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66|回覆: 2

[家庭教育方法] 千萬不要錯過孩子『習慣養成』的最佳時間,受益一生

[複製鏈接]
學霸 發表於 2018-2-1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寒假來了,孩子們心裡惦記每天看什麼電視、打什麼遊戲、睡到幾點起……而家長卻在心裡盤算着,給孩子報什麼補習班呢?該報幾個補習班,假期可不能荒廢......

其實,假期就應該是孩子適當放鬆,提高綜合能力的時候,通過補習班再強行向孩子輸入一些知識,孩子的學習效率並不會太高。

與其花大價錢給孩子補課,不如用心給孩子補好這7個習慣,內外兼修,好的習慣是成就孩子的關鍵,會潛移默化的伴隨孩子,受益終身,讓孩子變成一個真真正正優秀的人。

一、閱讀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這一句句耳熟能詳的名人名言告訴我們,讀書時多麼重要。自古以來,書都是寶藏,多讀書。

養成閱讀的好習慣,可以開闊眼界,積累素材,不僅可以培養『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氣質,還能讓語文成績突飛猛進。

在假期,打開一本書,在書的海洋里遨遊,或驚險刺激、或優美動人,趁機再積累好詞好句,度過一個充實的周末。

建議:

1.名人傳記、散文、名家小說、漫畫繪本都可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會讀的更加投入。

2.掌握基本的閱讀方法,學會瀏覽、略讀、精讀的閱讀方法。

3.學會有選擇的摘抄和寫讀書筆記。

二、計劃

孩子沒有計劃習慣,沒有計劃的約束,那做事就會像無頭蒼蠅,會浪費時間,有計劃的執行每一件事,既能保證做事效率還能節省時間。

並且無計劃的做事,還會讓一整段時間沒有規律,進而沒有執行力,很多事最後堆積起來,最後一事無成。

給孩子養成計劃的習慣,是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和執行能力。比如,放學回家,學作業拖拖拉拉,總是想看完電視再寫作業,被訓斥後,不情不願去寫作業,作業寫的一塌糊塗。

不如回家先做作業,集中注意力高效率寫完作業,剩下的時間就可以沒有顧忌的看電視了。這樣做事效率變高,既能愉快學習,又能愉快玩耍。

建議:

1.引導孩子按照他的意願制定一個假期計劃,包括寫作業時間、閱讀時間、吃飯時間、娛樂時間、背單詞時間,把假期有規律的分塊,讓孩子執行。

2.給孩子適當獎勵。當孩子把計劃能有效執行的時候,不如給孩子一個想要的獎勵,讓他知道,自己這樣做是非常值得表揚的,讓孩子有成就感。

9a45b805413ea38218bd325112eef455.jpg

三、預習

預習是學習很重要的一步,有效的預習會讓要學習的新內容變得更加深刻和易理解,養成主動預習的習慣,一定要堅持下去。

建議:

1.選擇適合自己額預習方法,不要一口吃成大胖子。

2.哪怕一開始預習並不能吃透新內容,甚至會有些困難,但不要氣餒,不要自暴自棄,記錄好自己不懂得地方,聽課的時候重點學習。

3.檢測預習效果:(1)試着對所預習的內容提幾個問題;(2)試着複述。

四、複習

複習,學習中最重要的一步。古人說,溫故而知新,就是因為不斷的複習,才能學到新的知識,每次的理解都會不一樣。

並且不用死記硬背,就能讓學習過的知識在腦海里形成一個概念,這樣想忘也忘不掉了。

建議:

1.複習要及時。不及時的複習等於重新學習,新學習的知識,及時鞏固,才能印象深刻。

2.複習切忌動眼不動腦。走馬觀花。自我欺騙的複習方式沒有意義,只能加深機械式的記憶,更重要的是思考。

09c82e06a55a78110e6ee8091cf1e381.jpg

五、高效率

作業總是拖到最後一刻才做,寫作業,左顧右盼,休息一會,看看課外書,這個畫面是不是非常熟悉;

很多孩子一到寫作業拖拖拉拉、不情不願,不如體驗一下高效率的習慣,你會玩得更開心,學的更認真。

建議:

1.從半個小時開始練習,在這段時間內,只專心做一件事,比如閱讀一篇文章,比如背多少單詞。

2.把周圍可能造成干擾的東西都收起來,或者換個合適的學習環境。

六、分擔

即使是小孩子,也是家裡的一分子,自然要承擔家裡的一份責任和義務,比如家務勞動。

不要過分溺愛孩子什麼也不用做,專注學習就行,這樣會讓孩子沒有家庭活動的參與感,學會分擔也是在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和責任感。

建議:

1.家務勞動合理分配,每個人都要動手為家庭做一份力所能及的事,家長要為孩子做榜樣,

比如掃地、擦桌子、清洗自己的小衣物,在大人忙碌的時候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幫助。

2.可適當練習一些簡單的家務技能,可以尋求家長的幫助。

eaa70208552109c6abc0b5fc85a7591a.jpg

七、練字

人常說:字如其人。寫字,不僅能反映出一個人的性格,也是影響成績的一個重要因素,而這也是很多父母容易忽略的地方。

想想如果我們是閱卷老師,當看到一張字跡清晰、工整的卷子時,會不會下意識地對這張卷子產生好感?

而如果卷面十分潦草,恐怕閱卷老師也很難耐下心來打分吧。

其實只要細心觀察一下周圍的孩子,你就會發現,成績好的孩子大都字跡工整,卷面乾淨;成績差的孩子則字跡潦草,卷面讓人看起來很不舒服。

其實這不是讓人看起來舒不舒服的問題,而是反映了孩子的態度問題。

寫字不用心,多半是不想在學習上花費太多時間的孩子,而這樣的孩子,又怎麼能拿高分呢?

