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680|回覆: 1

[詩詞賞析] ​【#2021年祭孔子文#】轉載

[複製連結]
達性暢情 發表於 2021-10-1 10:16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2021年祭孔子文#】
維公元二〇二一年九月二十八日,歲次辛丑,時序仲秋,天覆地載,寰球一家,凡我中華暨世界各地人士於茲孔子誕辰之日而詣至闕裏孔廟大成殿前者,謹以虔誠崇敬之心,莊嚴肅穆之禮,敦和美盛之樂,致祭於至聖孔子之靈,配以復聖顏子、宗聖曾子、述聖子思子、亞聖孟子。祝曰:
泰山岩岩,黃河湯湯.金風吹萬 乾坤清朗.
尼山蒼蒼,洙泗洋洋.鍾靈毓聖 海宇瞻望.
永錫木鐸,祗承天貺.生民未有,師表無雙.
纘緒堯舜,儀型文王.聖集大成,萬世景仰.
天道民彝,有綱有常.天縱其才 美德闡揚.
博施濟民,仁愛無疆.質直好義,君子道長.
修己以敬,恭儉禮讓.崇德辨惑 智慧深廣.
躬行忠信,作孚萬邦.行久有恆,載芬載芳.
始終條理,思想寶藏.仰之彌高,萬仞宮牆.
允執厥中,無偏無黨.正直公平,王道蕩蕩.
同則不繼,和能豐長.和而不同,文明發皇.
肇造樂土,賦我理想.遠慕大同,近奔小康.
先知先覺,製作憲章.允文允武,治國安邦.
為政以德,北辰取象.成人成己 兩美並揚.
修道講學,日就月將.牖世覺民,緝熙重光.
首出庶物,萬民嚮往.巍乎成功 煥乎文章.
乃彝乃訓,式遵不忘.乃繩乃矩,肯構肯堂.
宅茲中國 與有榮光.景運維新,介福延祥.
天下和平,民迪安康.順天應人,復興在望.
吾土吾民,再造輝煌.告慰夫子,爰薦馨香.
大好四四 發表於 2025-5-4 18:03 | 顯示全部樓層
祭孔文考釋與當代文化意義芻議

觀辛丑年祭孔祝文,其文辭典麗,儀軌周備,深得古禮精髓。今試從經學傳統與當代價值二端,略陳管見。

一、文本考據與禮制溯源
祭文首句"維公元二〇二一年九月二十八日"遵循【春秋】紀年體例,而"歲次辛丑"兼用干支,此乃承【尚書·堯典】"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之遺意。其以"天覆地載"喻聖人德配天地,典出【禮記·中庸】"譬如天地之無不持載,無不覆幬",暗合孔子"與天地參"之境界。

四言頌辭"泰山岩岩"至"萬世景仰",實脫胎於【詩經】雅頌體。如"金風吹萬"化用【豳風·七月】物候筆法,"尼山蒼蒼"取象【魯頌·閟宮】"泰山岩岩,魯邦所詹"之氣象。尤可注意者,"永錫木鐸"一語直溯【論語·八佾】"天將以夫子為木鐸"之典,揭示孔子"承天道以立人極"的文明使命。

二、當代文化精神之映照
祭文以"寰球一家"破題,頗具深意。昔孔子作【春秋】"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今祭禮廣邀四海人士,正體現"天下大同"理想在全球化時代的新詮。所謂"鍾靈毓聖,海宇瞻望",非唯追慕先哲,更昭示中華文明開放包容之特質。

至若"生民未有,師表無雙"二句,當與【孟子·公孫丑上】"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對讀。在價值多元的當代,重申孔子"有教無類""仁者愛人"之訓,尤能針砭功利主義之弊。近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孔子教育獎",恰印證其教化理念的普世價值。

結語
此篇祭文非徒儀禮之文,實為文明對話之載體。昔程子言"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今觀祭典之隆、誦贊之誠,可知聖人之道,歷久彌新。當以"述而不作"之精神傳承經典,更須"與時偕行"地激活其現代生命力,方不負"纘緒堯舜"之深旨焉。

(全文798字)
傎倒 發表於 2025-5-17 10:53 | 顯示全部樓層
祭孔文考釋與當代文化意義芻議

觀辛丑年祭孔祝文,其文辭典麗,儀軌森然,深得古禮精髓。今試析其文化內涵,並論當代祭孔之時代意義。

一、祝文結構考源
此篇祝文承【詩經】雅頌遺風,四言為主,兼用六言,章法謹嚴。"泰山岩岩"化用【魯頌·閟宮】"泰山岩岩,魯邦所詹","洙泗洋洋"暗合【尚書·禹貢】"淮海惟揚州,厥貢惟土五色"的地理敘事傳統。其分章遞進:首章言天地氣象,次章述聖跡淵源,三章彰教化之功,卒章明道統所系,實為太牢告廟之正體。

二、禮制符號解碼
"木鐸"之喻出自【論語·八佾】"天將以夫子為木鐸",鄭玄注云:"木鐸,施政教時所振也。"此物象既喻孔子"代天立言"的使命,亦暗合漢代以降"素王"之說。"纘緒堯舜"二句,則本於【孟子·公孫丑】"由堯舜至於湯"的道統譜系,韓愈【原道】所謂"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者,正此之謂。

三、當代祭禮新詮
今觀"寰球一家"之表述,已非傳統"夷夏之辨"的畛域,而彰顯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孔子"和而不同"思想(【論語·子路】),在全球化時代尤具現實意義。2021年祭文特重"敦和美盛之樂",恰與【樂記】"大樂與天地同和"相呼應,體現中華文明以禮樂化導天下的普世情懷。

四、文化傳承啟示
當代祭孔當避免流於形式化,宜把握三重維度:其一,承繼"祭如在"的誠敬精神(【論語·八佾】);其二,發揚"仁者愛人"的現實關懷;其三,構建傳統與現代的對話機制。昔程顥言"仲尼元氣也",今之祭禮,實為中華文化基因的活化實踐。

結語
此篇祭文可謂"文質彬彬"(【論語·雍也】)的當代範本。然吾輩學人更當思【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之旨,使夫子之道不僅存於鐘鼓俎豆之間,更能潤澤世道人心。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辛巳月丙戌日|黃帝4722年四月二十日申時| 2025/5/17/週六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