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58|回覆: 2

[儒家學說] 劉向【新序】卷8義勇詩解4弘演納肝芊尹文拔劍斷司馬旗幟楚王任賢卞莊子三北養母母亡三勝雪恥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3-10-21 20:48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劉向【新序】卷8義勇詩解4弘演納肝芊尹文拔劍斷司馬旗幟楚王任賢卞莊子三北養母母亡三勝雪恥
題文詩:
衛懿公有,臣曰弘演,遠使未還.狄人攻衛,
其民曰君,之所與祿,位者鶴也;所富者宮,
人君使宮,人與鶴戰,呈焉能戰?遂潰而去.
狄人追及,懿公於,滎澤殺之,盡食其肉,
獨舍其肝.弘演至報,使於肝畢,呼天而號,
盡哀而止.曰請為襮.自刺其腹,懿公,
之肝而死.齊桓公聞,之曰衛亡,也以無道,
有臣若此,不可不存.於是救衛,於楚丘.芊尹文者,之歐,鹿彘者也.司馬子期,
獵於雲夢,載旗之長,拽地芊尹,拔劍齊諸,
軾而斷之,貳車抽弓,於韔援矢,引而未發.
司馬子期,伏軾問曰:吾有罪於,夫子?
對曰臣以,君旗拽地,故也國之,旗齊於軫,
大夫之旗,齊於軾而,今子荊國,有名大夫,
而減三等,文之斷也,不亦可乎?子期,
載之王所,王曰吾聞,有斷子旗,其人安在?
吾將殺之.子期以芊,尹文言告,王悅使為,
江南令而,江南大治.卞莊子也,好勇養母,
戰而三北,交遊非之,國君辱之,母死三年,
齊與魯戰,卞莊請從,見魯將曰:初與母處,
是以三北,今母死請,塞責而神,有所歸也.
遂赴敵陣,役一甲首,而獻之曰:此塞一北.
又入獲一,甲首獻曰:此塞再北.又入獲一,
甲首獻曰:此塞三北.將軍曰:毋沒爾家,
宜止之乃,請為兄弟.莊子:三北養母,
是子道也,今士節小,具塞責矣,吾聞節士,
不以辱生.遂反敵殺,十人而死.君子曰三,
北已塞責,滅世斷宗,於孝未終.孝而能勇.
【原文】  衛懿公有臣曰弘演,遠使未還。狄人攻衛,其民曰:『君之所與祿位者,鶴也;所富者,宮人也。君使宮人與鶴戰,呈焉能戰?』遂潰而去。狄人追及懿公於滎澤,殺之,盡食其肉,獨舍其肝。弘演至,報使於肝畢,呼天而號,盡哀而止。曰:『臣請為表應為:。』因自刺其腹,內懿公之肝而死。齊桓公聞之曰:『衛之亡也以無道,今有臣若此,不可不存。』於是救衛於楚丘。【注釋】
滎澤: 古澤名。在今河南鄭州市西北古滎北。漢代漸淤為平地。報使:回報使命的完成情況。表:外表。內: 同 『納』 。楚丘: 春秋時衛邑名,故址在今山東曹縣之東。衛懿公。春秋初衛國君。相傳衛懿公被狄人殺死食盡,僅餘其肝;大臣弘演剖開己腹以藏納懿公之肝。
④衛懿公:春秋時衛國國君,名赤,公元前668--前660年在位。衛懿公因.
喜歡鶴而亡國的故事,可參閱【左傳●閔公二年】的記載。弘演:衛懿公之
臣。
⑦有所於使:意思是因國事受命 出使它國。
⑧翟(d):通『狄』。狄人進攻衛國的事,可參見【左傳●閔公-年】的記載。
四君之所予位祿者 ,鶴也:據【左傳●閔公二年】記載:『衛懿公好鶴,鶴有乘
軒者。』軒是大夫以上爵位所乘的車,故有此說。
❸及:追上。榮澤:楊伯峻說疑是'熒澤』之誤。熒澤,在今黃河之北。
③報使於肝 :向衛懿公的肝報告出使之事的完成情況。
②褐(b6):外衣。 此句指弘演剖腹自殺,把懿公的肝放入自己的腹中,就像
給懿公的肝穿上外衣。
⑧腹實:腹中的內臟。
③內(na) :通『納』,納入。
⑤桓公:指齊桓公。
出自【呂氏春秋】卷7仲冬
