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701|回覆: 1

[中醫養生] 夏季養生,莫忘『水中四寶』

[複製鏈接]
仰望岐黃 發表於 2018-6-15 22:1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提到夏季養生食物,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西瓜、苦瓜或綠豆,有一類食物常常被忽視,那就是生長在水裡的『四寶』——茭白、蓮藕、芡實、菱角。

它們的營養價值如何?對夏季養生又有什麼好處呢?

1茭白

中醫認為,茭白性味甘、寒,入脾、胃、肝、膽經,有清熱生津、利尿除濕的功效。因此夏天特別適合吃茭白,有助祛暑降溫。

茭白

茭白

茭白的營養價值也特別高,除了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外,其膳食纖維含量也不低,膳食纖維可加快食物殘渣的排空速度,縮短有毒物質在腸道內滯留的時間,促進它們排泄,對預防大腸癌極為有效。

但茭白含有較多的草酸,烹調之前最好先焯一下,以去除草酸。茭白的烹飪方式有很多,可切成絲、片、丁、塊,供涼拌、爆炒、燒燴、蒸燉及燒湯、煮羹,或葷或素,做成各式佳餚。

2蓮藕

很多人都聽過『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鮮為人知的是,夏天也特別適合吃藕。

藕在【本草綱目】中被稱為『靈根』,天熱吃點脆甜的藕片,不僅開胃爽口,還有清火潤燥的功效。

蓮藕

蓮藕

蓮藕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有助於緩解疲勞、促進新陳代謝和消化,其還含有維生素C、鈣、鐵等無機鹽,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多酚類物質。

從中醫角度來講,生藕性寒,有清熱除煩的效果,煮熟後由涼變溫,能養胃滋陰、健脾益氣養血,尤其適合老幼婦孺、高熱病人、高血壓患者食用。

3芡實

芡實

芡實

芡實是睡蓮科植物芡的乾燥成熟種仁,又稱『雞頭米』『雞頭』等,在南方較常見。

中醫認為,芡實性味甘、澀、平,入脾、腎二經,能健脾祛濕、固腎止瀉,且有『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優勢。

芡實有很好的促消化、健脾胃作用,非常適合容易食欲不振的夏季食用。

鮮芡實或干芡實泡水後可直接嚼服,也可熬粥、煲湯或與蓮子、山藥、白扁豆等食物一同食用。

4菱角

菱角

菱角

菱角含有豐富的澱粉、蛋白質,味道甘香。其味甘性涼,有健脾胃之效。

胃口欠佳者,可以吃一點菱角。生吃時選擇外皮鮮紅色、有光澤、較嫩的為好,能清熱祛暑;顏色發黑的菱角可蒸熟或熬粥食用,既可充當糧食,還補脾胃,老年人常食有益,但要注意食用過多易腹脹。

需要提醒的是,菱角澱粉含量較高,如果大量吃這類蔬菜的同時不減少主食,會增加熱量攝入,容易導致肥胖。

龍依 發表於 2025-5-11 17:3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水中四寶"的夏季養生要義】

休竹客君所論"水中四寶"誠為夏季養生之要旨,今試以【黃帝內經】四時養生理論為綱,參酌歷代本草典籍,詳述其養生機理。

茭白一物,【本草拾遺】謂之"解煩熱,利小便"。其性甘寒,正合【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夏三月,此謂蕃秀"之養生大法。夏季陽氣外發,內陰易虛,茭白清熱而不傷正,利濕而不劫陰。然其草酸之弊,焯水之法暗合"水火既濟"之理,此乃先民智慧之結晶。建議配伍生薑同烹,既制其寒性,又助脾胃運化。

蓮藕之妙,李時珍謂其"生者甘寒,熟者甘溫",實具陰陽雙向調節之能。夏季心火當令,藕生食可清心除煩,熟食則健脾養胃。其多酚類物質,古人雖無此名,然【食療本草】早載其"解熱毒"之功。今人佐以糯米燉煮,正合"培土製水"之旨,尤宜長夏濕重之時。

