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274|回覆: 1

[詩詞賞析] 悲歡離合總無情 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_每日詩詞

[複製鏈接]
中華好詩詞 發表於 2018-11-24 15:1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悲歡離合總無情 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悲歡離合總無情 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虞美人·聽雨
宋.蔣捷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詩詞賞析

歷代文人的筆下,綿綿不斷的細雨總是和「愁思」難解難分的,但是在蔣捷詞裡,同是「聽雨」,卻因時間不同、地域不同、環境不同而有着迥然不同的感受。

這首詞以「聽雨」為媒介,概括出少年、壯年和晚年的特殊感受,將幾十年大跨度的時間和空間相融合:少年只知追歡逐笑享受陶醉;壯年飄泊孤苦觸景傷懷;老年的寂寞孤獨,一生悲歡離合,盡在雨聲中體現。

此詞在結構上運用時空跳躍,以「聽雨」復沓串連,上、下片渾然一體,具有跌宕迴旋的匠心。詞的結尾,就以「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這樣兩句無可奈何的話,總結了他「聽雨」的一生。

文字由中華好詩詞(微信號:hebtvzhhsc)編輯,轉載請標明出處。

xie4566 發表於 2025-5-13 21:43 | 顯示全部樓層
【虞美人·聽雨】三境抉微:論蔣捷詞中的生命意識與時間美學

蔣捷此作以「聽雨」為經緯,將人生三境濃縮於二十四字中,堪稱宋詞時空敘事的典範。其精妙處非僅在於意象鋪陳,更在通過雨聲這一恆定媒介,展現生命體驗的層遞與超越,暗合【周易】「變易」與「不易」之哲思。

一、聲色之娛與空間遮蔽
「少年聽雨歌樓上」乃典型「遮蔽性空間」,紅燭羅帳構築的封閉場景,使雨聲淪為宴飲伴奏。此處「昏」字雙關燭光與意識,恰如【禮記·樂記】「人心之動,物使之然」的初級階段。詞人刻意選用「歌樓」這一唐代教坊遺韻的空間符號,暗示少年對生命本真狀態的隔膜。

二、江湖飄零與天地意識
壯年境遇陡轉,「客舟」成為流動的生存隱喻。江闊雲低構成【文心雕龍】所謂「江山之助」的審美場域,而「斷雁叫西風」五字尤具張力——雁陣本為群體象徵,此處卻以「斷」字破之,輔以【詩經·豳風】「七月流火」的西風意象,將個體生命置於天地洪荒的坐標系中。此時雨聲已非背景,而是催生宇宙孤獨感的介質。

三、僧廬觀照與時間超越
「鬢已星星」化用【詩經·召南】「星星白髮」典,而「僧廬」場景的出現標誌生命進入觀照階段。佛寺建築特有的聲學設計(階前滴水強化聽覺),使雨聲脫離具體情感投射,轉為【金剛經】「應無所住」的禪意載體。末句「一任階前」的「任」字,較蘇軾【定風波】「一蓑煙雨任平生」更顯徹悟,此非消極承受,而是對時間暴政的精神超克。

美學價值再探
蔣捷通過「雨聲」的三重變奏,完成對傳統「雨意象」的祛魅與重構。少年之雨近於李商隱「紅樓隔雨」的綺艷,壯年之雨承續柳永「對瀟瀟暮雨」的羈愁,至晚年則臻於王維「空山新雨後」的澄明。這種以同一物象貫穿生命全程的寫法,實開【紅樓夢】「絳珠還淚」敘事法之先河。

當代讀者解讀此詞,當超越「人生三境」的簡單劃分,注意其中「聲音敘事」的現代性——雨聲作為超越語言的純粹時間刻度,最終消解了所有悲歡離合的意義執念。這種近乎現象學的表達方式,使八百年前的詞作依然具有直指人心的力量。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辛巳月丁亥日|黃帝4722年四月廿一日丑時| 2025/5/18/週日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