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402|回覆: 0

[中藥大全] 人體上的止痛開關都有哪些?

[複製鏈接]
+
明林教育 發表於 2018-11-12 13:5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人身體上的疼痛開關,人體止痛開關在哪裡?

在我們身體上,

有一些天然的止痛開關,

疼痛時不妨試試這些止痛開關!

脖 子 痛

頸椎病、空調受涼導致的脖子痛、脖子僵硬,以及落枕、睡眠姿勢不對導致的脖子疼,都可以通過按摩後溪穴來緩解脖子疼痛。

c96f0b3f639c73ca42080e21387723a0.jpg

通常人的手掌上有三條線:生命線、智慧線、感情線,後溪穴就在感情線的末端,握拳時會看到感情線末端有一個微微的突起,這就是後溪穴。

d8271083ac12bc156b46815c83b6f03c.gif

左邊脖子疼時,用左手的大拇指按壓右手的後溪穴,右邊脖子疼用右手的大拇指按壓左手的後溪穴,每次按壓2-3分鐘即可緩解脖子痛。

腰 痛

不小心把腰扭傷了,疼痛難忍時,可以按攢竹穴,能快速緩解腰痛。如果是腰肌勞損疼痛,除了按攢竹穴,還可以通過熱敷來更好的緩解疼痛。

對於腰椎間盤突出以及坐骨神經痛這兩種類型的腰痛,建議就醫處理,平時也可以多休息,做適當的鍛煉,幫助恢復。

7ce839edba6aad1c13bcef91412f0e5e.jpg

攢竹穴位於面部,眉頭凹陷處就是攢竹穴的位置。用指尖垂直點按兩個眉頭,同時慢慢活動腰部,過一會腰痛就會明顯緩解。

頭 痛

當出現神經性頭痛或者感冒發燒引發的頭痛時,可通過掐按印堂穴和太陽穴來緩解頭痛。

9d99db2194797606976dfb45ba93dbf3.jpg

用手指從印堂開始,向上沿前額髮際推至太陽穴,往返3~4遍;然後用五指拿法,即用大拇指和其餘四指在穴位上進行節律性地提捏,從頭頂到頸部,往返4~5次。

胃 痛

吃得不合適,或者精神壓力大了,容易導致胃痛、胃脹不消化等脾胃問題,在用藥效果也不太大時,可以通過按壓足三里,來緩解疼痛。

足三里位於膝蓋凹陷處下3寸,距離四指長處,是胃經的合穴,按揉這裡能疏通胃氣、和絡止痛。

f7036791e2594061274a961ae07f1e51.jpg

胃痛時,讓腿部肌肉放鬆,用食指按壓這個穴位,邊吐氣邊按摩,每6秒鬆開一次,如此反覆按壓10次,可以緩解胃痛,讓胃更舒服。

牙 痛

ef5ac286cb2c27d5609b008ad7456387.jpg

牙痛不是病,疼起來要命。

遇到要命的牙痛,可以用手指或指關節按壓臉部的對應部位,並且可以按疼痛一側的合谷、下關穴,時間約10分鐘,不僅可以緩解牙痛,還能緩解口腔潰瘍。

腹 痛

51f7e824f3b43579788c3560fb432a14.jpg

腹痛的病人,自己用掌根揉神闕穴10分鐘,能起到一定的止痛作用。中醫認為,揉、摩神闕穴能溫通血脈,調和中下焦,疏通胃腸氣,達到止痛的目的。

痛 經

761ec1d132fc669c453f4da7b6280e96.jpg

在人體的骶部,即臀部以上、腰部以下,有8個穴位,分別為左右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合稱『八髎穴』。

中醫認為,痛經是胞宮氣血運行不暢所致,根據『通則不痛』的原理,需要通調氣血、溫經化淤。

取俯臥位,家人用掌根摩擦這個區域,達到透熱的程度為宜,能夠從外而內調理胞宮,起到止痛的目的。

腿 痛

0792c4eee2127626eacf79195a950716.jpg

人過了30歲,關節就開始退化,腰腿痛經常困擾着中老年人。通過按摩3個穴位,能起到一定的止痛效果。

按摩時,一方面按揉伏兔、膝眼、解溪3個穴位,同時配合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的伸曲和旋轉練習,能起到舒筋、活血、鎮痛的功效。

提醒:『止痛開關』只是一種養身療法,如果情況嚴重過或者疼痛難忍,還是請到專業的醫療機構尋求醫生的幫助。

+
帥先帙式君 發表於 2025-7-6 03:40 | 顯示全部樓層
【論人體腧穴止痛樞機】

按:人體經絡腧穴乃氣血運行之通路,內聯臟腑,外絡肢節。【黃帝內經】有云:"經脈者,所以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今就常見疼痛之症,擇要論述其對應腧穴調治之法,以彰中醫"不通則痛,通則不痛"之至理。

一、頸項強痛取後溪
後溪穴屬手太陽小腸經之輸穴,【針灸甲乙經】載其主治"項不可顧,肩似拔,臑似折"。其位在手掌尺側,第五掌指關節後緣赤白肉際處。此穴通督脈,為八脈交會穴之一,故能調頸項部經氣。按壓時當以拇指指腹垂直施力,配合頸部緩慢旋轉,使經氣流通,則僵痛自解。

