顯示全部樓層
【莊子·寓言】"罔兩問影"章義疏:不待之待與道德之反

【莊子·雜篇·寓言】"罔兩問影"一節,以影與罔兩之對答,闡發"無待而化"之旨,其文雖簡,而義理深微。今試析其三層奧義,以明老莊"反者道之動"的哲學內核。

一、形影相待與"不待之待"
罔兩(影外微陰)詰問影之俯仰行止變化,影答以"搜搜奚稍問"(無心運動,何勞追問),自比"蜩甲蛇蛻"——蟬蛇蛻皮後,空殼雖存而生機已逝。此喻揭示:影之動,非自主而為,實隨形轉化;形之動,又隨造化流轉。莊子破"有待"之執,謂萬物皆在"不待而待"中:看似依附他者(如影依形),實則同歸大化,本無主從。此即【齊物論】"咸其自取,怒者其誰"之延伸。

二、大白若辱:道德之反相
"大白若辱,上德若谷"(【老子】四十一章)之旨,與此章暗合。影之"似之而非",恰如至白者不避污名、至德者虛懷若谷。莊子以影為喻,示現道體之"無我":影無自性,故能隨物賦形;聖人無執,故能與時俱化。此即【知北游】"不形之形,形之不形"——最高道德恰似其反,唯虛己者能容天下。

三、蛻喻與生死解脫
"蜩甲蛇蛻"之喻尤堪玩味。甲蛻為生死遺蹟,影動為假有幻相。莊子藉此點破:世人執著現象界之變動(如罔兩追問影跡),卻未悟本體如蟬蛇之"蛻故趨新"。所謂"待而不待",正是消解主客對立,直指變化即永恆。【大宗師】"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為雞"與此同調,皆言物化無礙,何須繫念形跡?

結語:無問之問,不答之答
罔兩之問,是俗諦之執;影之漠然,乃真諦之顯。莊子以反言破正,終歸"無言之教":大道若辱,至言若默。讀者當離文字相,觀"罔兩問影"本身即是道現——問答俱泯處,獨化之理自彰。

(全文798字)

按:本文以"形-影-罔兩"三重關係為經,以老莊互證為緯,融通【齊物論】【老子】諸篇,揭示莊子"無待逍遙"的深層邏輯。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戊戌日|黃帝4722年六月初四日卯時| 2025/7/28/週一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