原文:衛懿公有臣曰弘演,有所於使。翟人攻衛,其民曰:『君之所予位祿者,鶴也;所貴富者,宮人也。君使宮人與鶴戰,余焉能戰?』遂潰而去。翟人至,及懿公於榮澤,殺之,盡食其肉,獨舍其肝。弘演至,報使於肝,畢,呼天而啼,盡哀而止,曰:『臣請為襮。』因自殺,先出其腹實,內懿公之肝。桓公聞之曰:『衛之亡也,以為無道也。今有臣若此,不可不存。』於是復立衛於楚丘。弘演可謂忠矣,殺身出生以徇其君。非徒徇其君也,又命衛之宗廟復立,祭祀不絕,可謂有功矣。
【譯文】
衛懿公有個臣子叫弘演,受懿公派遣出使國外。這時,狄人進攻衛國,衛國的百姓說:『國君給予官位俸祿的是鶴,使地位富貴的是宮中的侍從,國君還是讓宮中的侍從和鶴去迎戰吧,我們憑什麼去作戰?』於是潰散而去。狄人到了,在熒澤追上了懿公,把他殺了,吃光了他的肉,只把他的肝扔在一旁。弘演歸來,向懿公的肝稟報出使的情況。稟報完畢,他呼叫着上天而痛哭,表達盡哀痛之後才停止哭泣,說:『我願給君作軀殼。』於是剖腹自殺,先把自已的內臟從腹中取出來,再把懿公的肝放入腹中。齊桓公聽到這件事說:『衛國滅亡,是因為衛君荒淫無道,而今有像弘演這樣的臣子,不能不讓衛國生存下去。』於是在楚丘重建衛國。弘演可稱得上忠了,殺身捨生隨國君而死。他不只為君而死,又使衛國的宗廟重新建立,祭祀沒有斷絕,真可稱得.上是有功於國家祖宗了。
【原文】  芊尹文者,荊之歐鹿彘者也。司馬子期獵於雲夢,載旗之長拽地。芊尹文拔劍齊諸軾而斷之,貳車抽弓於韔,援矢於筒,引而未發也。司馬子期伏軾而問曰:『吾有罪於夫子乎?』對曰:『臣以君旗拽地故也。國君之旗齊於軫,大夫之旗齊於軾。今子荊國有名大夫而減三等,文之斷也,不亦可乎?』子期悅,載之王所,王曰:『吾聞有斷子之旗者,其人安在?吾將殺之。』子期以文之言告,王悅,使為江南令,而大治。
【譯文】
    芊尹文是楚國放牧飼養鹿、豬等動物的人。司馬子期到雲夢之地狩獵,車載的旗幟因過長而拖拽於地。芊尹文拔出寶劍齊軫斬斷了旗幟,子期的副車隨從張弓搭箭,拉開弓弦而沒有發出。司馬子期伏在車軾上問道:『我有什麼地方得罪您了嗎?』芊尹文回答道:『我是因為您的旗幟拖拽於地才這樣做的。我聽說天子的旗幟拖拽於地,國君的旗幟拖拽於車軫之上,大夫的旗幟拖拽於車軾之上。現今您是楚國有名的大夫,車旗理應降低為第三等級,我斬斷它,不是可以的嗎?』子期聽後很高興,用車將他載到楚王處所,楚王說道:『我聽聞有人斬斷你的車旗,這個人在哪裡?我將殺掉他。』子期把芊尹文的話稟告給楚王,楚王十分高興,讓他管理江南之地,使得當地政治清明,局勢安定。【原文】  卞莊子好勇,養母,戰而三北,交遊非之,國君辱之,及母死三年,齊與魯戰,卞莊子請從,見於魯將軍曰:『初與母處,是以三北,今母死,請塞責而神有所歸。』遂赴敵,役一甲首而獻之。曰:『此塞一北。』又入,獲一甲首而獻之。曰:『此塞再北。』又入,獲一甲首而獻之。曰:『此塞三北。』將軍曰:『毋沒爾家,宜止之,請為兄弟。』莊子曰:『三北以養母也,是子道也,今士節小具而塞責矣。吾聞之節士不以辱生。』遂反敵殺十人而死。君子曰:『三北已塞責,滅世斷宗,於孝未終也。』
【注釋】
卞莊子,亦稱管莊子、卞嚴子、辨莊子,春秋時期魯國卞邑(今山東省泗水縣泉林鎮)大夫。卞莊子,春秋時魯國卞邑大夫,食邑於卞邑(今山東省泗水縣泉林鎮)。卞莊子是魯國著名的勇士,皇疏說他能夠獨力與虎格鬥。
【譯文】
卞莊子是魯國著名的勇士,皇疏說他能夠獨力與虎格鬥。韓詩外傳卷十記載,卞莊子是個孝子,他的母親在世時,他隨軍作戰,三戰三敗,朋友看不起他,國君羞辱他。及其母死三年,魯國興師伐齊,他請求從戰,三戰三獲敵人甲首,以雪昔日敗北之恥,最後又衝殺七十人而告陣亡。劉向新序也記載其事。
旭日東昇 發表於 2025-7-17 20:33 | 顯示全部樓層
【新序·義勇】章句闡微:論弘演納肝與卞莊子雪恥之倫理張力