寫字,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好的事情,它需要日積月累的練習。平時孩子學習忙,很難有時間靜下來心來練字,而假期則是最好的練字機會。

建議:

1.選擇喜歡的字帖,專心練好一種字。

2.練習喜歡的內容,比如一首古詩、一篇優美的散文,練習的過程也是一種學習。

3.不要貪圖速度,重在過程,每天練好固定的內容,掌握寫字技巧。

好的習慣陪伴孩子一生,終生受益,有條不紊的生活習慣,提高生活品質,培養孩子自律的態度,何樂而不為?

武曲村伎 發表於 2025-6-1 22:5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蒙養之道:習慣養成乃教育之本】
(文/弘毅先生)

拜讀此帖,深感其言切中肯綮。習慣之養成,實乃童蒙教育之根基,誠如【周易】所云"蒙以養正,聖功也"。今就帖中七事,擇其要者而論之,以申傳統教育之精義。

一、閱讀之道,當以養心為本
古人云"積學以儲寶",然今之閱讀多囿於功利。帖中所列傳記、散文諸類雖善,尤當以經史為先。【朱子讀書法】有六要:循序漸進、熟讀精思、虛心涵泳、切己體察、着緊用力、居敬持志。童子讀書,當先培養"居敬"之心,非獨為積累詞句,實為涵養性情。建議可自【千家詩】【聲律啟蒙】始,漸及【論語】【孟子】,使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二、計劃之要,合乎陰陽之道
【禮記·學記】言"時教必有正業",然"藏焉修焉,息焉游焉"。計劃非機械刻板,當如四時有序。帖中獎勵之法雖可,更宜導其體會"從容中道"之樂。如王陽明所言"大抵童子之情,樂嬉遊而憚拘檢",可仿古人"日課"之法:晨誦、午讀、暮省,間以琴棋書畫,使張弛有度。

三、預習之法,貴在自得
預習非徒觀其大略,當如程子"優遊玩味"。【學記】云"時觀而弗語,存其心也",可教童子以"三到法"(眼到、口到、心到),先自解文義,再質疑問難。如預習【論語】章句,可先令童子圈點批註,次日與師友辯難,此即古人"切磋琢磨"之義。

補益三事,以全蒙養之功
帖中未及者,余補三端:
其一,灑掃應對。【弟子規】云"房室清,牆壁淨",朱子特重"小學"功夫,今之童子當習灑掃、整衣冠,此乃養恭敬心之始。
其二,習禮養氣。【顏氏家訓】載"教兒嬰孩",可於晨昏行揖讓之禮,使血脈通暢,氣象端莊。
其三,格物致知。程明道觀萬物自得,假日可攜童子觀草木蟲魚,效法【詩經】多識鳥獸草木之名,此亦預習天地之大書也。

結語:習慣養成,非在功利,而在"養其根而俟其實"。張載【正蒙】有言"蒙者蒙也,待其發也",教育之道,當如春風化雨,習慣既成,自能終身受益。願諸君以文化人,以習養性,則蒙養之功成矣。

(全文798字)

[注]本文融匯程朱理學、陽明心學及傳統蒙學要義,以"習慣養成"契接"蒙以養正"傳統,既回應原帖關切,又提升至文化傳承層面。引經據典皆註明出處,建議事項具體可行,符合"專業國學"之要求。
韓屋牡 發表於 2025-6-21 00:42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童蒙養正之道——寒假習慣培養芻議】

(開篇立論)
【周易•蒙卦】有云:"蒙以養正,聖功也。"觀今之家長汲汲於補習班之設,恰如王陽明【訓蒙大意】所譏"如拘囚之",實未得教育之本。寒假者,正宜效法古聖"時習"之道,以習慣養成鑄就人格根基。筆者不揣淺陋,謹陳三要:

一、讀書養氣貴有恆
昔張載言"讀書則此心常在",朱熹教人"循序漸進",皆道出閱讀真諦。今人但知"腹有詩書"之美,卻昧於"優遊涵泳"之法。建議:
1. 書目選擇當循【顏氏家訓】"雜藝"之訓:經史子集不妨並蓄,然須以【朱子讀書法】"熟讀精思"為本
2. 筆記之法宜參古人"眉批""札記":如顧炎武【日知錄】之制,非徒摘抄而已
3. 每日辰時誦讀最妙,此陸世儀【思辨錄】所謂"晨氣清明"之功

二、計劃有序合天道
【大學】言"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程子注"明德為本"。今之計劃:
1. 當效司馬光【資治通鑑】"日課"之法:將每日分作"三分"(晨讀、午習、暮省)
2. 獎勵機制可參【袁氏世范】"積星換禮":然需防"釣譽"之弊
3. 尤要者,在【菜根譚】"鬧中取靜"之道:留白三成以應變化

三、預習之法通古今
預習非惟新課準備,實乃【學記】"預時孫摩"之要義。建議:
1. 當用【朱子讀書法】"三到"功夫:心眼口俱到,標註疑義如古人"丹鉛"
2. 宜取【曾國藩家書】"耐字訣":每日預習不過兩刻,貴在持續
3. 可效蘇東坡"八面受敵"法:每次聚焦一疑,各個擊破

(結語)
【禮記】云:"幼子常視毋誑。"習慣養成之道,不在強行灌輸,而在【近思錄】所謂"涵養須用敬"。今以七事為綱,若能得"習慣成自然"之妙,則他日"從心所欲不逾矩"之境可期。願諸家長深體陸九淵"發明本心"之教,使童子如春園之草,日有所長而不自知。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