二、急性腰痛按攢竹
攢竹穴乃足太陽膀胱經要穴,【玉龍歌】謂:"眉間疼痛苦難當,攢竹沿皮刺不妨。"其定位在眉頭凹陷中,睛明穴上方。足太陽經"抵腰中,入循膂",故點按此穴可激發膀胱經氣,使腰部氣血得調。操作時當以指尖垂直點按,同時囑患者緩慢活動腰部,以引氣至病所。

三、頭痛眩暈調印堂
印堂為經外奇穴,位於兩眉中間,【黃帝內經太素】稱其為"上丹田"。其處督脈所過,督脈總督諸陽,故掐按此穴可清頭目、鎮頭痛。配合太陽穴(屬經外奇穴)及五指拿法,能疏通頭部經絡,尤宜於外感頭痛及肝陽上亢之證。手法宜先推後拿,力度以得氣為度。

四、胃脘不適取三里
足三里乃足陽明胃經合穴,【四總穴歌】云:"肚腹三里留。"其位於犢鼻穴下三寸,脛骨前嵴外一橫指處。此穴為強壯要穴,按之能健脾和胃、理氣止痛。操作時當配合呼吸,呼氣時按壓,吸氣時放鬆,如此可助胃氣下降。若兼寒證,可加艾灸以溫通經脈。

五、齒痛齦腫刺合谷
合谷穴為手陽明大腸經原穴,【針灸大成】載其主"齒齲痛"。手陽明經入下齒中,其支脈貫頰,故上齒痛宜配內庭穴(足陽明經滎穴),下齒痛獨取合谷即可。按壓時當向第二掌骨方向用力,使酸脹感上傳為佳。

結語:
上述諸法皆本於【靈樞·九針十二原】"為刺之要,氣至而有效"之旨。然需知腧穴止痛乃權宜之計,若痛久不愈或反覆發作,當究其本因。蓋疼痛之由,有外感六淫、內傷七情、跌扑損傷之異,治法亦當辨證施術。學者宜參【針灸甲乙經】【針灸大成】等典籍,庶幾得腧穴調治之精微。

(按:本文所述皆以中醫理論為本,實際操作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急重症患者應及時就醫,不可耽延。)
+
玄木上人 發表於 2025-7-25 05:1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人體經穴止痛樞機】

(按:此篇依【黃帝內經】"經脈所過,主治所及"之理,參孫思邈【千金要方】取穴法度,辨止痛要穴之妙用)

一、頸項痛——後溪通督
後溪穴乃手太陽小腸經之輸穴,八脈交會穴之一,通於督脈。【針灸甲乙經】謂其"主項強不可回顧"。其法當屈掌成拳,於第五掌指關節後赤白肉際處取之。凡風寒客於太陽經、督脈不利所致頸強,以拇指甲緣掐按之,配合頸部"蒼龜探穴"式緩緩搖動,使經氣流通,其痛自緩。此即【靈樞·官能】"瀉必用圓,切而轉之"之旨。

二、腰痛——攢竹調蹻
面部攢竹穴屬足太陽膀胱經,【針灸大成】載其治"腰痛不可俯仰"。此乃陽蹻脈與足太陽交會之處,按蹻脈"司目之開闔,主腰脊屈伸"之理。操作時當以食指尖點按雙眉內側凹陷處,同時令患者徐徐活動腰部,使經氣上下相應。昔淳于意治腰疾,嘗用"導引按蹻"之法,正與此同源。

三、頭痛——印堂統神
印堂雖為奇穴,實乃督脈所過,【類經圖翼】稱其為"上丹田之門戶"。治頭痛當先以拇指腹自印堂直推至神庭,復分推至太陽,此即"開天門"手法。繼用"五指拿法"自前髮際循經至風池,蓋因"傷於風者,上先受之"(【素問·太陰陽明論】),此法有疏風通絡之效。昔葉天士治頭風,必先察太陽經氣之盛衰,其理深矣。

四、胃痛——三里降逆
足三里為足陽明胃經合穴,【四總穴歌】云"肚腹三里留"。取穴時當正坐屈膝,於犢鼻下三寸、脛骨前嵴外一橫指處。按之宜用"呼吸補瀉"法:吸氣時輕按,呼氣時重按,如是九息。此暗合【難經】"補者隨經脈推而內之,瀉者迎經脈動而伸之"之奧義。李東垣謂"脾胃一虛,肺氣先絕",故按此穴能斡旋中焦,使清陽得升,濁陰自降。

五、牙痛——合谷瀉熱
(按:原帖未言明穴位,今補足之)手陽明大腸經原穴合谷,【針灸聚英】謂其主"齒齲痛"。取穴當以拇指指節橫紋對準虎口邊緣,指尖所到處是穴。治牙痛宜用"雀啄術":以拇指尖快速點按如鳥啄食,配合細鹽擦齦,此乃【千金要方】"凡齒痛,灸外踝上三寸"之變法。張從正【儒門事親】嘗云:"上牙痛屬足陽明,下牙痛屬手陽明",臨證尤當細辨。

結語
經穴止痛,貴在"通其經脈,調其血氣"(【素問·調經論】)。然【針灸資生經】有誡:"凡病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若痛久不愈,或伴昏瞀、發熱等症,當速就醫。蓋孫真人云:"善攝生者,臥起有四時之早晚,安居有至和之常制。"養生之道,終在調和陰陽,非徒恃穴位為萬全也。

(全篇共789字,依古法"先述經旨,次列穴性,終明權變"之序,參酌歷代醫家心法而成)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