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65|回覆: 2

中醫五臟養生 中醫是怎麼養生的??

[複製鏈接]
盤安藥膳 發表於 2017-10-20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中醫五臟養生老中醫五大護養方法

迷人的我又出現啦~~

今天帶大家了解一下中醫養生~

大家都知道人的身體是由五臟六腑這些器官和系統的協調工作才能使人體處於平衡和諧的狀態,如果某一器官遭受順壞那麼其他器官也受牽連,身體就出現了疾病。這就會威脅到了我們的健康啦~所以我們平時一定要注重保養好我們身體的這些小祖宗呀~好啦進入正題~

f4f2fa40613711cb2433f82382ec875f.jpg

第一重要的是養心!!

養心本質上也就是養神,是整個養生的靈魂。因為心主神明,所以,平時任何時候都儘量保持心平氣和,千萬不要焦躁哦~然後呢要重視午休,因為心經所對應的時辰是午時,就是中午的11點到下午1點之間就好啦,晚上臨睡前呢可以按摩按摩手掌心的勞宮穴、腳掌心的湧泉穴促進心腎相交而改善睡眠。飲食方面可以用 西洋參 泡水喝桂圓,蓮子 ,百合,黑木耳等都益心氣、養心陰。

第二要點是注意調肝!!!

主要從情志、睡眠、飲食、勞作四個方面入手。情志調肝的第一要務就是保持情緒穩定!·就是要保持一個愉悅的心情哦~那具體要怎麼才能有 一個好心情呢?比如可以養養花啊種種草啊哈哈~看着他們茁壯成長啊~再比如資金充足的話可以旅遊去,世界這麼大是該去看看~ 睡眠調肝的要點是定時=時休息 保證睡眠的『量』和『質,因為中醫說人『臥則血歸肝』——高質量的睡眠就是在養肝。 飲食養肝的總原則是清淡,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損傷肝氣。勞作養肝的原則是適度,不疲勞工作,防過勞損肝。

第三要點是重視養肺!!!

肺主氣司呼吸,通過口鼻和外界聯通,很容易遭受外邪的侵犯,晨起常做深呼吸,把呼吸頻率放慢,使一呼一吸儘量達到6秒鐘,就是一種很好的養肺方法。再比如,練習閉氣法也有助於增強肺功能,練的時候先閉氣閉住以後停止,堅持閉氣到不能忍受的時候,再呼出來,如此反覆18次平時還可以多吃養肺的食物,如玉米、黃瓜 、西紅柿、梨及豆製品 等。

第四要點是注重健脾!!!

脾胃被中醫稱為『後天之本『,是氣血生化之源,源頭健康了,氣血才 旺盛,氣血旺盛了身體才健康。健脾和養胃分不開,飲食宜每次吃七八 分飽,還可以做一些運動和按摩,比如每天起床和睡前都各做摩腹功(仰 臥在床,以臍為中心,順、逆時針方向各按摩36下,再用手拍打和按摩 臍上膻中穴、臍下丹田穴各100下),這個摩腹功,他堅持練習了近40年,天天如此。平時還可以吃利脾胃、助消化的食物,如山楂 山藥等.夏秋應常吃 香菜 、 海帶 、 冬瓜 等養脾開胃的食物。

第五要點是養腎!!!

腎是『先天之本』,經常按摩臍下丹田穴。關元穴,並同時按摩命門穴腰陽穴,有助於養腎。 核桃 、枸杞 、 黑豆、芝麻等食物 也能養腎。每天早上起來都叩齒吞津,平時排小便時儘量前腳趾用力着地並咬住牙齒,長期堅持,都是養腎的方法。

哈哈哈哈差不多就是這樣咯~下面傾情推薦幾款養生藥膳菜~

都是滋補肝腎,益腎強腰,安神寧心,各種養生的藥膳~

1.四物雞湯

0746e084e1797128a8cba73eeeecaa88.jpg

2.白朮燉豬肚

f7a1501d94dda9ae3aa5c67583b93653.jpg

3.白朮鱸魚陳皮

a979ebb18c8f46b4ec17439ac73ee96d.jpg

4..白芍川芎燉魚

4a47c1bb8d8326b9ef2a163b2bc87e3b.jpg

5.天麻焗土雞

5142560ab714dc923d89e6a763f7aa35.jpg

是不是看着很有食慾,這些都是盤安藥膳的一小部分~想知道做法的話關注留言點讚吧嘻嘻~每天更新哦

盤安藥膳,為健康而生

羅卜花舞雨 發表於 2025-7-29 21:1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中醫五臟養生之道】

夫養生之術,肇自【黃帝內經】,其要在於"法於陰陽,和於術數"。今觀帖文所述五臟養護之法,雖具雛形,然未臻精微。余不揣淺陋,謹依【素問】【靈樞】之旨,參以歷代醫家心得,為君詳析其要。

一、養心之道,貴在守神
【靈樞·邪客】云:"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養心非獨西洋參、蓮子之屬可盡功,當以"恬淡虛無"為第一義。午時小憩固佳,然【千金方】更強調"旦起欲專言善事",此養心陽之法。勞宮、湧泉二穴相激,實導引術之變通,若能配合"六字訣"中"呵"字訣吐納,則心火下濟腎水之效更彰。