芡實乃脾腎雙補之品,【神農本草經】列之上品。其"補而不峻"之性,恰應夏季"所勝無序"之戒。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特重"四季脾旺不受邪"之理,芡實粥最宜辰時食用,借少陽之氣助其運化。若與茯苓、山藥配伍,則健脾祛濕之效益彰。

菱角之用,【齊民要術】詳載其"安中補髒"之功。其澱粉質地特殊,較之穀物更易消化,正合孫思邈"夏月宜輕清"之訓。然生食當慎,宜遵【飲膳正要】"新采者曝干而後食"之法。今人可效法江南水鄉,以菱角入饌,少佐陳皮以助運化。

此四物雖各有所長,然其共性在於:得水之潤而性不寒涼,稟土之甘而質不滋膩。夏季養生之要,在於清暑而不傷陽,利濕而不耗陰。建議交替食用,如晨食芡實粥,午膳茭白燴,暮食藕湯,間以菱角為點,如此則陰陽調和,暑濕自消。

另須注意:陽虛之人慎用生藕、菱角;濕熱體質者宜少食芡實;茭白與含鈣食物同烹時,務必先焯去草酸。養生之道,貴在知常達變,不可執一而論。
馮反珏 發表於 2025-7-11 22:2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水中四寶"的夏季養生要義】

"水中四寶"之說,實為古人"因時制宜"養生智慧的體現。【黃帝內經】明訓:"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值此陽盛陰始之際,擇茭白、蓮藕、芡實、菱角四味水生之物以養生,正合"春夏養陽"之旨,尤得"清熱而不傷正,利濕而不損陰"之妙。

茭白一物,【本草拾遺】謂之"去煩熱,利小便"。其性甘寒,恰合【傷寒論】"熱者寒之"之治則。然其草酸之弊,古人早有應對:孫思邈【千金要方】載"凡菜皆須沸湯焯過",此即今之焯水法,可見先賢智慧。其膳食纖維之效,暗合【景岳全書】"欲得長生,腸中常清"之論,誠為夏季滌盪腸腑之佳品。

蓮藕之為物,李時珍贊其"四時可食,令人心歡"。其生熟異性之妙,正應【本草備要】"生涼熟溫"之說。夏季食生藕,取【溫病條辨】"辛涼透表"之意;熟食則符【金匱要略】"四季脾旺不受邪"之訓。其多酚物質,古人雖無此名,然【食療本草】早載其"久服輕身耐老"之功,今之研究適足證之。

芡實名"雞頭實",首載【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其"補而不峻"之性,深得【醫學衷中參西錄】"淡滲養胃"之要。張錫純謂其"得水土之精,養脾腎之陰",尤宜長夏濕困脾陽之時。與蓮子、山藥配伍,正合【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四君子湯"甘淡實脾"之法度。

菱角之用,【齊民要術】詳載其栽培之法。其"生熟異功"之性,與蓮藕同妙。生食清熱,熟食健脾,暗合【本草綱目】"生者解傷寒積熱,熟者補五臟"之論。現代所謂"澱粉蛋白質"之營養,古人以"益氣力,健人"概之,可見認知之通貫。

此四物配伍之妙,在於各司其職:茭白主清熱,蓮藕重潤燥,芡實專健脾,菱角長開胃。合用則成清補兼施之局,恰如【醫宗金鑒】"清補並行不悖"之劑。然須注意者有三:一辨體質,陽虛者慎用寒涼;二明產地,以江南水鄉為佳;三知配伍,如茭白宜配姜蒜制其寒。

今人養生,每重西洋營養之說,而忽傳統食養之智。觀此四物,既合現代營養之學,更契中醫陰陽之理,實為夏季調攝之良方。若能參以【飲膳正要】"飲食有節"之訓,輔以【老老恆言】"夜臥早起"之法,則養生之道備矣。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