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17|回覆: 2

[醫藥臨床] 桔梗主『驚恐悸氣』具安神作用

[複製鏈接]
王志芳 發表於 2018-4-10 15:2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桔梗,屬於桔梗科植物桔梗的乾燥根。【中藥學】記載:『味苦、辛,性平,歸肺經。』臨床常用於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然【神農本草經】(以下皆簡稱為【本經】)載其能主『驚恐悸氣』,由此可推知桔梗尚有安神的作用。

本草經疏】記載桔梗主『驚恐悸氣』,在歷代注釋【本經】的書籍中早有記載,其中可以大致歸納為以下三種觀點。①桔梗作舟楫之藥,能載藥上行。【本草經疏】認為驚恐悸氣是由於『心脾血不足』而出現的症狀,在用補藥治療時,藉借桔梗舟楫之功,載藥上行之性,引藥力作用於上焦。②桔梗具有升散的作用,『驚恐悸氣』是由於心脾氣鬱不舒,氣鬱則血滯,血不養心,則心無所養,神無所歸而出現此症,故用桔梗升散開達上焦氣機,令氣行而血行,心脈可養,神能歸宅,驚恐悸氣自平,傷寒大家朱肱用桔梗治胸中痞滿,由此而知。③桔梗辛溫扶蘇調達,驚恐悸氣可由於膽失其職,中正之官不能正常行其決斷而出現,合【內經】『凡十一藏皆取決於膽』之意,今用『桔梗辛溫扶蘇調達,遂其升發之性,復其果敢之職,而驚恐自平也。』(【本草經解】)

筆者以為桔梗通過宣肺利咽,祛痰排膿之用而達到安神作用。【本草崇原】:『桔梗,根色黃白,葉毛,味辛,稟太陰金土之氣化。』土者脾也,為生痰之源;金者肺也,為貯痰之器。若肺脾兩虛,生痰釀濕,留駐百脈則百病、怪病多生,即是丹溪所云『百病皆由痰作祟』是也。張仲景用治寒實結胸,用桔梗苦辛清肺,排膿血,補內漏也。可以推之若痰濕留於上焦,蒙蔽心肺,清竅不利,則發為驚恐悸氣,或肺不宣肅,宗氣失其常用,不能助心行血,亦可導致心神不安。所以對於心神不安的治療,濕性瀰漫,病在上焦,當心肺同治,此用桔梗,『其在上者,因而越之』,開上焦之濕,行金土之氣化,則水道通利,去痰濕之源,心肺清明,則藥力上行,使神志安寧。

在天王補心丹中,用桔梗為舟楫之藥,載藥上行,此公認之說,然載藥上行的藥有很多,何必選用桔梗?蓋桔梗能載藥同時,其化痰之力峻猛,能開胸中之痰濕,補心肺之藥不與濕合或防止滋膩生濕,故天王補心丹用此能行能化之藥,可謂合於【傷寒論】且不背離【本經】。

如若將桔梗作為舟楫之藥,當有失偏頗,須知尚有安神的功效。(王志芳 河北中醫學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何紂町 發表於 2025-7-12 15:2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桔梗安神之效與機理考辨】

桔梗主"驚恐悸氣"之說,確為【本經】要義,然古今醫家對此闡釋各異,今試為系統考辨。按【本草崇原】所載,桔梗稟太陰金土之氣化,其安神之效實與肺脾二髒密切相關,此乃理解其作用機理之關鍵。

一、藥理溯源
【本經】列桔梗為中品,謂其"主胸脅痛如刀刺,腹滿腸鳴幽幽,驚恐悸氣"。考【本草經集注】注云:"桔梗療驚氣甚驗",此說可為確證。歷代注家多從三途解之:一者如【本草備要】強調其舟楫之性,能載補益之品上達心脾;二者如【本草求真】指出其辛開之效,可解氣鬱而安神明;三者如【本草乘雅】闡發其調達膽氣之功。此三說雖各有側重,然皆未離"通利上焦"之要旨。