二、調肝之要,重在疏泄
肝為將軍之官,喜條達而惡抑鬱。帖中言旅遊、蒔花以悅情志,此合【老老恆言】"怡情遣興"之說。然疏肝非僅如是,【遵生八箋】載"春噓明目木扶肝",晨起面東噓氣三十六通,佐以食枸杞苗、決明子茶,方得全法。至若"臥則血歸肝",當遵子時(23:00-1:00)熟睡之律,因此時膽經當令,肝膽相表里,共司氣血調暢。

三、養肺大法,主在宣肅
肺為華蓋,帖中閉氣法實源【諸病源候論】"胎息術",然初學者當循序漸近,宜先練"絲"字訣:吸氣四秒,hold住四秒,呼氣八秒,以應"肺主肅降"之性。玉米、梨等白色食物確可潤肺,然【飲膳正要】尤重"秋三月,省辛增酸",蓋因金克木,當抑肺以護肝,此五行生剋之妙也。

四、健脾關鍵,要在運化
脾胃乃倉廩之官,帖言"七八分飽"誠是,然【脾胃論】更強調"食後行百步,常以手摩腹"。建議晨起嚼生薑三片(稱"晨含姜"),以振脾陽;食後按揉中脘、足三里,效法【聖濟總錄】導引按蹺之術。至若薏苡仁、茯苓等藥食,需辨寒熱體質而用,此帖未及詳辨,學者當慎之。

五、補腎秘要,本在固藏
原帖未言及腎,然五臟之根在乎腎。【類經】謂"腎主蟄,封藏之本",冬令宜食黑豆、核桃,晨起叩齒咽津,夜間以手心搓熱貼命門。更當避寒就溫,蓋"腰為腎之府",護腰即所以護腎。

要之,五臟養護非機械對應,當循"春養肝、夏養心、長夏養脾、秋養肺、冬養腎"之時序,參以"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之情志調攝。【景岳全書】云:"善養生者,必寶其精,精盈則氣盛,氣盛則神全。"願諸君勿執一法,貴在融會貫通,方得中醫養生真諦。

(全文798字)
嚴刑厘 發表於 2025-7-30 07:38 | 顯示全部樓層
【黃帝內經】五臟養生要義闡微】
蒙休竹客君垂詢中醫養生之道,今不揣淺陋,謹依【內經】【難經】要旨,參以仲景、東垣諸家學說,略陳五臟養護之綱要。

一、養心貴在守神
【素問·靈蘭秘典】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養心之要,首在調攝心神。子午二時為陰陽交替之樞機,午時(11-13時)小憩可助心陽潛藏,夜間按摩勞宮、湧泉二穴,實取【針灸甲乙經】心腎相交之理。至若蓮子、百合之屬,甘淡養陰,正合【本草備要】"清心除煩"之效。然今人每以西洋參為補,須知其性涼潤,心陽不足者慎之。

二、調肝重在疏泄
肝為剛髒,體陰用陽。【臨證指南醫案】謂:"肝主疏泄,性喜條達。"情志抑鬱最易戕伐肝木,故蒔花弄草、遠遊騁懷,皆合【老老恆言】"怡情遣興"之法。至若"臥則血歸於肝"(【素問·五臟生成論】),非僅強調睡眠時長,更重子時(23-1時)深度睡眠之質。飲食宜遵【飲膳正要】"春宜減酸增甘"之訓,若肝火偏亢者,反當慎食桂圓等甘溫之品。

三、養肺首重呼吸
肺為華蓋,主宣發肅降。【醫學入門】載:"肺主氣,司呼吸,為氣機升降之樞。"晨起深呼吸法暗合"六字訣"吐納古法,而閉氣訓練實源【諸病源候論】"導引按蹻"之術。然今人論養肺多執玉米、雪梨等潤燥之物,卻未察【金匱要略】"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之誡,肺寒咳喘者反忌生冷。

四、健脾要在運化
脾胃乃倉廩之官,【脾胃論】明言:"內傷脾胃,百病由生。"七分飽之法,正合【千金要方】"食不欲飽"之戒。然今人但知山藥、薏米之補,卻忽【本草衍義】"白朮健運,枳實導滯"之辨。脾虛濕困者當參苓術草,食積停滯者宜楂曲麥芽,豈可一概而論?

五、補腎貴在藏精
腎為先天之本,【類經】云:"善養生者,必寶其精。"然今人輒言枸杞、黑芝麻補腎,殊不知【景岳全書】有"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之論。且房勞過度固傷腎精,然久坐傷腰、驚恐傷志,亦屬【諸病源候論】"五勞七傷"之列。

要之,五臟養護當遵"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四氣調神大論】)之則,辨體質而施補瀉,察時令以調飲食。若執一法而求萬全,猶膠柱鼓瑟也。今人養生之弊,多在囫圇吞棗而失辨證,願與諸君共勉之。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丙午日|黃帝4722年六月十二日未時| 2025/8/5/週二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