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88|回覆: 1

[家庭教育方法] 我寧願你不喜歡孩子,也不希望你這樣逗孩子

[複製鏈接]
學霸 發表於 2017-8-24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逗孩子,是很多大人和孩子交流中已經習慣的一部分,大人之間開玩笑,講究一個度,當我們面對孩子的時候,逗孩子的玩笑卻常常不知分寸,傷害了孩子卻不自知。

d617726c7f32c4533fef7d14490e794a.jpg

常見的逗孩子行為

生活中逗孩子的行為有很多,最『經典』莫過於這些:

『你爸媽不要你了』

『你媽有了弟弟就不喜歡你了哦』

『來叫一聲爸爸,這個紅包就給你』

『去打你媽媽一下, 我就給你糖吃』

吃飯時拿着筷子蘸酒讓孩子舔,

把煙放在孩子嘴裡,讓孩子感受...

eb60af43fc71a7c4e2430458a151ccd8.jpg

很多人都喜歡和孩子開這樣的玩笑,結果孩子驚恐不安,大人笑得不亦樂乎。

如果把孩子逗哭了,『你這孩子可真不禁逗,脾氣不小!』

如果父母上前阻止,『我不就開個玩笑嘛,這麼較真幹嘛?』

孩子不能哭,家長不能氣,很多人把這稱為『中國式逗小孩』。

過分逗孩子是一種『惡』

逗孩子看起來似乎沒有惡意,但對於心靈敞開又敏感的孩子十分殘忍,把殘忍的事情當成笑話,到底逗樂了誰?

有的孩子對父母生二胎特別牴觸,甚至對媽媽說:『你敢生二胎我就敢死!』

原因之一就是大人常用『有了弟弟妹妹爸爸媽媽就不愛你了』之類的話來『逗』孩子。

c574af0412da2dc43fd271de92d72a11.jpg

在生命最初的那幾年,孩子沒有能力分得清大人的話是玩笑話還是真話,對於大人的話,很多孩子都是深信不疑的。

當你跟孩子說:『你爸媽不要你了』,孩子內心就真的以為父母拋棄了自己,這種傷害,幾乎等價於成人喪母喪父的傷害。

我們就是這樣辜負了孩子毫不設防的信任。

沒有任何人,比你的孩子更重要

面對別人對孩子的捉弄,家長礙於情面沒有當面說出來,但作為父母,應該盡其所能去保護孩子。

8b7fab0942a0d6e532807dde9a8afd5b.jpg

當孩子不能完整地表達時,父母應該站出來,阻止對方的戲弄行為,對身邊的人表明態度:也許這是你表達喜愛的方式,但孩子不喜歡這樣。

如果實在不好意思說,不妨找個理由將孩子抱開,別放任別人的這種逗弄。

幾乎每個孩子成長中都有過被大人逗弄的經歷,有人說:人家逗孩子,是因為喜歡孩子。

但是,如果喜歡成了傷害,這種喜歡不要也罷。

成年人用年齡和閱歷,去戲弄孩子,不好玩。

一點都不好玩。

高杉 發表於 2025-6-9 02:0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戲嬰"之非:從傳統倫理看當代育兒之失】

"戲嬰"一事,自古有之,然今人之所為,實已背離聖賢之道。【禮記·曲禮】有云:"幼子常視毋誑",此千古育兒之要義也。今觀所謂"中式逗孩"諸相,恰與古訓背道而馳,令人扼腕。

細究此類行徑,其弊有三:一曰傷信。童子之心如明鏡止水,成人戲言輒成其心中實相。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今以虛言戲稚子,實乃壞其信根。二曰損親。諸如"父母不要爾"之語,直毀人倫根本。【孝經】言"父子之道天性也",豈可以戲言離間?三曰敗德。使童子為糖餌而忤逆尊長,此非【顏氏家訓】所戒"導示以詐"者乎?

考諸典籍,古人育兒何其鄭重。【小兒語】云:"兒小任情驕慣,大來負了親心。"今人反以驕慣為戲,更以見童蒙驚惶為樂,此非仁者所為。司馬光【家范】特重"幼儀"之教,謂"凡嬰兒之始生,當以正見養其心",今之戲嬰者,豈非以邪見惑其心?

當知童子雖小,其性靈與大人同。【易經】蒙卦彖辭曰:"蒙以養正,聖功也。"養正之道,首在戒戲謔。今有三策可解此弊:其一,父母當如孟母之護子,遇不當戲言即正色制止;其二,親友相見,當效法古人"問其好惡而敬戒之"的相處之道;其三,社會宜重建"尊童敬稚"之風,使皆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義。

【格言聯璧】有言:"子弟者,大人之胚胎。"戲弄童子,實乃戲弄未來之大人。願世人謹記陽明先生"致良知"之教,以誠待童,以正育兒。須知今日戲言,或成他年心病;此刻玩笑,恐種終身憂懼。育兒無小事,一言一行,皆當如對神明。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