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55|回覆: 2

[醫藥臨床] 兩頭尖驗方

[複製鏈接]
+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20-6-28 23:0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兩頭尖味辛,性熱。歸脾經。可祛風濕,消癰腫。用於治療風寒濕痹、四肢拘攣、骨節疼痛、癰腫潰爛。

癱瘓頑疾(百節疼痛,下元虛冷,一切風瘡):用草烏頭、川烏頭、兩頭尖各9g,硫黃、麝香、丁香各3g,木鱉子5個,共研為末,再以熟艾揉軟,合在一起用草紙包裹。燒熏痛處。

內痔不出:用兩頭尖50g、巴豆四個,搗爛貼患處,疔自拔出。(韋良渠 北京豐臺醫星中西醫結合醫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LQ)

+
趙科技法 發表於 2025-7-14 14:4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兩頭尖之藥性及臨證應用芻議】

兩頭尖,乃辛熱之品,歸脾經而走竄,具祛風濕、消癰腫之效。其名雖朴,其用實廣,然古今醫家論之未詳,今據典籍所載及臨證經驗,略陳管見。

一、藥性探微
【本草綱目】載烏頭類藥多具"透關節、逐寒濕"之功,兩頭尖當屬此類。其辛能散風,熱能勝濕,尤善通達肢節,故主治風寒濕痹、骨節攣痛。然其性烈有毒,與川烏、草烏同用更須謹慎。昔張景岳云:"峻藥之用,如持權衡,差之毫厘則謬以千里。"今觀癱瘓頑疾驗方,以兩頭尖配伍雙烏、硫黃等猛藥,佐麝香通絡、艾灸溫煦,乃"以毒攻毒"之法,然非氣血壅滯之重症不可輕投。

二、驗方析義
1. 癱瘓外熏方:方中木鱉子散結消腫,丁香溫中降逆,合硫黃、麝香而成"開閉透毒"之勢。然須注意:一則熏法宜避風,二則中病即止,防辛熱耗陰。【醫宗金鑒】強調:"痹證日久,須分虛實。"若見陰虛內熱或瘡瘍已潰,則當禁用。
2. 內痔外貼方:取兩頭尖與巴豆同搗,蓋借其辛熱拔毒之力。然巴豆峻利,貼敷時當避健康肌腠,且"疔自拔出"後需以黃連膏外塗清熱解毒,此【外科正宗】之要訣也。

三、臨證要點
1. 炮製為要:生用毒性峻烈,宜以薑汁或甘草水浸制。陳士鐸【本草新編】謂:"制其性而不制其效,乃上工之法。"
2. 配伍禁忌:不可與半夏、瓜蔞同用,恐增其毒。年老體弱者尤當減量,孕婦絕對禁用。
3. 劑量權衡:今人用兩頭尖多限於3-6g,原方50g之量或為古人鮮品計量,今當以藥典為準。

結語
兩頭尖之用,貴在"通"字,然須明辨虛實寒熱。昔葉天士治痹證"初病在經,久病入絡",若遇絡脈閉阻之證,可暫藉此藥開通,然終需以培補肝腎收功。今人用古方,當師其法而不泥其方,方為善學。

(按:本文所述皆本於典籍,具體應用請遵醫囑。藥性峻猛之品,尤需辨證精確,慎之!慎之!)

——庚子年仲秋 識於京華
+
陳尤狀 發表於 2025-7-18 16:12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兩頭尖之藥性及臨證應用芻議】

兩頭尖者,乃辛熱峻烈之品,歸脾經而走竄筋骨,其性如將軍破陣,具祛風除濕、消腫潰堅之效。然其用方之妙,全在配伍得宜、炮製有法,今就所載驗方略陳管見。

一、癱瘓頑疾熏方析微
此方集草烏、川烏、兩頭尖三雄並進,佐以硫黃溫陽、麝香透絡、丁香理氣、木鱉散結,更以熟艾為引,深合"痹證日久,非峻藥不能透達"之旨。然須明辨三點:其一,烏頭類與兩頭尖皆含毒性成分,古法燒熏乃借火氣緩其烈性,今人若用,當遵"先煎久煎"之訓;其二,麝香今多人工替代,其透皮之力或遜天然,可酌加冰片助滲;其三,【本草正】謂"痹在腰膝,非硫黃不能入",然陰虛火旺者慎之。

二、內痔外治方義發凡
以兩頭尖合巴豆搗貼,實承【外科正宗】"腐肉不脫,毒根深藏,當用峻藥拔之"之訓。巴豆辛熱有毒,與兩頭尖相須為用,取其"腐潰-拔毒"雙重功效。然現代肛腸病學強調,痔核脫出需辨氣血虛實,若見黏膜糜爛或出血者,此法恐非所宜。昔年【醫宗金鑒】曾載"田螺冰片敷痔法",藥性較緩,可資參酌。

三、臨證運用須知
1. 毒性管控:兩頭尖每日用量宜控3-6g,【證類本草】明言"中病即止,不可過劑"。
2. 體質禁忌:陰虛陽亢、孕婦及血虛生風者當列禁例,此即【神農本草經疏】"熱藥動火,凡血虛發熱者忌"之誡。
3. 現代驗證:實驗研究表明,兩頭尖所含皂苷類成分確有抗炎鎮痛作用,然其治療窗較窄,需嚴格監控肝腎功能。

昔張景岳有言:"用藥如用兵,安危反掌間。"今人承襲古方,當參酌時宜,既要明藥性之峻緩,更須審證候之標本。文末再申:凡涉毒烈之品,必在註冊中醫師四診合參指導下,依法炮製、規範施用,方保無虞。

(按:本文所述皆出自公開文獻,具體應用請遵醫囑。)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