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1 {% Q L- \: I2 b% u
. O% }2 _$ Q! T% ]
在浩如煙海的中國古典文學裏,有篇名文對我的影響可以說是巨大的,那就是范仲淹的【岳陽樓記】。
$ e- m4 u4 k7 [: c3 i" k; G. e! A! y
! k$ a1 u3 H& Y8 P1 i7 Q3 c* N$ P 初見它,是在初中課本上,當時就深愛它的文筆優美,但對它的深邃內涵無法領悟。開始體會到其中的深意,是在走上社會的這幾年裏。我所在的是一個國企行政崗位,工作看似簡單,實則不易,自己的失誤也不少,往往沮喪自責,那時【岳陽樓記】就成為了我振作的精神力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在古代政治家博大胸懷的對照下,個人的一點不順實在是微不足道。 9 A; ] \) F7 y0 p/ Y9 N
0 }7 Z/ \; U+ V8 B g. d) P3 s 范仲淹是對中華民族作出過重大貢獻的人物,名垂今古,童叟皆知。毛澤東說:『范仲淹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集諸葛、孔、孟而兼辦事(建功立業)、傳教(思想品行影響後世)之人。』范仲淹之所以受到如此高的評價,他的心憂天下,無疑是個重要因素。他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襟懷,剛正不阿、百折不撓的進取精神,千百年來激勵着無數仁人志士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奔走呼號,殞身不恤。他的形象也一直被正直的知識分子視為楷模。
5 p" ? O! k1 X L" W
- _9 j! c1 M- K 范仲淹自走入仕途,便心憂天下,但是,每次犯顏直諫,換來的都是貶謫。即使受盡屈辱,范仲淹也不改憂國憂民的初衷。他以救民疾、分國憂為己任,這是何等博大的胸懷!范仲淹憂民之所憂,樂民之所樂,因此受到了百姓的愛戴。他在饒州離任時,百姓感其德,萬民空巷相送;他從鄧州調任荊南府時,鄧州百姓遮道請留,朝廷特准他留任。後調往杭州,鄧州百姓在他創建的花洲書院建生祠祀之。及『死之日,四方聞者,皆為嘆息。』能如此受到百姓愛戴,真不多見!范仲淹的憂樂觀今天仍有其現實意義,『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民本精神,值得永遠發揚光大! 8 F5 D/ M: T# ?) C
8 D% E& s0 Z4 b. t0 E' E
具體到現代企業,也需要這種民本精神,平時的管理中多為員工考慮,讓每個員工都看到自己成長的希望。當員工出現困擾,感受到所在單位的關心和溫暖,那麼,他們必定會對企業充滿歸屬感、感恩之心,在企業面臨危機關頭,定會將企業『扛在肩上』。同時,企業也要對員工做到不離不棄。在這金融風暴席捲而來的關鍵時刻,儘量避免裁員。俗話說,得人心者得天下,企業雖然因裁員而壓力減少,但我可以肯定,那種『輕鬆』註定短暫,因為,企業在拋棄了員工的同時,實際上也斷送了留守員工對企業的安全感、歸屬感和信任度。如果因裁員而導致整個企業人心浮躁、惶惶不安,那麼,這樣的裁員不但擺脫不了當下的困境,反而在為企業的明天製造更為可怕的危機。
6 D+ N; h! z ^9 {2 F, {
$ o2 r) K `7 u; j7 I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內涵,值得我們窮盡一生去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