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來源: 中國漢學網  參考文獻 
 蔡權(1990)廉州方言形容詞的特殊形式及其用法, 【方言】第4期。
 陳亞川  鄭懿德(1990)福州話形容詞重疊式的音變方式及其類型,【中國語文】第5期。
 陳淑梅(1994)湖北英山方言形容詞的重疊式,【方言】第1期。
 戴慶廈  徐悉艱(1992)【景頗語語法】,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
 范方連(1964)試論所謂動詞重疊,【中國語文】第4期。
 范繼淹(1962)重慶方言名詞的重疊和兒化,【中國語文】12月號。
 何汝芬  陳康(1981)台灣高山族的阿眉斯語, 【語言研究】第1期。
 李藍(1987)貴州大方方言名詞和動詞的重疊式,【方言】第3 期。
 李大忠(1984)不能重疊的雙音節形容詞,中國語文雜誌社編【語法研究和探索】,北京大學出版社。
 李宇明(1995a)泌陽話性質形容詞的重疊及有關的節律問題, 全國漢語方言學會第八屆學術討論會(1995年10月,武漢)論文。
 ――(1995b)雙音節性質形容詞的A B A B式重疊,待發表。
 李人鑒(1964)關於動詞重疊,【中國語文】第4期。
 梁德曼(1987)成都方言名詞的重疊式,【方言】第2期。
 劉村漢等(1988)廣西平南白話形容詞的重疊式,【方言】第2 期。
 劉丹青(1986)蘇州方言重疊式研究,【語言研究】第1期。
 ――(1988)漢藏語系重疊形式的分析模式,【語言研究】第1 期。
 劉月華(1983)動詞重疊的表達功能及動詞重疊,【中國語文】第1期。
 劉自力(1987)仁壽方言名詞的重疊式,【方言】第2期。
 盧卓群(1979)說十百千萬的組合,【語文教學與研究】第2期。
 呂枕甲(1988)運城方言重疊式的韻律特徵,【語言研究】第2 期。
 施其生(1988)汕頭方言動詞短語重疊式,【方言】第2期。
 唐志東(1988)信宜方言前字變音重疊式,【語言研究】第2期。
 塗光祿(1987)貴陽方言的名詞重疊式,【方言】第3期。
 汪平(1987)湖北省西南官話的重疊式,【方言】第1期。
 汪國勝(1994)大冶方言語法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
 王還(1963)動詞重疊,【中國語文】第1期。
 蕭國政  李汛(1988)試論V―V和VV的差異,【華中師範大學學報】第6期。
 邢福義(1990)【形容詞短語】,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現代漢語】(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楊發興(1987)湖北長陽方言名詞和動詞的重疊式, 【方言】第3期。
 詹伯慧等(1991)【漢語方言及方言調查】,湖北教育出版社。
 張寧(1987)昆明方言的重疊式,【方言】第1期。
 張惠泉(1987)貴陽方言動詞的重疊式,【方言】第2期。
 張光明(1992)忻州方言形容詞的重疊式,【方言】第1期。
 張樹錚(1990)山東省壽光方言的形容詞,【方言】第3期。
 甄尚靈(1984)遂寧方言形容詞的生動形式,【方言】第1期。
 鄭懿德(1983)福州方言單音動詞重疊式,【中國語文】第1期。
 ――(1988)福州方言形容詞重疊式,【方言】第4期。
 中國民族學院少數民族語言研究所(1987)【中國少數民族語言】,四川民族出版社。
 朱德熙(1956)現代漢語形容詞研究,【語言研究】第1期。
 ――(1961)說『的』,【中國語文】12月號。
 ――(1982a)【語法講義】,商務印書館。
 ――(1982b)潮陽話和北京話重疊式象聲詞的構造, 【方言】第3期。
 朱建頌(1987)武漢方言的重疊式,【方言】第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