二、病機新詮
竊以為桔梗安神之效,當從"痰氣交阻"論解。觀【金匱要略】治胸痹諸方,雖未明言安神,然其治"喘息咳唾,胸背痛"之症,實含神志不安之候。桔梗能宣肺豁痰,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此正合【素問】"主明則下安"之旨。尤在涇【金匱要略心典】云:"上焦不通則宗氣不利",宗氣者,貫心脈而行呼吸,桔梗通上焦即是安神志。

三、方證互參
考天王補心丹用桔梗,非獨為舟楫之用。細究其方,生地黃、五味子等滋膩之品居多,若無桔梗之宣散,恐有壅滯之弊。【醫方集解】謂:"桔梗開提肺氣,使補而不滯",此深得制方之妙。再觀【傷寒論】三物白散,桔梗與巴豆同用,取其"去痰如神"之力,可知其化痰之功實為安神之基。

四、臨證發揮
今人用桔梗安神,當把握三點要訣:一辨痰濕,舌苔厚膩者宜之;二察病位,病在上焦者效佳;三審配伍,虛證當伍參芪,實證可配枳朴。王孟英【歸硯錄】載一案,用桔梗配旋覆花治婦人驚悸,取其"宣肺降濁"之功,可為明證。

要之,桔梗安神非直接養心,乃通過"通利上焦-化痰祛濕-調和氣機"之途徑間接奏效。此正體現中醫"治病求本"之旨,與西藥鎮靜劑之直接抑制迥異。明乎此理,則【本經】"主驚恐悸氣"之文義自明,臨證運用亦可得其要領矣。
佷強 發表於 2025-7-27 23:2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桔梗安神之效的本草學機理探賾】

桔梗"主驚恐悸氣"之說,首載於【神農本草經】,此論歷來為醫家所重。今就桔梗安神之效,試從藥性歸經、升降浮沉、臟腑氣化三端詳析其理。

一、從歸經論桔梗安神之性
桔梗味苦辛而性平,專入肺經,實具通調三焦之妙用。【本草崇原】謂其"稟太陰金土之氣化",此說深得經旨。肺主一身之氣,為水之上源;脾主運化,為生痰之源。桔梗能宣肺氣以通水道,醒脾氣以化痰濕,使痰濕不致上蒙清竅。張仲景於【傷寒論】用桔梗湯治少陰咽痛,正是取其宣肺利竅之功。蓋肺氣宣暢則宗氣得布,心君得安,此即【內經】"肺者,相傅之官"之謂也。

二、升降之理與安神機制
歷代注家多言桔梗為"舟楫之劑",然其升降之性實有深意。【本草經疏】云其能"載藥上行",此特就其浮性而言。細究之,桔梗實具升降相因之妙:其性輕揚能開提肺氣,味苦辛又能通降痰濁。朱肱【類證活人書】用治胸痹,正是取其開達上焦鬱結之功。痰濕郁遏胸中,則心神失養;桔梗能宣通肺氣,如霧露之溉,使痰濁得降,清氣得升,此即【金匱要略】"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之妙用。

三、臟腑氣化與心神安定
【本草經解】謂桔梗能"遂其升發之性,復其果敢之職",此論尤精。膽主決斷,為十一髒之所系。桔梗辛溫之性,能助少陽春生之氣,使膽腑得舒。更因其能宣通肺氣,肺氣肅降則膽氣自和,此即【內經】"肺主氣,氣調則營衛臟腑無所不治"之理。天王補心丹用桔梗為佐使,非獨取其載藥上行,實因心肺同居上焦,桔梗能交通金火,使心腎相交,水火既濟。

要之,桔梗安神之效,非直補心血,乃通過調暢氣機、化痰利竅而間接安神。此正合【素問】"升降出入,無器不有"之旨。今人用桔梗,多限於宣肺排膿,實未盡其用。若能參透經旨,於驚悸怔忡屬氣鬱痰阻者,配伍得宜,必有奇效。然其性升散,陰虛陽亢者慎用,此又不可不察也。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