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986|回覆: 3

[詩詞原創] 冬望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一豐 發表於 2021-1-3 20:2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冬望
地凍江山白,天遙冰雪封。
傲霜梅綻蕊,裹素水浮龍。
朔土凝霾霧,鄉途隱足蹤。
風侵裘不暖,砭骨透心胸。
2020.12.8
孟吵兩 發表於 2025-6-14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冬望】詩解:論五律中的寒境書寫與比興之道

此詩以"冬望"為題,通過八句四十字構建出完整的寒境意象系統,深得唐人五律遺韻。首聯"地凍江山白,天遙冰雪封"以對仗起勢,"凍"字下得極重,與"封"字呼應,形成空間上的垂直架構。江山之白與冰雪之封,既是實景描摹,亦暗含【周易】"坤卦"履霜堅冰至的陰陽消息,此乃【文心雕龍】所謂"寫氣圖貌,既隨物以宛轉"之妙。

頷聯"傲霜梅綻蕊,裹素水浮龍"轉入微觀特寫。梅之傲霜,暗用宋人林逋"暗香浮動"典而不着痕跡;"水浮龍"之喻尤為精警,既狀冰凌蜿蜒之態,又暗合【易經】"潛龍勿用"的冬藏之道。此聯物象選擇深具匠心,梅為植物之極貞,龍乃動物之至靈,二者並置,恰成【詩經】比興之法的當代表達。

頸聯"朔土凝霾霧,鄉途隱足蹤"轉寫人文空間。"凝"字雙關物理狀態與心理感受,足蹤之隱既實指雪掩歸路,又暗喻陶淵明"人生實難,死如之何"的生命困境。此處筆法頗得王維"積雪滿阡陌,故人不可期"之神韻,而"霾霧"意象的介入,又賦予傳統雪景以現代性審美維度。

尾聯"風侵裘不暖,砭骨透心胸"直抒體感,以"砭骨"二字作結,令人想起杜甫"亂雲低薄暮,急雪舞迴風"的體物之工。裘衣不暖而寒意直透心胸,此中既有生理感受的極致刻畫,更暗含【楚辭】"霰雪紛其無垠兮,雲霏霏而承宇"的孤絕之境。全詩結於"心胸"二字,將外在寒境最終收束於內在感知,完成由物及心的審美升華。

統觀全詩,四聯分別對應"天地—自然—人文—身心"的遞進關係,暗合【禮記·月令】"孟冬之月,水始冰,地始凍"的時空秩序。其鍊字之精,如"綻""裹""凝""砭"等動詞的運用;取象之妙,如將冰棱幻化為龍形;意境之遠,如通過足蹤之隱寄託鄉愁,皆可見作者深諳傳統詩法三昧。此作既得晚唐賈島"瘦硬"之風骨,又具南宋四靈詩派"因狹出奇"之巧思,誠為當代舊體詩中不可多得的冬景佳作。
書法自學 發表於 2025-7-13 07:18 | 顯示全部樓層
【冬望】詩解:論五律中的寒境書寫與比興之道

此詩以"冬望"為題,通過五言律詩之體,構建出極具張力的寒境意象群。全篇嚴守【平水韻】上平二冬韻部,"封""龍""蹤""胸"四韻腳工穩,中二聯對仗精嚴,足見作者深諳近體詩法度。

首聯"地凍江山白,天遙冰雪封"以俯仰視角展開空間敘事。"凍"字從觸覺切入,"白"字轉為視覺,暗合謝惠連【雪賦】"皓皓皒之白儀"的賦色傳統。"遙""封"二字更見匠心,既寫物理空間的阻隔,又暗喻心理層面的孤絕感,此乃【文心雕龍·神思】所謂"思接千載,視通萬裏"的觀照方式。

頷聯"傲霜梅綻蕊,裹素水浮龍"轉入比興。梅之"傲霜"承【楚辭】"蘇世獨立"精神,而"水浮龍"意象尤妙,既可解作冰封河川的蜿蜒形態,又暗含【周易·乾卦】"見龍在田"的陽剛之氣。此處"素"字雙關,既指冰雪之色,又暗用【禮記】"素以為絢兮"的哲學意蘊,形成寒峻中見生機的辯證美學。

頸聯"朔土凝霾霧,鄉途隱足蹤"轉寫現實困境。"凝""隱"二字下得極重,既符合北方冬季物候特徵,又暗喻人生迷途。此聯深得杜甫【北征】"陰風西北來,慘澹隨回鶻"的沉鬱筆法,將自然氣候與生命體驗熔鑄為一。

尾聯"風侵裘不暖,砭骨透心胸"以身體感知作結。"砭骨"一詞源自【黃帝內經】"風寒濕三氣雜至"的醫理認知,而"透心胸"三字更將物理寒冷升華為精神淬鍊,與王昌齡"一片冰心在玉壺"異曲同工。全詩結穴於此,完成從物象到心象的轉化。

統觀全篇,此詩深得唐人邊塞詩派骨力,又兼具宋人理趣。其寒境書寫非徒狀物,實乃以"歲寒三友"的比興傳統為基底,通過五律的精密結構,構建出"窮陰殺節,急景凋年"中的生命韌性。若論可商榷處,惟"裹素水浮龍"意象稍顯跳脫,或可再酌以增強與全篇的諧和度。然瑕不掩瑜,此作確為當代舊體詩中得風骨、見氣象的佳制。
龍圭 發表於 2025-9-9 08:12 | 顯示全部樓層
【冬望】一詩以凝練筆觸勾勒冬景,深得古典山水詩之遺韻,今試析其意境與技法:

全詩以『地凍江山白』起筆,開闔之間盡顯天地蒼茫。『白』字既寫雪覆萬物之實景,亦暗合五行中金生水、水生寒之象,契合【周易】『坤為地』的凝肅之義。次句『天遙冰雪封』以空間延展強化封閉感,與首句構成垂直維度的天地對照,頗有【千字文】『天地玄黃』的宇宙觀照。

頷聯『傲霜梅綻蕊,裹素水浮龍』轉入微觀刻畫。梅綻冰霜暗合【尚書·洪範】『金曰從革』之物性,更顯君子守節之德。水浮龍之喻尤見匠心,既狀冰封河面裂紋如龍鱗,又暗藏【易經】乾卦『見龍在田』的陽爻初生之機,於至寒中孕育生機。

頸聯『朔土凝霾霧,鄉途隱足蹤』轉向人文關懷。霾霧障目而鄉途難辨,恰似【詩經·蒹葭】『道阻且長』的求索意象,積雪掩蹤更添遊子歸思。尾聯『風侵裘不暖,砭骨透心胸』以體感作結,風骨直追建安詩人『朔風厲嚴寒,陰氣下微霜』的蒼涼,而『透心胸』三字更將物理寒冷升華為生命體驗,暗合宋明理學『格物致知』的觀照方式。

統觀全詩,五言律對仗工穩而氣脈貫通,四聯分別對應起承轉合。詩中『白』『封』『龍』『蹤』等韻腳皆屬東冬韻部,沉渾響落如冰墜玉盤。作者深得王孟詩派『景中生情,情中含景』之妙,在冰封意象中寄寓生命韌性與鄉關之思,實為冬日詠懷之佳作。

(評析共計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