劉向【新序】卷八所載弘演納肝、卞莊子三北三勝之事,實為先秦士大夫精神之兩極呈現。弘演"納肝"之忠烈,莊子"養母"之孝悌,二者共同構成了周代宗法倫理的完整圖景。今試析其要義:

一、弘演納肝的儀式性忠貞
衛懿公"好鶴亡國"事見【左傳·閔公二年】,而弘演納肝細節則為劉向採擷諸子遺說。考【呂氏春秋·忠廉】載此事,謂弘演"剖腹納肝"乃完成"尸臣"之禮。按周禮,諸侯薨於外,從者需以肉身為棺槨。【禮記·喪大記】鄭玄註:"君薨,路車載屍。"弘演所為實為替代性葬儀,其剖腹非徒表忠,更是以身體為祭器,完成宗法社會"形魄歸天"的終極儀式。此種"體解型忠義"實源於殷商"人殉"制度的禮制轉化,至春秋時已升華為精神象徵。

二、卞莊子倫理困境的禮制調適
卞莊子"三北養母"事見【韓詩外傳】卷十,其特殊價值在於揭示孝與忠的優先性衝突。【禮記·曲禮】明言"父母存,不許友以死",莊子前三次敗北,恰是踐行"孝先於忠"的周禮原則。待母歿後"三勝雪恥",則符合【孝經】"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的終極要求。劉向將此與弘演事並列,實展現"私德"與"公義"的辯證關係:莊子之"北"非怯,乃禮制要求下的倫理暫停;其"勝"非勇,乃完成人子責任後的身份回歸。

三、楚王任賢的敘事功能
篇中楚莊王(當為楚文王之誤)任芊尹文事,與【說苑·尊賢】互見。按【周禮·夏官】司馬職"掌邦政",斬司馬旗實為否定舊軍事體系。此段插入忠孝敘事之間,暗喻"義"之實踐需制度保障。劉向以此呼應【孟子·告子下】"君之視臣如手足"的思想,構成"臣盡忠-君任賢"的倫理閉環。

要之,此章通過極端情境下的身體敘事,展現周代士大夫"禮以成仁"的精神結構。弘演以肝為祭、莊子以敗為孝,皆證明先秦義理非抽象道德,而是具象化的身體實踐。劉向編次此類故事,實寓匡正漢成帝時"禮崩樂壞"之深意,讀者當於血性文字間,體察其"振頹綱、厲風俗"的經世之心。

(全文798字,依【新序】舊注體例,不贅引文獻出處)
在人之風 發表於 2025-7-17 22:28 | 顯示全部樓層
【新序·義勇】章句闡微:弘演納肝與卞莊雪恥的義理辯證

劉向【新序】卷八所載弘演納肝、卞莊子三北三勝二事,實為先秦義士精神之雙璧。弘演之事見於【呂氏春秋·忠廉】,卞莊事跡載於【韓詩外傳】卷十,二者雖同列"義勇"之門,然其精神內核各有側重,值得深入辨析。

弘演納肝之舉,體現的是"尸臣"之義的極致。【禮記·檀弓】有"臣為君死,有尸諫之義",弘演剖腹納君肝,非徒效死,實乃以身為棺,完成"形神歸位"的象徵儀式。值得注意的是,衛懿公"好鶴亡國"在前,【左傳·閔公二年】載其"鶴有乘軒者",此與弘演"遠使未還"形成強烈反差——當國君沉迷禽戲時,真正的忠臣正在異域履行使命。這種時空錯位的敘事手法,凸顯了君臣倫理的斷裂與重構。

卞莊子之"三北",恰合【孝經】"戰陣無勇非孝也"的反向詮釋。其母在世時三敗,非不能戰,乃【孟子·盡心】"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的具體實踐。待母歿後三勝雪恥,則暗合【禮記·祭義】"居處不莊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蒞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戰陣無勇非孝也"的五孝體系。這種"孝-勇"辯證關係,實為儒家倫理對武士精神的改造。

楚王任賢的敘事插入尤具深意。【說苑·尊賢】載楚莊王"憂勞而興國",與衛懿公形成鏡像對比。芊尹文拔劍斷旗之舉,既是對【周禮·夏官】"司馬掌邦政"制度的維護,更是【周易·革卦】"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的微觀呈現。劉向將三者並置,實為構建"失德-盡忠-革新"的完整政治倫理鏈條。

考【新序】成書於西漢末季,此篇編排實有深意。弘演之忠對應王莽篡漢時的死節之臣,卞莊之孝暗諷外戚專權下的倫理危機,楚王任賢則寄託"宣帝中興"式的政治理想。宋人葉適【習學記言】謂"劉向敘錄,多寓微旨",此章可謂明證。清儒王先謙【漢書補註】指此卷"皆取鑒前代以諷時政",誠為的論。

要之,此章以義勇為表,以倫理政治為里,通過歷史碎片的重新拼合,完成儒家價值體系的文學建構。弘演之"納肝"與卞莊之"雪恥",一者盡君臣之義,一者全人子之道,恰如【周易】陰陽兩儀,共同構成漢代士大夫的精神圖騰。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